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亚莉
定边四中
古往今来,研究古文读音的专家学者比比皆是。对于古文读音问题的讨论历来都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那么对于语文教学中古文的读音问题,我们应该选择哪一种方法也没有确定的答案。
一、古文读音问题的现状
语文教学中许多字的发音是有争议的,这种现象在古文中尤为明显,如果古文的读音不对很有可能造成断句理解上的难度。因此要研究古文读音问题,就应先对古文读音出现的问题进行分类。
(一)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读音的转变
“蔓”字在《古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蔓生植物的茎以及蔓延滋生的意思,它只有唯一一个读音就是màn。例如:“青树翠蔓,蒙络摇缀” 还有“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只有màn这一个读音。但是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蔓字却有三个读音“蔓wàn”意思是植物成细条形状并且不能直立的细长茎,藤蔓、瓜蔓、顺蔓摸瓜等词中都读wàn;“蔓mán” 专指生长期为一年或者是两年的草本植物;还有更多出现在合成词中的“蔓màn”如“蔓草,蔓延”等。
(二)通假字的读音问题
通假的意思是“通用、借代”,当古人写一个字的时,他们并没有按照标准写原始的字,而是使用了具有相同读音或相近读音的字来代替本字。这种现象就被称为通假。
1、同音通假
例如《木兰诗》中“对镜帖花黄”的“帖”是通假字读tiē通“贴”;《桃花源记》中“便要还家”中的“要”通“邀”字读音为yāo。这些都是读音相同的通假。
2、音变通假
例如《论语》中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一句中的“说”通“悦”字,读音为yuè。《陈涉世家》中“将军被坚执锐”的“被”通“披”读pī。
(三)破读字的读音问题
所谓破读,就是如果一个词有不同的词性或者不同的意思时,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这个词的读音来区分它的词性或词义。那么如果字词按本来的读音读是原来的意思就称为“如字”,但要是字用转义,按转义读就叫做“破读”。他是汉语产生新词的途径之一。《现代汉语词典》指出:“相同的字因为意义的差异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时,不依照习惯上常读的读音来读就叫做破读”。例如《诗经.小雅.北土》中“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中”的“王”读wáng,但是在《孟子.梁惠王上》中的“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中的“王”就是名词活用做动词读wàng。像这种名词用作动词的现象在古书中就被叫做"破读"。
目前,学术界就古音该不该破读问题众说纷纭,语文教材中对怎样解决古音破读问题也没有统一的标准。那么在古诗词教学中,作为老师应该怎样去解决古音破读的问题呢?
二、古文读音问题目前的解决方法
面对争议非常大的古文读音问题目前有以下的解决方法:
(一)叶音法
叶音,也被称为“协句”,它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古代有许多学者不了解古今音变的道理,当他们遇到与当时发音不一致的字词时,他们会加以改读,并记录下来。比如在《诗经·燕燕》中“之子于归,远送于南。
”一句中为了和上下句的音,心二字押韵,叶音法就把南字读作nín。还有斜字在“远上寒山石径斜”中为了和“家”“花”两个字押韵就读为xiá。
再如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惟见江心秋月白”为了和下句“四弦一声如裂帛”的“帛”相和谐就读“白”为?bó。这种为了现在读起来押韵而改变字音的方法就是“叶音法”。
但是叶音法适用于语文课堂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明代学者陈第就提出古代并没有叶音说的观点,在他的《毛诗古音考》一书中极力反对叶音说,提出了科学的诗本音说。其实明清以来许多学者已经对“叶韵”说进行过批评,因此在语文教材中不适合标注此类读音。
(二)根据古音读古文
有的老师认为古文是古人写的,所以在语文教学中不能用现代的语言去读,就该读古音。比如读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读cuī”,“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读huán。但是教给学生这样读真的正确吗?
其实在语文教学中完全依照古音读古文是不合适的。因为古文是不可能完全复原的,我们其实并不知道这个字真正的古音。如果我们没有真正认识到学习古诗文的目的,只是让学生盲目地背诵古诗,钻研字典里没有的发音,这不仅超出了学生的认知水平,而且加重了学生的负担,还不利于学生对现代汉语的掌握和运用,也会让学生在今后的语言文字运用中产生知识的混乱。
三、古文读音问题的应对策略
在语文教学中,古诗文教学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古诗文中的读音问题就是现在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我们应该了解古书读音问题在教学中的现状以此来寻找适合的策略解决。
(一)古文读音的一般原则
用现代汉语读古文,一方面在读音上有了统一的规定,另一方面我们能更好更准确的理解它的意思。教育部也规定在古文读音上使用现代汉语,为了使我们的语言规范化,简单化。
(二)分类解决古文读音问题
1、通假字的读音问题
通假字在古音中的借字和本字是相同或相近的,但是在普通话在它们就有可能相差甚远。如果是小学阶段的学生在读古诗文的过程中遇到通假字,就应读这个字的现代汉语读音,而对于高学段的学生则分是哪一类通假字然后分类解决。
2、破读字的读音问题
破读即改变一个字的读音,用来区别其意义或者词性。破读在古诗文教学中也很重要。例如“王”字读wáng是名词,君王的意思,读wàng的时候就表示动词称王,例如“沛公欲王关中”?中的“王”做动词读wàng。但这些知识需要引导学生深究吗?其实在语文教学中,这些知识仅仅是作为拓展性的知识让学生了解即可。
3、特定字的读音问题
特定字主要指古国名、地名、姓氏、器物等专有名词。例如:
“龟兹qiūcí;身毒yuān dú 吐谷浑tǔ yù hún;吐蕃tǔ bō 商於shāngwū”等等,我们在读特读字时,如果这些特读词被现代汉语继承了,或是被大众普遍接受了,就继续特读。例如姓氏中的“仇qiú,解xiè,单shàn,任rén,”、 地名中的“厦xià门,吴堡bǔ”。如果是没有基础也没继承的读音就不用特意特读。
综上所述,在面对语文教学中的古文读音问题时,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如果使用现代汉语不会影响我们对作品内容的理解,我们就应该用普通话来教学与诵读;其次语文教学的宗旨是实现该学段教学目的,同时适当对古音加以说明,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基础知识越来越牢固,在以后的古文学习中再进一步的理解和研究。最后我们要理解并记住一些通假字或者特读字的读音在日后的教学中多积累这样的字词,丰富自己对于古文读音问题的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