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泽生
广东省汕尾市城区东涌镇中心小学 516621
摘要:创建特色学校,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策略,《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民族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引自《成功教育》钱江红-《关于特色学校创建的思考和实践》-2011 )所谓特色学校,就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从本校实际出发,经过长期的办学实践,形成了独特的、优化的、稳定的办学风格与优秀的办学成果的学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因此办出学校特色,实施“一校一特色,一生一专长”是当前我国深化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个性化教育;家校共建;创新模式;特色名校
我校学校布局科学合理,地理位置优越,基础设施建设齐全,学校环境优美,办学条件非常优越,师资雄厚,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许多家长从周边地区和乡镇把孩子送到我们学校上学,以便接受最好的教育。近期,我校进一步挖掘内部潜力,不断扩大其特色项目,丰富特色教育的内涵。它不仅加强学科建设,同时也拓宽了办学的新途径,并推动新的步骤,以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创新了学校的特色,开拓了教育的一个广阔的新天地。目前,我校已获得“汕尾市规范化学校”、“省绿色学校”、“全国小学生足球特色学校”等荣誉称号。那么,如何在已有荣誉和成就的基础上,在具有一般学校共性的基础上,又有着与众不同的个性,更深层次强化个性教育改革,实现由构建特色学校进一步向特色名校的转化呢?下面鄙人就从几个方面具体展开阐述:
一、形成新型的具有校本特色的个性化办学理念
“中国十大教育英才”之一、著名教育专家朱永新说过,一所好学校必须是一所有品味的学校,有特色的学校。一所有特色的学校首先必须要有自己鲜明的办学理念,它凝聚了这所学校的个性风格、文化品味和人才培养等特色。确立适合本校特点的鲜明的办学理念,并成为全校师生共同追求的奋斗目标,学校就有了自我超越、追求特色的方向,增强了学校的凝聚力、吸引力、感召力,确保沿着建设学校特色的正确方向前进。(——引自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王云祥-《乌海市海勃湾区薄弱学校改造的策略研究》-2010 )因此,学校实行校本管理、追求特色发展的首要任务就是选择和确立办学理念。东涌镇中心小学通过多年的沉淀,不断积累经验,形成了具有我校风格的办学理念。我们的校训是“励志、勤学、敬业、重教”;形成的校风是“尊师爱生、诚实守信、和谐发展、开拓创新”;形成的教风是“敬业爱岗、循导善诱、言传身教、教学相长”;形成的学风是“热爱学习、勤于健体、明理践行、乐观进取”。这些个性鲜明的办学理念是学校教育思想的结晶,是关于学校办学的方向选择、目标定位、特色所在的理想和价值追求,也是引领学校朝着特色化、个性化方向发展的行动指南。
二、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团队活动
“教育为主,德育为首”。德育工作犹如是学校工作的龙头,在学校各项工作中举足轻重,有决定性的作用。我校一贯注重德育工作,坚持以德育为首,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积极开展各种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团队活动。学校开展的主要活动有:
1、坚持在每个周一早上的升旗仪式、“国旗下的讲话”,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通过每周一个主题的方式,把爱国情怀、集体荣誉观、中华经典文化、文明礼仪等,通过主题活动,使学生在庄严的气氛中,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在飘扬的五星红旗中得到了德育的熏陶。这种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体现了德育的实效性,也是我校充分建立良好的德育氛围的重要途径。
