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红霞
湖北省老河口市老县城小学,湖北襄阳441800
[摘 要] 当前小学语文教育的重点是小学语文作文。因为作文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语文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为学生创造和谐、良好的氛围,让学生与生活联系起来,善于从生活中寻找素材,为写作提供素材。本文从核心素养出发,探讨了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 核心素养;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
在核心语文素养背景下,培养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础。因此,有必要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加强教学方法的创新,强化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性,结合学生发展规律,提高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真正享受写作。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当学生对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后,他们会更积极地写作,并跟随老师的脚步去写作。因此,在写作教学过程中,必须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入手,做好教育调适工作,确保教育的有效性,实现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目标。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写作方面的不足,从而提高自己的核心素养,使学生真正意识到写作的价值。当学生对写作有强烈的兴趣时,他们会更加积极地写作,以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例如,学完课文《火烧云》后,教师可以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相应的视频,让学生对燃烧云的场景有深刻地了解。多媒体技术能在短时间内迅速引起学生的注意,提高教学的多彩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保证学生主动学习知识。在学生对火烧云产生浓厚兴趣后,他们会在课后积极探索火烧云的知识,并利用互联网技术获得更多的知识。因此,在核心素养的语境下,必须找到核心素养与写作教学的融合点,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全面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二、提高小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1.审美与鉴赏能力的培养
在写作教学中,学生需要锻炼自己的审美能力和欣赏能力。教师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意识,在大量阅读中提高自己的阅读体验。只有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才能接触到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才能更好地增强他们的欣赏能力。读书时,学生的情绪会随着书中的内容和故事而变化。例如: 《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等,这些作品深受小学生喜爱。读完这些书,学生自然会提高自己的欣赏能力。
2.发展与创造能力的提升
从古至今,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作家智慧的结晶。此外,大多数经典文学作品都是作家亲自获得的,他们不断改进自己的作品风格,多次修改和创作。因此,语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参与实践,当他们看到学生认真、勤奋地背诵古诗时,他们应该引导学生到哪里去应用这些知识。在当今这个千变万化的时代,语文教师应该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技能,引导学生创作出具有自己风格的作品。
三、主张选材生活化
许多作文题材来源于生活,大语言概念在作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小学生不愿意也不喜欢写作文。一方面,他们没有生活经验,另一方面,他们没有选材的经验。教师应该从这两个方面入手,努力改进学生写作中的不足。
一是使作文不仅在课堂教学中呈现出来,而且要面向社会。自然文化、社会文化等都是小学生写作的好素材。语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和模仿。在积累了一定的表达内容之后,他们会激发自己的写作欲望,从而能够唤起自己的写作情绪,写出自己想说的话,并把它们呈现在作文纸上。二是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课内活动的重要补充。课外阅读是学生获得知识和体验的重要途径,应加强课外阅读的培养。第三,新课程标准还提出要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学生敢于想象。因此,学生必须积极尝试童话、寓言、故事等材料,拓宽阅读材料的想象空间。
四、创新教学理念与方法
只有搞好教育创新,才能把核心素养融入教育,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创新教育方法,引导学生对写作有新的认识。第一,做好阅读教育,帮助学生积累写作材料。要想让小学生写出一篇高水平的作文,首先要从积累日常材料入手,做好材料的整理工作,然后确保他们具备良好的写作素质。因此,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应该明确,以保证阅读的有效性。在日常学习中,我们应该建议学生阅读书籍,以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二是鼓励学生写出自己的印象,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三是制定教学计划,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在制定相应的教育计划后,确保与写作保持同步。从浅入深地整合计划,达到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目的。四是做好培养和教育工作,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的学习习惯。为了加强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需要调整教育,使学生能够在写作的海洋中飞翔。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要求学生写日记,在日记中写感兴趣的东西,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第五,要求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做好。教师应经常检查学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并赞扬学生写得漂亮及时,使学生能更积极地参与写作。六是做好教育评估与改革工作。教师应尽快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复习和修改,使学生了解自己写作中存在的问题,这也是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主导作用,鼓励学生积极进行自我改造和自我评价,使学生对写作目标有新的认识和体会。
五、确保评价方式的开放化
通过实践发现,小学生不愿意把自己的作文展示给别人看。这种行为影响了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营造一种师生共同参与评价的氛围,努力在课堂上展示学生的作品,使每个学生都能成为评判者,从准备、作文修改、工作态度等方面进行评价,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更积极地参与写作。同时,语文教师应鼓励学生多读书,多读书,从课外阅读中获得间接体验,积累阅读材料,让学生更多地观察生活,关注社会现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丰富自己参与活动的经验,在作文中写下生活和实践中所有有趣的事情。
六、结束语
总之,核心文化背景下的小学语文作文课堂教学需要转变。要转变与时俱进的发展步伐,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运用练习教学,增强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大大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言素养。
参考文献:
[1]严静. 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探究[J]. 课外语文(教研版), 2020, 000(004):127-128.
[2]梁娟. 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策略探究[J]. 才智, 2020, 000(017):21.
[3]宋淑玲. 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案例研究[J]. 才智, 2019, 000(018):102.
[4]李银辉. 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研究[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9, 000(045):P.1-1.
[5]高涛. 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探讨[J]. 东西南北:教育, 2018(21):011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