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志斌
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区马甲中心小学 (福建 泉州 362014)
摘要:目前小学中年级的语文课本中已经出现长篇的课文,传统的语文教学逐字逐句的讲解,太耗费时间。若想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就要充分利用“长文短教”这一方法进行语文教学,删繁就简,抓住重点,去粗取精,在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语文素养、小学中年级语文、长文短教
引言
语文是小学学习中重要的学科之一,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重要意义,在语文教学中应用“长文短教”,能使语文课堂效率提高很多。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制定合理有效的教学方式,在新课改的推动之下,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情感熏陶和语言学习的有机结合。教育的不断改革对教学提出了高标准的要求,在语文教学中也应积极地响应号召,不断地改进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现代社会培养高标准人才。语文科教学中的长文短教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本文针对长文短教进行了阐述。
一、“长文短教”的涵义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中年级的的语文教材中开始出现篇幅较长的课文,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理解能力有进一步的提高,但是篇幅较长的课文给教学和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针对这种情况,教育专家提出了“长文短教”这一概念,应用也开始广泛。短教,是指保证一篇语文课文的教学时间缩短。但在教学过程中还应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对于课文的教学来说,要在短的时间内把课文的重点全部讲到,因此选择教学重点是语文教师应做到的,短教,不是不教,也不是任意的教,是有重点的教学,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加学习的积极性,还要保证在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长文短教”的策略
1.精心设计预习作业
从心理特征上看,中年级的学生学习的有意性逐渐发展起来,有意注意随之增长,思维方式正处在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从语文知识上看,学生已学会汉语拼音,能认识1500个左右的常用汉字,有了较为丰富的感性知识,并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这就为有效预习提供了保障。
长文字数多,篇幅长,通读一遍也需花费不少的时间,在教学前可精心设计预习作业,不但要求学生注意查阅必要的资料以补充背景知识,还要解决基本的字词障碍。如人教版第八册13课《夜莺的歌声》讲述的是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事,战争离现在的孩子甚远,他们无法理解战争带来的颠沛流离、千疮百孔,预习时就可让学生通过听广播、看电视、读书看报,关注世界上发生的战事,更多地了解战争中孩子的生活,以期在认识、情感上积累一些感性体验,拉近文本与学生间的距离。
2.确定有效教学目标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想运用好长文短教的优势,必须要明确教学目标,这是最重要的前提。
长文短教,从字面意思能看出,是将篇幅长的文章进行精简,让学生的语文学习由复杂变得简单化,使阅读学习更加轻松有趣,在阅读的过程中学到需要的知识,还能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语文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实际情况,把握重点,对不重要的内容简单的一带而过,对重要的内容进行重点讲解。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将长篇课文进行简单的阅读,等学生了解文章大致的内容后,教师再将重点内容详细讲解。
例如在讲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30课《文成公主进藏》,这篇课文占了4个页面,篇幅较长。教师在实际教学时,先帮助学生认识7个生字,然后读读记记词语,阅读全文,解决第一遍阅读时遇到的问题。第二遍阅读时,教师应重点提出几个问题:一、文中“他断定这个带鲜花的姑娘一定是文成公主”这个为什么?二、公主怎么会背动乃巴山?进藏途中发生了什么事情?这时学生会积极的在课文中进行重点阅读,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找寻,也可通过互相探讨得出答案。学生们自主的学习语文课,教师只是引导学生学习,教师也只是提出了几个重点的问题,但学生通过主动地探索学习收获满满,这是长文短教的体现,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在提高。
2.抓住课文切入点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文章就是一篇较为典型的回忆性长文,课文是以鲁迅先生为核心人物,通过对一些印象深刻故事的描写,来凸显出鲁迅这一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情感特点,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敬佩和爱戴之情。如果教师要把文章分成不同的部分去教学,那么必须要先对文章进行段落分解,那样就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反而会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摸不着头脑。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可以先在文章中选出中心语句,以此来作为整篇文章的切入点,例如:从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鲁迅先生的这一品质?让学生从这一问题入手,对整篇文章进行研究和剖析,并把作者的文章写作思路整理出来,这样就可以化繁为简,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明确目标和方向,做到顺藤摸瓜,整理出行文的主线。
另外,教师也需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抓住重点和难点,这篇文章是一篇经典的写人文章,通过鲁迅先生生前所经历的4件事,来体现出他的品质。所以,教师也要让学生从中吸取经验和技巧,引导学生对课文提出疑问,这样可以让学生积累更多的写作方法,让学生在遇到类似文章的时候,能够懂得如何分析,从哪些角度分析,整理出行文的重点。除此之外,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下,以教材为基础,拓展自己课外阅读的范围,从教材上的作者入手,寻找作者撰写的其他长篇文章,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懂得类比分析,总结出某一类型文章的写作特点,这样可以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和感知能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长文短教策略的研究是顺应数字化语文课堂建设的应有之策,也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有效方法。本文通过精心设计预习、有效教学目标设定和教学切入点的总结这三个角度,论述了小学语文长文短教的方法,具有理论上的合理性与实践上的可行性,能够作为教师的参考依据,在未来实践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通过找到文章的范例点,或者是研读教材等方法,引导学生把握好文章的内涵和主旨,设计出更加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坚持且行且思的原则。
参考文献
[1]郝虎.小学语文长文短教策略探究[J].语文天地,2020(12):17-18.
[2]梁存胜.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长文短教”的实践与探索[J].名师在线,2020(04):67-68.
[3]韩冬梅.“长文短教”让语文课堂教学更高效[J].课外语文,2020(03):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