2、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培养良好行为习惯。有句话说得好:“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就强调了实践的著名的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在改造中国教育的实践中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四川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梁瑞霞-《当前初中生学习习惯培育策略研究》-2013 )陶行知先生非常重视在做中学,主张在做中养成习惯,即实践中养成习惯、重要性。为此,我们学校举行了各种实践活动。如:主题班会、重大节日庆祝和纪念活动;足球比赛;新年运动会;“三八”妇女节感恩、慰问妈妈活动;举行学雷锋演讲比赛;“六一”儿童节文娱活动等。特别是我们学校开展读书活动,对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我们的做法是:(1)、保证阅读时间。每周星期三下午课外活动为全校学生自主阅读时间,并为每一个学生发了一本读书卡,做好读书笔记,写好读书心得。(2)、师生共读,传承经典。要求各班班主任选择一本适合本班学生阅读的书籍作为教师与学生共读的作品。特别是《三字经》《弟子规》等经典,使得他们在接受传统文化的洗礼中,潜移默化地涵养了品性,学会了为人处事。(3)、做好阅读摘抄。 (4)、举行中华经典诵读比赛。学校通过举行“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比赛、“格言名片设计”比赛等具有较强的创新特色活动,新的特色项目和学校特色又将产生,让学生在活动中“德”、“智”双丰收。从而摆脱了一直被社会诟病的“高智低能”,实现“高智高能”。
3、开设第二课堂,丰富学生校园生活。多年来片面追求升学率所造成的畸型倾向,使得校园生活枯燥乏味,学生学习兴致不高,从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学质量下降。我们学校开展了各种团队活动,开设第二课堂刚好为此进行了很好的互补,就像一副良药。主要有:舞蹈、曲艺、象棋、电脑与信息技术、书法、足球、还有本土艺术——舞狮等。尤其是足球队参加了汕尾市小学生足球联赛,获得了多个奖项,大大激发了他们奋发拼搏的斗志,学校也因此提高了知名度。通过开设第二课堂,开展各种形式多样的团队活动,从而培养了学生广泛的兴趣,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学校呈现出一派积极向上、生机勃勃的景象。
4、设立家长学校,加强家校联系,构建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网络。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也是最好的老师,良好的习惯也需要家庭教育来培养和巩固。为了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的优势,学校可以采取了多种形式和手段,与家长、与社区配合,利用学生不在学校的时间,对孩子的行为习惯进行培养。(引自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董继春-《在班集体建设中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2012)例如:(1)、建立“家校联系卡”,班主任根据学生每天在学校的情况,认真填写好家校联系卡,比如学生的上课、作业、课堂表现等,与家长密切联系,彼此交流孩子在学校还是在家里的表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2)、成立家长委员会,定期召开家长会,学校提供平台,专门邀请专家来学校讲课,为家长提供直接有效的服务。家长们也会把自己平时在教育子女方面存在的问题、困惑和对老师、学校的意见与专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相互促进,共同发展。(3)、成立家校共育名校联盟。现如今家校共育,家校互动受到越来越多学校的重视。为此,我们东涌镇中心小学遴选了20多名教师骨干组建成家庭教育讲师团,深入推进家庭教育工作的开展。家庭教育不仅在影响一一个个家庭,更在辐射社会、影响社会。“教育不应该只是靠教师和学校,它是多方面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尤为重要。”一位家长代表深有感触地说道。家校共育发挥出它应有的实际作用,整个社会的面貌会因为一所名校、一股好的家风而悄悄地发生改变。
5、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名校形象。校园的文化建设属于文化育人,它蕴含在校园的各个角落,学校要认识到校园文化对学生道德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1)、学校要对校园墙壁、楼道、教室及各个功能室等进行文化布置。利用“学校荣誉墙”,将学校、老师、历届学生所取得的荣誉或奖项张贴在“学校荣誉墙”上,供社会人士参观。这就是一张五星名片,一幅巨星广告,体现出教育的引导和熏陶,向社会展示名校风采;(2)、充分利用学校文化资源建设,展示渲染。如学校要发挥校徽、校训、校规、校歌、校旗、校报、校刊对学生的精神引领作用。学校的校徽、校训、校规、校歌、校旗、校报、校刊是学校的校本文化、特色理念的具体表现。学校应该认真设计,组织对学生的教育宣传,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让学生回家对其家长进行宣传,然后家长们再到社会进行宣传,产生社会效应,拉高学校知名度。(3)、积极利用网络平台以及媒体资源向社会宣扬本校,以提高学校的知名度。一所学校如果不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向社会宣扬自己,展示自己,树立民众口碑和社会威信,那么,即使你办学条件有多优越,师资再怎么丰富,教学质量再怎么高,也还是一所普通的学校。因为一所特色学校就是要向社会展示自身优势,宣扬学校的个性化、先进性和突出特色,才能够在社会上树立标杆,取得社会的认可,展示特色学校的风采。
