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绍斌
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山县灵城镇中心校白云塘教学点,广西钦州535499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和深化,习惯培养已成为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是有效保证和提高素质教育效果的关键。尤其是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有助于促进学生更积极地学习和应用知识和技能,同时提高学生的情感、个性、思维和素质。介绍了小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养成对素质教育的意义,从素质教育习惯养成的角度分析了小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养成的难点,并探讨了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对策。
关键词:素质教育;小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培养
近年来,素质教育已成为小学教育的基础和关键。其核心是全面提高小学生的基本素质,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离不开良好的习惯养成教育的全力支持,这大大提高了素质教育的实用性,使素质教育的实施过程更加符合小学生的需要,生动、具体。在小学的良好习惯教育中,自主学习的习惯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部分。因此,研究小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形成的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小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养成对素质教育的意义
小学要有效地推行素质教育,需要良好的习惯养成教育的良好支持。素质教育的内容本身是抽象和空洞的,小学生的思想、意识和观念不够成熟和完善,更容易接受具体和生动的事物。素质教育与小学生的行为和心理特征存在着天生的矛盾,使得小学素质教育难以实施。良好习惯的培养是小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小学生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而且操作更加具体,主要通过日常行为规范来指导学生。其中,自主学习习惯能充分激发小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和动机,掌握技能,丰富情感,提高学生素质。也就是说,自主学习习惯养成教育不仅使小学素质教育更加具体生动,而且促进了小学生主动参与素质教育活动,减轻了教师负担,大大提高了教育的实效性。
二、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培养难点
一直以来,小学生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都是一个难点。首先,小学生天生活泼好动,喜欢形象、生动的东西,注意力很难长时间集中。大部分学习内容枯燥抽象,教学方法相对简单乏味,导致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愿望低下,更谈不上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第二,虽然自主学习可以为学生带来新鲜体验和成就感,但也可以使学生经历各种困难,但学生在遇到困难时有放弃的心理特征,阻碍了自主学习活动的有效开展。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不仅体现在知识内容的学习上,而且体现在基本素质的培养上,进一步增加了习惯培养的难度。整体而言,小学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全面提高基本素质,形成健全的人格、正确的思维、良好的品德等优良品质。
三、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培养策略
(一)创设情境,营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氛围。
自主学习习惯的有效培养需要良好的自主学习氛围做保证。在小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和指导相对弱化,整个过程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这就要求有一个较高的氛围。在这方面,教师应该通过各种方式创造情境,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氛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努力营造学生所熟悉的学习生活情境。
例如,一个老师可以模拟一个场景: “食堂里有5个,6个和7个人在3个窗户里,他们每个人用80秒,70秒和50秒点菜。那么你应该去哪个窗口排队,才能最快吃到一顿饭呢? ”这种情况贴近生活,突然让学生有了自主学习和探索的兴趣,同时学习知识内容,形成了自主排队的良好习惯。
(二)提供机会,激发学生探索兴趣和欲望。
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需要提供足够的机会,让学生形成敢于提问和探索的良好意识,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和愿望。一方面,教师需要通过各种问题激发学生的灵感,给学生更多地思考机会。另一方面,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和意见。即使学生的问题和答案有错误,教师在纠正时也应给予适当的鼓励。只有这样,学生才能长期保持自主学习的主动性,不会因为挫折而放弃思考和学习。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应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机会,使学生了解相关的素质教育内容,彻底改变以往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当中学生对素质教育的内容提出不同意见时,教师必须及时纠正,防止学生无意识地形成错误的思想意识、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三)正确引导,促进学生掌握自主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习惯的长期坚持需要一个良好的学习方法作为基础,否则由于各种问题的阻碍,很容易逐渐失去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在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时,教师必须给予正确的指导,注重教授学生正确、适当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的自主学习参与取得良好的效果。事实上,无论是知识学习还是素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最关键的方法就是通过问题进行循序渐进的探索。只有从解决基本问题入手,才能逐步解决更多的难题和复杂问题,促进自主学习的过程,最终完成任务。也就是说,教师要帮助学生合理地设定自主学习的目标,引导学生通过一系列的问题,最终培养学生掌握优秀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四)强调实践,确保自主学习习惯的长期坚持。
培养良好的习惯需要长期的坚持,即学生应该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积极实践和坚持,长期积累,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独立的学习计划,并对他们进行有效的监督。也就是说,与课堂教学相比,教师更应该关注学生课外自主学习习惯的实践和培养。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为他们设定更合理的学习目标,同时将知识内容与素质教育内容相结合,使学生通过课后自主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素质水平。在监督学生自主学习方面,教师必须积极与家长联系和沟通,通过家校合作监督和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结束语: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对提高小学生的知识水平、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在这方面,小学教师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创设情境,提供机会,正确引导和重视实践等科学合理的方法,引导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加积极有效地掌握知识的内容,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成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学生。
参考文献:
[1]王淑民.浅谈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J].数码设计(上),2019,000(001):245-246.
[2]王梅.浅谈小学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策略[J].情感读本,2018,000(005):51-51.
[3]李天舒.教育要养成习惯——浅谈小学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J].速读(上旬),2019,000(007):32.
[4]张志强.浅析小学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方式[J].名师在线,2019,000(034):P.62-63.
[5]吴子群.浅谈小学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策略与实践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9,000(012):9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