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浚雨
兰州大学附属学校 甘肃省兰州市 730000
摘要:对于孩子们而言,校园文化无疑是室外课堂,充满了有趣的知识,在校园,一木一景,一花一草,都孕育着深刻的思想内涵,给人高度的启迪,学生的道德品质于人文修养也在美的景致中得以提升,因此,构建校园文化,不仅仅是美化校园环境的过程,更是美化师生心灵,润泽师生灵魂的过程。
关键词:美文化 校园文化 班级文化
从黄河之畔走来,穿越百年的风霜雨雪,屹立于西北边陲的兰州大学形成了其独特的校园文明与丰富的校园文化。
兰大为美,美在自强不息,美在独树一帜,而根植兰大的兰州大学附属学校,秉承兰州大学“自强不息,独树一帜”的奋斗精神,发挥北师大基础教育集团的资源优势,同心聚力,凝聚思想,提出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办学理念,创建校园美文化,构建系统课程体系,培养专业教师队伍,实施科学的评价机制,努力培育具有人文情怀、国际视野、身心健康、基础扎实、个性张扬、全面发展的适应未来社会的润美少年,争创甘肃一流、西北领先、全国知名的优质学校,助力兰州大学“双一流”建设。
美在何处寻?美在细雨下点碎落花声之中,在微风中飘来流水音之中,一片自然景致就是一个美的化身。[ 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09-01:30.]对于孩子们而言,校园文化无疑是室外课堂,充满了有趣的知识,在校园,一木一景,一花一草,都孕育着深刻的思想内涵,给人高度的启迪。美的景致对于学生的道德品质、人文修养每时每刻都在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因此,我校在构建校园美文化,改善校园环境风貌过程中,将环境美学与中华传统文化体现在每一个细微处,一景即一幅画,一首诗,一境界,一美育。将美散布于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让校园的每一处景致都成为附校美文化的载体,为附校美文化代言。
走进附校,昂首可见苍穹,放眼可观天下,以星空为主题的门厅文化,头顶浩瀚星空,脚下丝路锦绣,预示了附校润美少年的眼界与胸怀,映衬了北师大“让每一颗星星都闪亮”的教育理念,引领兰大附校每一位“兰”精灵都成为最好的自己!
校园文化的重大使命即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使学生在校园中时时刻刻受到文化的熏陶。
进入附校,随处可见的书架,随手可得的书本,随时可憩的长椅,都为孩子们创设了优质的阅读环境,营造了浓郁的书香氛围,无论是绘本童话,还是诗词歌赋,亦或是名著典籍......都充分展示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了古人高雅的精神追求,孩子们诵读在清晨微风里,朗读于教室灯光下,默读在走廊书架旁,在书籍中改变气质,涵养精神,优于思,美于行!
附校之美,美在脱俗,美在文雅,是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审美教育。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于文化亦然。文化的发展,根植于每个班级各自独特的文化土壤。在附校,每个班级都是一个小诗班,一个小词都,李白诗班,杜甫诗班,东坡小词都,清照小词都...二十七个班级,二十七位诗词大家,将不同朝代不同文化滋润而成的诗词瑰宝汇聚一堂,诠释了和合之美,成就了一大盛事。
美化育人环境,不仅要将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精髓与现代德育相契合的资源调取利用,还要做好展示与表彰,鼓励师生将“润美”言行落实在为人处世中。因此,在附校,每一楼层都有一个关乎“美”的主题,美之艺、美之文、美之技、美之行......楼梯间每一幅画,每一件墨宝,每一首小诗,每一份科技作品,都是附校师生智慧的结晶。
自古,为人处事做学问,齐家治国平天下,皆有文化。国有国粹,家有家风,校有校训,人有人格,班有班魂。孩子的精神面貌,取决于当他走进教室所看到、感受到的一切,我们力主孩子们全员参与,互动交流,亲身体验,以此来竖立起班级文化的大旗!
