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情交融法在八年级《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发表时间:2020/12/1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9月第25期   作者:董志福
[导读] 初级中学是学生学习道德和法治的关键时期

        董志福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钦南区久隆中学,广西钦州535000
        [摘 要] 初级中学是学生学习道德和法治的关键时期。特别是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更重视知识而不是情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他们不能正确地看待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之间的关系,这导致许多青少年走上了错误的道路。因此,在这一时期的德育法律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采取适当的教学模式来引导他们。知情整合教学新模式有助于教师引导学生知情同步发展,培养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
        [关键词] 知情交融法;八年级教学的运用;道德与法治
引言
        在初中思想品德与法治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应用是指在接近人的知识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教学,以学生的认知心理和情感心理为出发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使学生在愿望的引导下进行自主探索,知识学习与道德发展相结合,在知识的推动下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思想品德等水平,使学生成长为既有才能又有政治修养的人才。八年级是培养学生心理素质和个人素质的重要时期,为了使知识学习与性格发展相结合,教师应从学生的认知心理和情感心理出发,结合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发展自身的综合素质素养,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本文从教师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提高八年级《思想道德修养与法治》课程教学的应探索如何加强八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运用效率,进而培养德才兼备型人才。
一、熟悉基础教材
        众所周知,教材是教师德育教学活动的载体,是教师各种教学活动的基础。人民教育出版的《初级中学》教材内容,不仅包含了大量的道德和法治基础知识,而且还包含了丰富的道德情感信息。根据教材的特点,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需要深入挖掘知识要点过程中的情感因素,并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向学生展示这些情感因素,使学生在知识和情感的双重作用下实现有效发展。教材是教师师德与法治教学活动的基础,它构建了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框架,教材内容不仅含有基本知识,而且含有大量的情感信息,因此教师的教学必须熟悉教材的基本内容,并结合灵活的教学活动的基本内容。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形象地分析、讨论其中蕴含的道德情感信息,并将其展示给学生,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例如在《责任与角色同在》这一课中,教师首先应该举例,如,“对你的生活有直接影响、由他人承担的责任,你还能列举出哪些?”让学生独立探索和思考,让他们学会感恩,让他们深刻体会到,在我们的成长和幸福生活中,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责任。有些人离我们很近,有些人离我们很远,有些人我们非常熟悉,而有些人我们甚至不知道他们的名字。很难想象如果没有他们的贡献和履行他们各自的责任,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在这个社会大家庭里,只有每个人都认真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我们才能过上更好的生活。然后让学生谈谈履行职责的重要性,以加深他们的理解。


二、丰富课堂形式
        丰富的课堂形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可以提高八年级德治课堂学习的效率。丰富课堂形式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一)将情境教学融入到课堂
        创设情境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把抽象的道德与法治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和生动化,让他们有自主学习的动力,对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比如在《国家利益至上》这一课中,老师可以引入2016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张超的事例,引导学生思考他为什么会感动我们?为什么会为人们所称赞?通过对张超故事的分析,帮助学生树立维护国家利益的意识,并引入钱学森的回归,让学生讨论,如果没有国家利益: 我们的生活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通过学习深刻的思考,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理念和观念,首先树立国家利益,让学生以身作则,理解和认识公民在维护国家利益中的义务,树立主人翁意识,成为未来国家的主人,树立危机意识和意识,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建设伟大祖国而奋斗。
(二)将多媒体教学融入课堂活动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各种各样的网络信息正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给青少年学生的。面对各种网络信息的诱惑,教师作为自己的人生向导,必须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义务,亲身实践,为学生树立正面的学习榜样。教师可以将基础教材知识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正确引导学生科学合理地利用网络媒体进行自我提高。例如,在帮助学生了解和关心国家发展时,可以发挥“我和我的祖国”的作用,让学生感受到丰富多彩的集体生活,增强集体认同感,促进爱国主义的培养,让学生感受到合理使用网络媒体的方法和技巧。
三、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方法
        更新教学观念是教师适应时代发展的基础,要求教师及时调整和创新教学观念,更新学生的学习观念。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八年级德治教师应注重将传统教育理念从理论教育转变为现实的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加强对学生发现、解决和思考问题能力的培养。德治教育的要求在新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应该鼓励和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教师在课程设计规划中必须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参与其中,德治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自己熟悉的领域,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又可以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从而达到徒劳无功的效果。
结束语
        在八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运用知识融合教育,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获得知识的过程中产生道德情感,还可以对生活中的一些常见事实进行正确的判断,使学生深入了解法治的基本知识,让他们树立正确的国家主人翁意识,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学会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德治与法治的过程中,它将为每一个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我国培养高素质的知识青年。
参考文献:
[1]晏荣明. 知情交融法在八年级《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运用[J]. 文渊(小学版), 2019, 000(006):21.
[2]蔺仲叶. 主题教学在八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的运用[D].  2020.
[3]闻宝林. 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资源使用探究——以八年级下册"践行平等"为例[J]. 知识窗(教师版), 2019(10).
[4]张雅娜.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强化学生规则意识研究[D].  2020.
[5]雷桂香. 情景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J]. 中外交流, 2018, 000(025):1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