6、扩大亮点,推进学校特色项目建设。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亮点,不能盲目跟风,“千校一面”。所以,我们要充分发掘资源,发挥学校自身优势,扩大亮点,凸显名校特色。比如:我校虽然校园面积广阔,格局科学合理,还获得了“全国小学生足球特色学校”的荣誉,但却缺少一个正式的足球场供他们训练,未免有点可惜,究其原因就是缺乏资金的缘故。当前,我们国家重视校园足球运动发展,当然国家会有专项资金扶持。但这还不够,还要发掘利用社会力量,号召当地乡贤的大力支持。因此,学校的领导想方设法排除困难,多方集资,争取社会力量、乡贤的资助,努力促成足球场这个项目建设。这样,就能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扩大了亮点,为打造特色学校树立又一道亮丽的品牌。另外,学校正在向上级提出申请,在学校里规划建造游泳池,开设游泳课,增强学生体质。假如这个项目能够实现,将会是一个利好的工程,既能让学生多学一门本领——游泳,又能让学生强身健体,还能学生远离溺水,减少安全隐患。因为农村的孩子喜欢玩水,去正规的游泳场太贵,所以他们只好到小溪、水库去游泳,结果却屡屡出现溺水事故。因此,在学校建造游泳池,开设游泳课不失为我们打造特色学校的一大有力举措。
三、立足教学,骨干示范;名师引领,创新教研新模式
教学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教学工作的永恒主题,假如一所不讲教学质量的学校,一切都是扯淡。
学校的教学、教研工作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但提高教育质量的主要在于教学,因为教师是教学的实施者和执行者,所以教师是教学的关键。因此,学校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拥有一支师风师德高尚、教育教学本领高超的教师队伍,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1、建立一支有个性、有活力、有担当的教师队伍。特色教育要靠特色教师来实现。蔡元培先生说过: “有特色的教师是学校的宝贵财富。”培养一流的师资队伍是创建特色学校的办学灵魂教师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是学校的生命和活力所在,精神和力量所依。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学校的特色主题,都必须依靠一支与之相适应的教师队伍去实施。只有把学校的办学理念内化为每个教师的自觉行动,并持之以恒地努力实施,学校才能逐步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围绕创建学校的特色主题,坚持不懈地组织教师进行不断学习,启发指导教师形成共同的教育价值观,达成共同的行动目标,培养他们成为学校特色资源的开发者。多年来我校始终把教师队伍的建设当作头等大事来抓。具体做法主要有:(1)、抓好每周的集体备课、学科研讨会;每学期组织开展研究课、探讨课、同科异构等形式的教研活动;(2)、坚持抓好教师教学基本功的训练,开展“五个一”比赛活动,即上一节优质课、写一份好教案、写一篇好的教育教学经验总结或论文、制作一个好课件、写一手漂亮的粉笔字;(3)、切实抓好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学习培训;(4)、组织教师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前沿教育理念和先进的教学模式,与时俱进,增强教师的时代忧患意识,树立终生学习观;(5)、组织教师参加以校本培训为载体的继续教育学习,鼓励支持教师参加提高学历学识水平的考试学习。(6)、组织教师到汕尾市域内外先进学校考察培训学习,主要有:深圳海滨实验小学、东莞黄江中心小学、还有上海、广州、珠海等高大上的城市学校,丰富知识,更新理念,提高业务能力。(7)、积极开展各种教育技能活动比赛。比如:PPT课件设计比赛、学科说课比赛、课例比赛、论文比赛,还有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艺术比赛等。(8)、聘请有关的教育专家、名师、教研员、到校作专题讲座报告或听课指导。通过采取以上措施,我校教师的综合素质得到很快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也随之有了很大的提高,一支有个性、有活力、有担当的教师队伍正在形成。雄厚的师资力量为特色学校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实施名师兴校战略,打造特色名校品牌。“名校需要名师,名师成就名校”,实施名师兴校战略是时下许多学校的共同选择。清代诗人龚自珍有句诗曰:“不拘一格降人才”。为此,学校必须创新校本培训工作,建立自己的教师专业培养方案,大力培养师资人才,引进名师、培养名师,再由名师打造名校。接下来,我们还要进一步开放,广泛开展“走出去,引进来”教育人才交流活动,更多的培养校本教育人才,让更多的年轻教师走出去,学习前沿的教育思想理念,新颖先进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还要引进具有学科专长、特长的专业人才、名师、专家,进行示范引领,更强有力地打造特色名校品牌。