一.美之深远,在神不在貌——班风文化
班风文化如同空气一般,看不见摸不着,却有一种不可言说的奇妙神韵与气场,它存在于每一个孩子的一呼一吸之间,最终展现在一招一式之中,良好的班风文化,最终会内化为孩子们的集体人格。一个完整的班级具备班名,班徽,班旗,班歌,班里精神,班级愿景,班级制度…
走进班级,班徽、班牌都由孩子们集体商议讨论后亲手设计,绘制而成,班徽中蕴含着班级的精神文化与美好愿景。在与孩子们反复讨论交流后,我们将班名确定为“传灯坊”,意在以心传心,点亮心灯,照亮前路。班徽设计为三个孩子手拉手围成的一颗心,寓意我们携手并肩、心心相印,三个孩子中,金色象征温暖,蓝色象征智慧,绿色象征希望,内涵了我们的班级精神,愿孩子们生机勃勃长大,一寸一寸绽放。文化,是一种共识!
二.此心安处是吾家——课桌文化
早在上个世纪初,鲁迅先生课桌上的一个“早”字,提醒自己时时早,事事早,深深根植在每个学子的心灵一隅。虽然现在我们坚决杜绝孩子们在桌上刻字,但作为与孩子们朝夕相伴的课桌,更应合理引导利用,寓美于此,蕴梦于此,让孩子们爱上课桌,爱上学习,利用课桌营造自我归属感,正所谓——此心安处是吾家。
我们鼓励孩子为自己的课桌起一个美丽的名字,欧阳修有“醉翁亭”,纪晓岚有“阅微草堂”,梁启超有“饮冰室”…孩子们从自己最喜爱的诗词中提取字词,为自己的课桌起一个雅致的名字。在要求孩子们做到课桌干净整齐的基础上,我们允许孩子在课桌的左上角进行创意设计,分享名言,抒发志向,总结反思。
有的孩子专门为自己的课桌名亲手篆刻了印章固定在桌角,有的孩子手工制作了小凉亭粘贴在课桌上,小小的课桌不仅仅是一张桌子,更成为他们的造梦工厂,与灵感发源地,在属于自己的小世界,他们格外安心、自在。文化,是一种信仰!
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墙面文化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芝兰之室,心若芷萱。教室的每一面墙壁都是班级精神的发言人,是班级活动的载体。教室墙面的主题根据学校活动主题的同时,我们还会创造一些小空间供孩子们自由参与展示。
(一)树洞文化
我们的班级有三只小动物看守的三个小树洞(小箱子,)它们的名字分别为:我原谅,我分享,我介怀。高年级的孩子不再像小时候那样热衷于表达自己情绪,尤其是内向的孩子,在遇到坏情绪时,无法及时排解释然,于是我们为受到种种坏情绪影响的孩子准备了“我介怀”小树洞,鼓励孩子们将自己的坏情绪写在纸条上,匿名投放到小树洞,得以宣泄情绪,同时,他们还可以去“我原谅”和“我分享”这两个小树洞里看一看,别的孩子分享的内容,在“我原谅”小树洞里,有孩子们分享了他们原谅他人,宽容忍让的事迹,在“我分享”小树洞里,有孩子们分享的宽容他人的名言警句,满满的正能量,潜移默化间,孩子们学会了自我疏导坏情绪,令人意外的是,孩子们上课偷偷传纸条的情况也大有好转。
(二)小平台,大文化
“互联网+”时代到来,孩子们身边充斥着纷繁复杂的信息,各种各样的话题层出不穷,班级文化有必要引导他们在面对信息海量流入之时进行筛选,提取,进行合理发声。因此,我们在班级一角设立了“我要发声”小平台,每周请一位孩子确立本周中心话题,张贴在发声平台,鼓励同学们课下进行讨论交流,将自己的想法张贴在话题周围,以此调动孩子们关心时事的积极性,对人对事勇于发声,展示自我。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孩子们为了寻找一个有价值的话题,积极关注社会新闻,为自己积累素材,还从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对电子游戏的依赖性,小小的平台充斥着浓浓的文化气息,看似小平台,实则大文化。
四.见微而知著,笔墨而传情——黑板文化
能够在教室的黑板上涂涂画画一直是孩子们内心的小期盼,为了满足孩子们的心愿,我们在侧墙专门为孩子们粘贴了一块涂鸦黑板,孩子们可以像小老师一样,使用小黑板进行题目讲解与讨论,回味课堂时的情景,也可以在黑板上自由涂鸦,分享名言警句,温馨提示,小小的天地变成了他们的大舞台,也变成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可以进行心灵对话的桥梁,何乐而不为呢?
