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班级“耕读文化”助力学校教育

发表时间:2020/12/1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9月第25期   作者:张海铭 
[导读] 新课程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更加以生为本,学校的班级文化建设更是如此

        张海铭 
        浙江省诸暨市浣江初中
        【摘要】:新课程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更加以生为本,学校的班级文化建设更是如此。十多年来,我校班级文化建设坚持的主要做法是:搭建“耕读文化”实践平台,助力学校德育;注重“耕读文化”学科浸透,发展学生情商;营造“耕读文化”环境,彰显班风文明;丰富“耕读文化”内涵,形成家校教育合力;完善“耕读文化”教育,构建科学评价体系。本文旨在构建班级“耕读文化”助力学校教育作有益探索,这应该是新时代下我校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耕读文化   学校教育    班级文化建设
        学校是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我校位于越国古都、西施故里诸暨市。作为古越文化的发祥地,诸暨历来重视“耕读传家”,文教昌明。“浣江”即为西施浣纱之江。我校以“浣江”命名,校名本身就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更造就一所学校。为此,我们学校秉承“耕深·志远”的核心文化理念,依托浣江浓厚的文化内涵,大力构建班级“耕读文化”,助力学校教育。
        “耕深”传承耕读文化,“耕深”寓意我校犹如大树般根植于诸暨这片历史文化底蕴浓厚的土地上;“志远“彰显美好未来,象征我校“志存高远”的教育目标和创新精神。“耕深·志远”的核心文化理念正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思想的完美融合。一直以来,我们着重以“耕读文化”作为班级文化建设的抓手,努力打造一所有鲜明特色的现代化学校。
        一、搭建“耕读文化”实践平台,助推学校德育
        劳动者的本色正日益在农村孩子的身上流失——“劳动人民的孩子不懂得劳动”,不认识稻子与小麦为何物的现象不少见。我校构建班级“耕读文化”的初衷也有基于这样的忧虑。“耕读文化”的要义中“耕”字当先,即推崇劳动与耕作,尤其是对学生加强爱劳动的养成教育,达到“以劳养德”的目的。
        为此,我校充分利用依山而建的优势,采用“校内开辟劳动实践基地”和参加市“社会实践活动基地”组织的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利用基地定期对学生进行劳动实践教育,让学生了解或种植庄稼,加深对农民、农村本色的了解。学校要传承与创新“耕读文化”,首先得让学生对“耕读文化”有直观的体验与认识。对此学校利用每年科技节组织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去市博物馆探究认识“耕读农具”。还邀请市传统文化研究会的负责同志为学生作有关“耕读文化”、“孝道文化”“忠义文化”的专题讲座,让学生对诸暨乡土文化有一个直观系统的认识。
        二、注重“耕读文化”学科渗透,发展学生情商。
        中学阶段的学生大多在14—16周岁,处于未成年阶段,其价值观、世界观和道德观尚未定型,未能完全由道德他律向自律的方向发展。因此,在道德观方面有很强的可塑性,所以教师有必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提高道德认知、评价和选择能力。基于此认识,我校借助校本教研的开展,把“耕深·志远”作为校本课程进行开发。并且坚持做到“五个注重”:一是注重“耕读文化”与德育工作、心理健康教育、青春期健康教育相结合;二是注重单独课程与相关课程渗透相结合;三是注重课堂教学与综合实践、课外活动相结合;四是注重群体教育与个别指导相结合;五是注重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1.借助校本课程,推进“耕读文化”
        我们结合现代教育的意义,不断浓厚“耕深·志远”中“耕读”的要义,把“耕读文化”融入校本课程《诸山暨水诸暨人》教学中,包括古越春秋、文人遗踪、暨阳人杰、耕读传家和非遗保护等,让学生在书中游历诸暨旖旎的自然风光,呼吸恬美的农耕气息,品味氤氲的古越文化和浣江遗风。
        2.借力学科项目,渗透“耕读文化”
        真正富有生命意义的班级文化应当是渗透到各学科的日常教学中、融入到师生的教学细节中的,在学科教学中渗透“耕读文化”无疑是彰显校园文化的重要路径与平台。我们一是在社会思品课程、地方课程、主题班会中融入“耕读文化”,七年级开学第一周就是以“耕深·志远”为主题的核心文化理念教育活动。二是在体育活动、科学课程、综合实践课程中与“耕”结合;在语文课中通过“经典诵读”与“读”结合,每周增设一节阅读课。
        学科教学中渗透“耕读文化”,我校遵循四大原则:一是有机;二是有序;三是有度;四是有效。有机是指学科教学中渗透“耕读文化”不作指标性的规定,而是各学科视教材的具体内容而定。

