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主动提问能力的培养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0/12/1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9月第25期   作者: 陈庄玉
[导读] 在对初中数学教学中代数知识和几何知识进行学习时,

        陈庄玉   
        福建省福州市罗源县罗源第三中学,福建省福州市350600
        摘要:在对初中数学教学中代数知识和几何知识进行学习时,学生需要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推理性。学生要从根本上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内容,运用知识内容处理实际问题,教师必须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提问能力。本文主要从初中数学教学入手,分析了数学教学中学生主动提问能力的培养策略,展望了未来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主动提问能力的培养提供了相应的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主动提问能力;培养策略
        在传统的初级中学数学课堂上,普遍采用填鸭式教学,由老师讲授,学生做笔记、听讲座,很多老师没有注意到提出的问题。在长期的应试教育思维的影响下,学生的独立思考空间受到很大限制,难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创新能力、学生的发展。
一、影响初中数学课堂中学生主动提问能力的因素
(一)语言组织的准确性
        在初级中学数学新课程改革实施之前,教师讲台上,学生听台下。由于沉重的教学压力,教师往往注重交际知识,课堂提问被忽视。在这个因素的影响下,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没有提问的机会,如果要提问,学生需要提前组织语言,如果语言组织不到位,也会影响问题的有效性。
(二)对待课堂提问上的态度问题
        我国传统文化中,“尊师重教”的思想始终得到重视,在应试教育的思想指导下,学生也养成了静听讲解的习惯,不少教师的提问观念也是错误的。他们认为学生的主动提问是违反权威的” ,这无疑严重打击了学生提问的积极性。
(三)学生缺乏提问的勇气
        初中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心理封闭性较强,由于自身的内心想法,往往不愿主动与他人分享,自尊心较强,也导致学生提问的动机不强。
二、如何培养学生主动提问能力
(一)积极为学生构建适宜提问的数学教学情境
        由于初中教育阶段学生的整体身心发展还需要进一步的指导,再加上其青春期的情感和心理影响,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恐惧是常见的,特别是在枯燥的数学概念和公式的学习中,广大学生发现自己很难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因此,教师必须首先为学生积极营造适宜数学的提问教学情境。
        例如,在《正数和负数》教学中,授课教师可以先为学生构建一个贴近日常生活实际,且适宜提出数学问题的具体情境,如“小明去文具店买文具,兜里揣了 5 元钱,他选了两支碳素笔,选了一个笔记本,还给妹妹选了一块好看的橡皮,结账时收银员告诉他碳素笔 1.5 元一支,笔记本 2.5 元一本,橡皮 1 元一个,问小明的钱够吗?”,这时学生计算之后会异口同声地回答老师“小明的钱不够,还差 1.5 元。”之后授课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进一步的引导,“如果小明一定要买全这些文具,那小明要欠文具店多少钱呢?怎么表示?”,此时学生就会陷入思考,授课教师也就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之后在引入正数和负数两个内容,则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感受到负数的概念。


(二)鼓励并支持学生敢于在数学课堂中提问
        在以往的初级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普遍占据主导地位,学生对相关知识内容的接受较为被动,从长远来看,不仅难以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而且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发散性逻辑思维,降低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因此,要更好地培养初中生主动提问的能力,就必须鼓励和支持学生在数学课堂上提问。
        例如,在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八年级上册《全等三角形》教学过程中,三角形的两个角相互对应,相应的边也对应两个全等的三角形。这种一致性三角形的确定方法,使一些学生能够很容易地对应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而且两个夹角的边对应两个三角形的一致性,使三角形的确定方法混淆。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必须耐心地对待学生,你可以先和学生交流使用错误判断方法的原因,然后进一步帮助学生做分析,如图,AB=DE,∠ A= ∠ E,求证∠ B= ∠ D。在选择运用哪个判定三角形全等的定理之前,授课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对图形和已知条件进行分析,已知 AB=DE,∠ A= ∠ E,那 么 根 据 以 前 学 过 的 三 角 形 内 错 角 相 等, 两 直 线 平 行 知,AB ∥ DE, 也 就 是 AE 和 DB 相 交 于 C 点, 那 么 对 顶 角∠ ACB= ∠ ECD, 在 △ ABC 和 △ ECD 中, ∠ ACB= ∠ ECD、∠ A= ∠ E、AB=DE,由此对应三角形全等判定定理就是角角边。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让学生提出自己在数学知识运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还能够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处理和解决,对提高初中生的数学知识综合运动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数学问题提出方式
        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快乐地提出问题,善于提出问题,可以帮助学生锻炼自己发现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出、分析和处理问题,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数学知识的内容,对提高学生数学力量的综合应用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催化作用。初级中学数学知识内容具有较强的推理性和抽象性,因此要培养学生的主动提问能力,教师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掌握提出数学问题的正确方法,引导学生将数学问题与日常生活实际相结合,使抽象的数学问题一步到位地简化。
(四)进行正面评价,锻炼主动提问能力
        初中阶段的学习是联系前后的纽带,如果初中阶段没有打好基础,必然会对学生的未来学习产生不良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知识的学习速度和效率上,而且体现在学习价值上。基础较好的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较强,可以提出性价值的问题,对自己的学习也起到了乘数效应。学生学习基础差,知识学习速度慢,理解困难,提出的问题难以满足提高综合能力的要求。对于初级中学学生来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每个学生的勇气都是不一样的,特别是一些胆小的学生,由于胆小,不敢提出自己的问题,因此,这就要求数学教师采取一些新的方法来提高高中学生自己的问题。
        在开展数学教学活动时,要根据学生的具体要求,开展系统的、有效的小学教育活动,结合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评价,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规范学生的提问行为,提高学习效率,采用积极有效的评价方法,增强学生参与问题的意识。特别是对于基础能力较弱的学生,在评价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调动学生的主观积极性,构建逻辑思维结构,加强数学知识的运用。
结束语:
        总之,在现代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要进一步培养初中生形成良好的主动提问能力,教师必须以综合性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积极构建适合学生提问的数学教学情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帮助初级中学学生在深刻理解和掌握相关数学知识的同时,形成综合性问题发现、探索问题和自主学习处理问题的能力,从而为他们未来的数学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胥建军,赵振海.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提问能力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163-164.
[2]王忠,辛宁.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提问 能力的策略[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