五.点亮读书灯——书香文化
畅游书海,阅读悦美,附校的“兰精灵”,在无尽苍穹下,怀揣小小星辰,用阅读为灿如星斗的经典画出一个美丽的星盘,在浩瀚星空中找到自己最爱的那颗星。学校通过四月读书节,开展了系列读书活动,精彩的“读书交流会”,深刻的“名家作家大家谈”,温馨的“亲子阅读,共赏美文”,有趣的“小小朗读者—听我讲书”……每一项读书活动,都是孩子们的阅读起点和坐标!
在班级,我们制订了与班级精神(温暖、希望、智慧)相映衬的金色诗词晨诵,绿色整本书午读,蓝色读书交流会。
本学期在班级内商议讨论后,我们决定深读研究词人晏殊,因此我们本学期我们的班牌定为“晏殊小词都”。在金色诗词晨诵时间,每天会有一位孩子上台分享自己准备好的晏殊词,带领大家诵读,分享自己的见解与想法,每天,孩子们在晨光熹微中自主学习诵读诗词,有诗,有梦,有童年。
午间休息后,孩子们来到教室的第一件事,便是打开自己的爱书,与午后暖阳一同开始整本书阅读。根据每月一本书原则,每天都会有一位孩子坐在讲台,伴随着轻音乐,为大家朗读本月推荐图书的故事,有的孩子还会找要好的小伙伴与自己一起扮演书中人物,进行角色对话,绿色的午间默读顿时灵动起来,有趣起来。
每隔两周,我们会利用一节课针对本月推荐图书开展一次读书交流会,在读书交流会中,孩子们用不同颜色的卡纸或者不同位置的座位表达自己对于书中人物,事件的立场,大家围坐一圈,自由发言,轮流表达看法,是心灵的交汇,也是智慧的火花在碰撞。
校园、教室一隅必有图书角,这是学校的一大特色。书柜中的书都是来自于学校阅览室,以及老师、孩子们自愿带来的爱书,孩子们会定期自发整理书柜,对书籍进行分门别类,每本书籍左下角都贴有标签,备注主人的姓名与寄语,推荐理由,孩子们用自粘书签记录并分享自己的读书进度,教室里准备了小地垫,允许孩子们找自己喜欢的角落去和小伙伴分享自己喜爱的书,我们并未制定繁琐的借阅制度,而是提倡心灵的自由阅读,随时随地,随拿随读,随借随还,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因为文化,是一种习惯。
兰州大学严纯华校长在给兰大附校校刊《美之窗》序言中谈到:要用美的方式培养“兰精灵”们,以美育美,以美启真,与美同行,在“美”的教育中陶冶高尚情操、塑造美好心灵,激发创新活力,成为有品位、有内涵、能创造的时代新人。春华秋实因果了然,氛围熏陶润物无声,兰大附校美文化在学校与老师们的辛勤耕耘下,播下了美的种子,也已深深扎根在附校每一位“兰精灵”的心田,我们静待花开。
相信在北师大教育平台的引领下,在兰州大学优质资源的依托下,在兰大附校“美文化”实践体系中,文化交流互鉴将互筑情感纽带。“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将成为兰大附校教育情怀的指明灯,因文化之魂与时代的淬炼而生生不息。
参考文献:
[1] 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09-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