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变玲
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莲湖学校 711700
摘要:对于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教师需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需要将心理素质教育与德育工作一齐开展,这样才能全面地提升学生素质。相较于低年级学生,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基础的思考能力,而身处互联网信息时代,学生非常容易受到网络不良风气影响,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困惑,这种困惑如果得不到正确解答,就非常容易走向错误的道路。对于语文教师来说,需要对教学任务和计划进行实时调整,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实时监控。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心理健康教育
引言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专业教育人员从科学、自然、社会、人文、艺术等方面编排课文,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适合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教师要充分挖掘语文教材内容,明确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策略,逐步拓展和延伸课堂教学内容,通过心理健康理论知识、心理疏导等方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一、利用好教材内容,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高年级段的语文教材,是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和探索意义的,教师需要利用好教材相关内容,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举个例子,《呼风唤雨的世纪》这篇课文中,人类如何通过现代技术进行“呼风唤雨”,同学认识到人类在上百万年前是生活在一个没有光电的世界里,那时候没有电视机,没有手机,更没有iPad,人类梦想可以飞,可以有“千里眼”和“顺风耳”。在20世纪,人类的梦想实现了,我们可以越洋通话,越洋视频,可以从南半球飞往北半球,可以……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时,可以思考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可以想到如何去实现我们的梦想,有了梦想,有了充足的动力,一切的生活都将变得更加有意义。
二、习作渗透,疏导心理问题
语文教学中习作教学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阅读如果说是预防心理问题,那么习作就能有效地疏导心理问题。我在平时的习作教学中,将其与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沙盘游戏有效地结合起来,从而释放孩子们的想象力。
例如我在教学部编本四年级下《习作:故事新编》时,我将心理辅导室的沙盘搬到了教室中,大家围坐一起,孩子们根据自己的想象,将自己故事中的人物放在沙盘中,摆放出真切形象的画面,之后组织孩子们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一下自己所创造的沙盘故事。这节课孩子们的兴趣很高,他们觉得今天的作文课就像玩游戏一样,而且作文在沙盘中变得活灵活现。我惊喜地发现,用沙盘来组织习作活动,打开了部分孩子们的心扉,一些平时沉默寡言的学生、自信心缺失的学生,他们往往在家庭和学校中得不到大家的肯定和赞扬,这就使特闷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甚至产生厌学情绪。通过沙盘习作活动课,我在边上给予他们中肯的评价,周围同学们与他们愉悦地交流,在沙盘习作活动中他们放开了自己,将自己的真实想法诉说了出来,变得热情、变得积极,他们和一群爱说话的孩子一起,在游戏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习作、在习作中成长,不仅提高了他们的写作激情,更疏导了部分学生的心理。
三、重视对学生自我教育的引导
小学教育阶段作为重要基础教育阶段,不仅是为学生奠定发展的基础,更是让学生具备发展的能力。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树立长远的眼光,从学生终身心理健康发展出发,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关注自我心理动态,学会进行自我心理调整,掌握简单方法摆脱负面情绪。具体来说,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实际学情,引导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拓展阅读,在选择课外阅读材料的时候,我有意识地选择那些有这心理健康教育意义的文本,方便我进行渗透。例如,针对高年级学生,教师可以推荐阅读《小王子》等。通过阅读,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开拓学生的视野,从而引导其从书中汲取积极向上的发展动力,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建立兴趣小组,由兴趣相投的同学组成,大家在一起以共同的兴趣爱好为桥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帮助学生学会与他人相处,增强其社交能力,培养其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性格,从而在今后的成长中能够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更多的挑战。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小学高年级段的学生来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非常有必要,而同样需要与之结合的就是德育教育。作为语文教师,要不断地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结合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积极地产生思考。教师还要利用好教材里的内容,利用好自身的榜样力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最后,教师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为学生传递健康向上的心态,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不畏挫折,不怕困难,积极乐观地面对一切挑战,勇于克服困难,迎接更加美好的人生。
参考文献
[1]钱喜代.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初探[J].下一代,2019(07):37-40.
[2]康丽丽.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中高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现状研究[D].湖北师范大学,2019.
[3]康转霞.浅谈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新课程(中),2018(07):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