有序是指对教材的整册或单元的内容作梳理,对何时渗透“耕读文化”作前期的科学安排,做到合理、适时渗透。有度是不搞形式主义,教学中仍以该学科的课程内容为主要教学任务,不因为渗透“耕读文化”而喧宾夺主。有效是一堂课中渗透“耕读文化”不是看时间和教学份量,如达到预定效果,那么一分钟或一句话也足矣。
三、营造“耕读文化”环境,彰显班风文明
        德国心理学家洛姆认为:“人格是文化的产物,同时又受环境的影响”。俗话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说的就是良好的环境对人健康成长的积极作用。环境通常分为显性环境和隐性环境,显性环境是指看得见的实物形式,如校园的绿化、净化、美化、诗化等;隐性环境指内在的、学校和教师的非正式期望,学生在无意识地接受文化环境所承载的道德信息渗透而获得的经验,潜移默化地影响个体道德本质的生长,并在实际生活中体现出来。
        我校非常重视校园环境的建设:依山而建,绿树成荫,四季芬芳不断,环境清幽雅静。在这样的环境下学习生活,给人一种自然的愉悦,能充分享受到人与自然的相通。走进校园,它的每一处建设都是经过精心设计富有“耕深·志远”文化”气息的:一入校园,悬挂在实验楼上的巨幅校徽一定会吸引你的视线,这校徽直径达12米,有三层楼高,图案设计寓意就是“耕读·志远”。一楼东侧是“耕深·志远”教育寓意的解释说明宣传板。七八年级教学楼分别以“耕深楼”、“志远楼”命名。而教学过道是“这是我们的舞台”展板,上面有学生们“印记——我们父母的劳作场景”优秀摄影作品展示,还有学生“耕读”成果展示板。教室外走廊的布置实现了一廊一品,以“耕深·志远”为主题的宣传画,体现了知识性和艺术性,起到了激励学生成长的作用。走进每一间教室,里面的布置整洁温馨,而又不失个性,教室后面黑板是“耕读文化”主题板报,两侧有丰富多彩的“耕读园”或“留香园”,教室前左侧是整齐排列的书柜,书柜中多种“精神食粮”赏心悦目。我们努力实现让学生从走进校园就置身于浓浓的“耕读文化”氛围中,去学习、感悟、理解,从而达到净化灵魂,陶冶情操,完善自己的目的。总之,我们努力做到“让学校的每一块土地,每一面墙会说话”,让“耕读文化”浸润师生心灵。
        我校除重视显性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外,更加重视隐性环境给学生带来的深层次影响: “名著知多少”现场知识竞赛、“经典诵读比赛”等活动的开展更使学生全员参与,无形中净化了学生的心灵;“书香班级”评比、学生“阅读之星”评比、阅读文化节、体育艺术节、科技节等把学生融入“耕读文化”中,达到修身养性、无为而治的教育境界。
        四、丰富“耕读文化”内涵,形成家校教育合力
        今天,我校班级“耕读文化”不仅仅在于为学生的成长塑造一个理想的理念世界,更重要的是,我们关注学生日常的思想道德修养。我们必须理解,道德的成长是一种生活的经历,是一种生活的态度,是做人的根本。为此,我们建立起家校共抓共管的教育模式来共同促进学生的“耕读”意识和文化习惯,一方面强化学校内部“耕读文化”教育工作,以学校领导为核心,以德育处、团委为两翼,以班主任为主导,全体教职员工齐抓共管,共同建设“耕读文化”。另一方面,加强与家庭的联系,学校开设家校通,班主任建立每个学生的家庭成员档案和学生成长档案,主要通过电话、短信或面谈的方式与家长相互联系,进行及时沟通、合作,形成“耕读文化”教育的家校合力。班主任组织家长和学生一起开展“耕读文化”的家庭对联、散文写作,由此评选出“优秀耕读文化成果”和“十佳书香家庭”。此外,学校还专门开辟“农俗文化综合实践室”,发动家长搜集农具,如锄头、犁巴、斗笠、蓑衣等,家长热情高涨,并邀请部分家长定期作讲解员,向师生宣讲“耕读文化”的悠久历史和丰富内涵。
        五、完善“耕读文化”教育,构建科学评价体系
        过去,我们对学生的评价仅仅限于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评定,“一好遮百丑”。这种道德考核形同虚设,既达不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真正目的,也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发展,部分学生甚至会引起抵触逆反心理,以致于“破罐子破摔”,故意违反校纪校规。鉴于此,我们在对学生的“耕读文化”效果鉴定上引进了道德素养学分制的评价机制。所谓“学分制”就是把“耕读”教育活动制度化,学分化,融耕读文化内容、途径、载体于一体的,并以学分的形式加以规范的学生管理体系。我校每个班级都张贴《学生“耕读”考评细则》,组织班级“耕深·志远”知识竞赛、特长展示、行为规范表现评价等,让每个学生都有追赶的目标和方向,都有机会展示自己丰富的阅读知识面和优良表现。同时注重定性管理和良性管理相结合,把口头说教变为行为教育,在行动中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避免“大道理都懂,无意识去做”的情况出现。“播种一种思想,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品格;播种一种品格,收获一种命运。”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综合性“耕读文化”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即在此。
        扎实“耕读文化”建设,促进“耕深·志远”核心文化理念根深叶茂,助力学校教育,是我们追求的教育状态。班级“耕读文化”建设载体千变万化,需与时俱进。而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以文化的力量滋润鲜活的生命,提升学校教育质量。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