吴亚茹
新疆伊犁特克斯县高级中学 835500
摘要:当前的高中历史教学中,由于教师缺乏历史空间概念,因此在授课过程中只是依靠时间、人物、地点来为学生介绍历史事件。这种教学方式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没有做到进一步为学生还原历史真相,因此本文详细介绍历史空间的概念,希望对高中历史教学方式提供有效地改革措施。
关键词:高中历史;历史空间;教学
引言:历史事件的发生,往往需要一个特定的空间来作为其发展的舞台。就如同人们当前生活得空间一样,有着独特的政治背景、自然环境、经济水平以及文化思想等等不同因素。这些因素看似与事件毫无关联,但正是由于这些因素的共同影响,推动了历史事件的发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综合这些因素对教学内容进行多维度的探索,才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掌握知识点。
一.政治空间
高中历史学科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着分析我国古代政治局势变化来进行,因此因此政治空间可以说是历史教师理解最深的一种空间因素。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它以朝代的更替交换,形成了无比鲜明的政治空间分划,每一个朝代都有其独特的统治背景以及政治特色,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也往往是围绕着这一点而展开。因此对高中历史知识来说,政治空间至关重要,同时也是历史学科的重点研究对象[1]。
以我国古代商、周朝时期为例,当时的国家政权实行土地分封制,政治权利以分土而治的形式划分,不存在任何形式的行政区划。然而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后阶段,在七大强国互相讨伐中,各国势力逐渐增强,因此不再实行土地分封制度,而是由统治者进行直接领导,采用分层划区的方式来实施权力分配。这种权力分配方式也就是后人所提到的地方行政区划。到了战国末期,秦国逐渐统一六国之后,开始实行郡县制,由此产生了金字塔般的中央集权统治模式。也由此引出了一些列的历史事件,如商鞅变法、焚书坑儒等等。如此可见,政治空间的不同,是影响历史事件发生的主要因素,因此教师进行教学活动时,需要充分考虑政治背景的因素。
二.经济空间
与政治空间一样,经济空间也是对历史事件影响较大的一种因素,例如在高中历史教材必修一中,讲到了“秦末农民起义与秦的速亡”,这一内容与当时的社会经济结构有着很大的关系,然而教材内容中却没有进行详细描述。一是由于经济空间过于复杂,不利于学生理解;二是考虑教学时间有限,因此将教学重心转向了其他重点内容。
其实,教师在进行讲解时,如果可以按照从“面”到“线”最后到“点”顺序进行详细分析,就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掌握着一部分内容,从而对历史知识有根深刻的体会[2]。
首先,历史上各个朝代都有各自分布特征明显的经济区,以秦朝为例,当时共有十八个经济水平较为发达的区域,其中在西楚、巴蜀等地区位于长江流域,因此只具有五个经济区,其他的十三个经济区全部分布在黄河流域,由此可以判断出当时的经济重心以“面”的形式集中在北方地区。
其次,根据线性分布图来看,经济空间的变化大多集中在水陆交通较为发达的地区,如西汉的丝绸之路,隋唐时期的大运河等等。最后从点上看,经济空间的发展有体现在城市间的变更上,例如我国历朝历代都城的边根,都会直接影响到某一地区的经济发展形势。
三.文化空间
文化空间在历史教学中也曾被多次提及,它主要体现不同时期人们的思想变化以及不同地区所产生的文化差异。早在春秋时期,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异便已经开始体现出来。例如当时的百家争鸣,孔子游历诸国等等。而到了宋朝之后,随着当时的统治者在南方建立都城,导致了整体经济重心的迁移,由此文化重心也开始了由南到北变更过程。由此可见,文化空间对于我国国代历史的研究也有着深远意义。
四.自然空间
自然空间指我国古代流域、土地分布等自然环境的改变,这一因素在历史教学往往很少被提及,因此教师很少关注这方面内容。以高中必修一教材为例,在学习秦朝和两宋元明时期的教学内容时,教材分别列举出了两幅当时的地形走势图:《秦朝形势图》与《元朝行省图》。细心的同学不难发现,两张地图中黄河流域的走向图存在很大的差异,特别是黄河下游一带如今的河南地区变化尤为明显。这就需要教师从历史角度来为学生进行分析。据史料记载,我国有史以来发展至今,黄河一共决堤了将近一千六百次,此种历朝历代为治理水患共将黄河改道六次。这也就造成两张地图上黄河形态不一的主要原因。同时结合历史可以知道宋朝为了阻止金国入侵,曾经故意破坏黄河以求自保,学生根据这些资料,在学习历史知识便可以更好的理解教学内容。并且根据这个例子,可以发现在历史时期自然要素也自有一层空间形态,它独立分布并伴随历史进程不断发展演变[3]。
结语:历史的发展具有多种多样的外界因素,同时历史环境的发展也是充满了层次感,只有综合考虑历史人文环境的各种因素,高中历史教师才能够更好地完成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严发普.提升高中学生历史时空素养之我见[J].学周刊,2020,1(1):66.
[2].周媛媛.时空观念核心素养的培养从课堂开始 ——以人教版《开创外交新局面》一课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8,5(47):155-159.
[3].陶裕,何睦.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历史思想史教学研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20,21(2):3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