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慧龙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第七十中学
一、案例提出背景
在最新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中,对九下《第二次世界大战》提出要求:理解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艰巨性和胜利原因。
在2019年、2020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一组织中考后,相较于之前的乌鲁木齐市中考,历史学科的考察侧重对材料的阅读、分析、理解和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一线教师必须以课标为依据,注重培养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用信息,从而解答相应问题的能力。
本案例以让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历史思维渗透在中学历史教学课堂中为主题,以部编版九下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为例做出具体说明。在当今以课例、案例为载体的教育教学研究的大背景下,希望可以与全体一线历史教师共同更新教学理念,以达到教学能力的提高。
二、案例描述
(一)对教材的分析
本课对二战的战争过程有简单介绍,对战争所产生的影响也有提到,承接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的内容,与后期冷战局面的形成相关,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对学情的分析
初三学生初步掌握提出问题,收集资料的技能,具有上本课的可能性。
(三)对教学重难点的分析
1.重点: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斯大林格勒保卫战、雅尔塔会议
2.难点:
多角度分析二战取得胜利的原因
(四)对教学目标的分析
(1)引导学生利用“实证数据”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2)鼓励学生思考“数据”的性质及合理性、思考怎样利用实证数据与别人辩论。
(3)课堂过程中倡导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探究。
(五)对教学方法的分析
在教学方法方面,主要采用讲授法、小组合作法、辩论法和比较法。教师引导学生客观分析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结合具体史实,激发学生探寻历史真相的愿望。
(六)教学设计意图
本教学案例是教师根据本课内容及学生对二战胜利原因的疑惑而设计的实践课,学生通过搜集、引用原始史料,论证自己的观点,形成 “论从史出”的历史思维方式。
(七)对教学过程的分析
1.准备工作:
课前预置作业,搜集、整理课内(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抗日战争等史实)及课外史料。
2.抛出学生疑惑的问题:“二战中谁真正打败了日本”
A组观点:中国。
由A组提拱的史实:
①中国抗战时间最长(1931年—1945年)
②中国在二战时牵制了日本陆军主力(约100万)
③中国战场歼灭日军最多(约200万)
④中国在二战中损失最多(人员伤亡近2500万)
B组观点:美国。
由B组提供的史实:
①二战时,日本武装力量的主力应是海军。
(是陆军的2倍)
②太平洋战场中,是美国决定性地击溃了日本海军主力。
③二战中,日损失战列舰11艘(2-3万吨/艘);巡洋舰39艘(0.5-1.5万吨/艘)加上商船损失共计100万吨,而当时中国海军总吨位仅5万吨,显然不是中国海军所为。
④歼灭敌人不仅仅指人,还应包括武器装备等,最显然的例子是歼敌一艘“航空母舰”,虽歼敌人员不多,但对其战斗力是一种致命的打击。
⑤美国在广岛、长崎投掷了两颗原子弹,促使了日本的最终投降。
C组观点:苏联。
由C组提供的史实:
①日本70万关东军是由苏联红军歼灭的。
②日本在中国领土损失约200万不等于是中日战场损失约200万,由日本官方提供的数字是中日战场损失约45万,总计约200万,其余当然是苏、美等盟军歼灭的。
③二战中、中国人员伤亡近3000万,但并不表示人员伤亡多就歼敌多,苏德战场苏联损失虽达2600万,但关键是歼灭了德军1000个师团。
活动关键环节:每组请记录员将本组“史实”写到纸上并传给右边组,各组根据收到的信息,每组学生提出的观点、数据虽然不一定客观、科学,但活动的目的在于激发他们的思维,讨论对方观点的可取之处,当然也可只分析对方观点的合理地方和数据的科学性、可信度。
三、学习效果分析
1.价值探讨:
①学生学习到由自己的观点去寻找、搜集、整理相关的实证数据。
②激发学生努力使别人认同自己观点或自己接受别人观点的欲望。
③批判看待证据、数据的科学性。
④鼓励学生不断思考和接近历史的真实。
2.可能存在的不足:
①对同一观点,不同版本的实证数据,如何去伪存真,可能使部分学生产生疑惑。
②部分学生不善言谈,害怕出错,可能不利于小组内及各小组之间的合作与分享。
四、对教学的分析及再思考
1.历史,既是指过去发生的事情,也是指我们对过去事情的了解,而了解并不仅仅是读一段教科书,念一段名人名言。
许多历史专家讲过:“只有当历史学不停留在“描述”而开始作出“解释”时,才有科学的历史学。”换言之,只有当历史教学不停留在叙述所谓“教科书”的历史而开始让学生感悟并认识到历史的实质时,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历史教学。在上这一课时,学生提出了“谁真正打败了日本”的疑问,通过本活动课,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学生渐渐形成“求真”的历史意识。
2.历史教育的另一种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思辩与批判能力。
“历史智慧是一种融经验、思辩、求证、综合的结果。”案例教学的应用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例如:当三组同学进行换位讨论对方史料时,他们会发现:同一个事件却有不同版本的数据?使用了相同的史料资料却得到不同的结论?对方的证据一定客观、公正吗?推理是否成立?他们的观点是否有不能理解的地方?……教师适当的点拨启发,即使是最原始的第一手史料、数据,它的使用是否也会受到不同历史时期、撰写者的主观立场、评议使用者的客观立场而导致出现鱼龙混杂,避重就轻的情况?看待历史的角度是否受客观因素的制约?……通过师生、生生间的交流、碰撞,学生对问题的看法则更具有思辩性、批判性。
3.本案例中,师生都有意识地吸纳和采用了“计量史学”的最新成果。
三组学生在证明他们的观点时都采用了原始的数字,因为学生也感觉到,只有数据是精确的,可靠的,那么在此基础上作出的判断才会更科学。该实验尚不完善,但已经跨出了第一步,期望广大一线历史教师能较好地吸收和应用史学研究的最新成果,真正地让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历史思维渗透在中学历史课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