3、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特色活动竞赛。学校的教学靠教师,而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在于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决定因素。一直以来,我校注重以生为本,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促进“一专多能”全面发展。我校开展的特色活动竞赛主要有:语文方面的:演讲比赛、讲故事比赛、经典诗词比赛、作文比赛;英语方面的:英文单词比赛、英语口语比赛;数学方面的:计算题比赛、式题比赛、应用题比赛等,分学科、分内容,多种形式的比赛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了乐趣,学到了知识,展现出“百花齐放”、“百鸟争鸣”全面发展的美好局面。
4、开放各种功能室,真正全面发挥功能作用。目前,我校的各种功能室齐全;有图书阅览室、音乐室、美术室、舞蹈室、电脑室、科学实验室等,各种配套、设施都很到位。但有个别功能室却还没开放,发挥不了其应有的作用,成了摆设。比如图书阅览室,学校应该加强管理,落实定期开放图书室,让学生在琳琅满目的书海中徜徉,在阅读中汲取营养,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这也是营造书香校园的一种途径。
5、开办校本文学社,出版校刊校报。校刊、校报是学校特色的重要宣传阵地,是社会了解学校特色的窗口。我校的具体做法是:(1)、开办校本文学社,由学校教导处或教研处指派专人负责,组织有写作特长的学生和老师定期、有序地进行写作,评选出优秀的作品,然后择优在校刊校报发表。(2)、班主任在各班组织作文兴趣小组,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并将学生的优秀作品张贴在班级的展示栏上。既能让学生学习欣赏,又起到文学熏陶、渲染的作用,同时为学校文学社的择优发表做准备,可谓一举多得。(3)、学校定时组织对每期发表的校刊校报进行审核,评选优秀作品,设立奖项进行嘉奖,以激励更多学生和老师们的写作兴趣,投入到此项活动中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6、创新教学新模式,探索基础教育“跨越式课堂”。打造特色学校必须要有学校自己的特色课程,必须有校本独特的课程教学模式 ,以办学理念引领课程教学改革,群策群力,努力打造校本课程教学品牌。曾经有一位资深的校长说过:“什么样的课堂才是好课堂 ?能够让学生进步,教师成长,学校发展的课堂就是好课堂。”课堂教学要不断创新,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从以前的“接受性”学习到现如今的“探讨研究性”学习,学生的创意思维得到了锻炼,学会了合作交流,学习的兴趣就更加浓厚了。实际上早在几年前,我们学校就已经开始了对基础教育“跨越式课堂”的探索,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比如小组交流合作学习、还有制作“微课”、翻转课堂等尝试挑战传统教学模式;再比如购置希沃多媒体一体机教学平台,老师们在平台上进行备课、教学、布置作业、管理班级等,一气呵成,大大减少了工作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接下来,我们学校将要重点推进“创客教育”实验,把“创客教育”和电脑信息技术结合起来,使信息技术课堂不再局限于软件的运用,而是通过“创客”教育把机器人、3D打印等技术引进课堂。
四、创建特色学校,需要有胆有识有内涵的特色校长
一所特色学校能否办得成功,关键在于校长。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做千家万户的校长,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个校长就是一所学校,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作为学校管理的决策者和组织者,一所学校的办学特色实际上就是一个校长的思想个性的具体体现。因此,校长在创建特色学校的过程当中,要胸有成竹,蓝图绘就。校长必须首先要善于结合学校的实际特点,大胆提出了办学的理念。其次,要具有非凡的识别能力,与时俱进,找准突破口,在新的时代中,以新的思路、新的教育构想,独特的教育理念,以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
总之,我们要创建自己特色学校,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必须要坚定信念,树立正确的特色观,科学观。要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从本校实际出发,坚持以人文为根本管理的道路;创建特色学校,重在一个“特”字,学校的校长要有高瞻远瞩的前沿意识,统领全局的头脑、睿智超前的眼光、包容开放的胸怀,这样才能在教育的广袤天地中,上下求索;必须看准学校特色,真抓实干,形成学校独特的、个性化、卓越的成果,以点带面,全面渗透。即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必须紧跟时代潮流,不能把创建特色学校和办人民满意教育脱离出去。只有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才能够引领新时代,开创教育新局面。从而,在创办特色学校的过程中不断地提升学校的质量和品牌,实现由特色学校转向特色名校。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1993年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
3、《中国教育观察》(第3版 卷13)朱永新 著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2012-02 /
4、《中国著名校长办学思想录》朱永新 主编 著作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日期:2016年07月01日
5、《陶行知全集》
6、成功(教育) 钱江红-《关于特色学校创建的思考和实践》-2011
7、《乌海市海勃湾区薄弱学校改造的策略研究》 王云祥 - 《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10
8、移民地区农村特色学校创建的思考 吴建军 - 《青春岁月》- 2011
9、注重校本管理 创建特色学校 刘卫华 - 《人民教育 》- 2002
10、《关于特色学校创建的思考和实践》 钱江红 - 《成功(教育)》- 2011
11、语文校本课程个性化问题调查与研究 李立 -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05
12、开发学生潜能 发展学生个性——办学理念的理性思考与实践探索
艾克柔 -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2004
13、暨华中学办学理念的提炼与实践研究报告 艾克柔 - 《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7
14、校本课程开发的困境与出路 严五胤 - 《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06
15、学校管理的理论与实践 魏宗才 -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3
16、落细落小落实 推动学校德育常态开展——《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解读
李秀萍[1;2] - 《福建教育 》- 2017
17、在班集体建设中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董继春 -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12
18、辽宁省民办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 李纯真 - 《辽宁师范大学博士论文》- 2012
19、论现代学校发展的意涵 陈丽萍;陈向阳 - 《大学教育 》- 2012
20、个性化是建设特色学校的根本姜志远;刘松岩 -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0
21、论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孙艳 - 《大连理工大学硕士论文》- 2006
22、省一级达标中学迈向省示范性高中对策研究 高明爽 - 《华侨大学硕士论文》- 2011
23、校长在特色学校创建中的“思”与“做” 谢定来 - 《中国教育学刊 》- 2009
24、龙珍高级中学创建特色学校的探索与实践 易江山 -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 2013
25、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董继春-《在班集体建设中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2012
26、教学与管理 赵宏伟;刘福乾;张国栋-《对农村特色学校创建的探索与思考》-2015
27、青春岁月 吴建军-《移民地区农村特色学校创建的思考》-2011
28、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林常青-《特色学校创建的理论与实践》-2016
29、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周红波-《湖南省普通中学校长流动机制研究》-2013
30、江苏教育研究 杨健-《特色学校创建的实践探索》-2014
31、兵团教育学院学报 易江山-《龙珍高级中学创建特色学校的探索与实践》-2013
32、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李秋健-《特色学校创建的实践研究》-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