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应菊
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五华民族小学 677500
每每考完试后,常常会听到家长评论孩子的成绩,其间听到最多的就是“粗心大意、不好好看题目,不认真计算”等等之类的话语。我作为一名数学老师,也有着同样的心情,每一次的作业,每一次的大小考试,我都会为学生的马虎大意而造成出错、丢分而烦恼,特别是那些不该丢分却因马虎而丢分的题,觉得自己平时努力都白费,看着都让人心痛。但痛定思痛,面对班里学生出现的情况,我静下心来分析,将学生在答题时容易出错的原因捋一捋,觉得主要有以下几个:
1.作业态度不认真,粗心大意;
2.已经养成了答题坏习惯,凭经验做题,明明会做,就是发现不了问题,即便让他再检查,还是会出错。
3.只做题不思考,看到题目中的数字,不分原由便拿起来加或减,非乘即除。
4.基本概念、基本公式没记牢,公式概念记不住,解题时抓瞎。
5.打草稿混乱,随心所欲,书写凌乱,造成干扰。
究其原因,觉得问题出在答题上,没有经过仔细审题,就急燥的去答题,常常是丢三落四、条理不清,由此可见,如何正确的审题、答题,这里面还是有学问的。为了让班里的学生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我反思总结出以下几点想法和做法,希望能对学生们有所帮助和改善,但愿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一、要善于审题
审题是合理、有效答题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是答好题的前提和依据,同时也是答对题的根本保证。然而,这一重要步骤在实际过程中却常常被大多数学生忽略或轻视,不仅直接影响了学生的答题速度和正确率,而且还间接的导致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畏难惧怕情绪。
为了让学生能较稳较准的审清题意,在平时的教学中,我首先让他们拿着笔指着字,将题目通读2-3遍,每遍都要带着目的去读,如读第一遍时,要读清题目的梗概,读第二遍时要读清题目中有哪些条件和问题,读第三遍时要能根据问题,找出解题的关键条件。读完之后再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复述题意,复述得越详细,说明对题意理解得越清楚,进而也就明白了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而问题又与哪些条件有关系,进而也就找到解题条件,再来边读边审,进一步判断出所拟用的运算方法是否正确,符合题意,最后能正确列式。
其次是找到解题条件后,在解题条件上用笔进行圈画、标注和替换。找到解题条件后,反复研读,用文字、符号圈画出重点字词和思维分析的痕迹,便于理解数量之间的意义和内在联系。如:男生有22人,女生有26人,男生人数女生人数的几分之几?先让学生圈出重点字词后,再将条件中的数据替换成文字后便得到:22是26的几分之几,就知道求的是分率,可以根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可以用除法来计算。通过这样的圈画、标注,要求学生在题目中留下分析题意的痕迹,可以使学生更清楚的理顺解题思路,分析出正确的解答方法,从而能正确答题。除了用文字、符号来圈画标注理解题意外,还可利用线段图、平面图形等方式,把题目中各个数量之间的关系表示出来,很好的来帮助我们找出答题的数量关系式和所要用到的基本公式。
可见,通过读、说、标、圈、画等多种方式,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把答题的内在思维转变为外在的表现形式,不仅使学生能更好的理解题意、理顺思路、规范有序作答,而且还有利于培养和训练学生答题思维的条理性和合理性,更好的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二、要精于计算
做题时将算式列对却把得数算错,或将题目中的数字抄错,运算符号看错而丢分的现象并不少见,这类的丢分原因无论对于学生还是老师来说无疑都很扎心。怎样避免少出现或不出现这类现象呢?首先是养成认真抄写题目和书写工整的好习惯;其次是培养数感,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记忆力,比如:有意识的去观察一些个位上有特点的数,哪些数相加或相乘能凑整数,或是尝试去记电话号码或车牌号码等等,来增强学生们对数字的敏感度;最后是加强口算训练,口算是计算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借助任何工具,只凭思维和语言进行,平时我会每天在课前或课后留一定时间,让学生进行听算、视算,并让他们对某些题说出算理或巧算的方法,来逐渐增强学生们口算速度和正确率,同时也训练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在笔算中,每道题计算好后,让学生养成“回头看”的习惯,再回顾一下计算过程是否完整,再查看题目中数字或运算符号是否有写错,检查无误后再计算下一题。长期这样要求下来,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计算效果一定会有良好的改变。
三、要精于严谨
在这方面我个人认为着重体现在两点上:
一是养成严谨记忆的习惯。一份试卷中,从题型来看,不外乎就有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计算题、操作题和解决问题这几类,从分值安排来看,分值占得最多的就是计算题、解决问题和填空题这三类。这其中就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很不喜欢做填空题和解决问题,觉得这两类题涉及的知识面广,计算起来还不简单,它考核的都是课本中的一些基本概念、性质、定律、公式或数量关系等知识,需要学生们积累好一定的知识储备,具备好良好的思维推导能力,常言道“万变不离其宗”只要把课本中的概念、公式、定律,数量关系等知识点理清楚、记准确,不留隐患,并且学会举一反三,厚积薄发,解题时才能有理有据,有思路,才能灵活运用。
二是养成严谨打草稿的习惯。从平时的学习和考试中我们都看到绝大多数学生们打草稿的习惯可谓是“随心所欲、无拘无束”,长期下来就会发现,因为计算粗心、草稿混乱、字迹乱舞很容易导致计算错误,又或在解题时解不下去了,也很难从混乱的草稿中看出解题思路的突破口,出现问题也发现不了,可见,没养成严谨的打草稿习惯,害人不浅。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从低段开始就要有意识的注意培养学生养成条理分明的打草稿习惯,草稿条理清晰,一目了然,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清晰的解题思路,还可以节省检验时间,做到快与准的统一,使得学生们养成认真仔细的学习态度。
四、要勤于思考
有不少人认为:要学好数学,只要多做题,多刷题,功到自然成。其实不然,所谓的“多做题”不是指题海战术,而是指适当地多做题,在做题过程中关注解题思路、方法、技巧,注重发现题与题之间的内在联系,要“巧”做题,而不是“苦”做题,要有效做题,而不是机械重复的无效做题。因此要关于引导对学过的例题、做过的题进行反思,总结和归纳出这类问题的题型特征,解题思路及方法,学会对题目进行分类,做到知识成片,问题成串,这样就会慢慢提炼出思路,以后再解答类似的题目就会顺畅许多。只有勤于思考,学会归纳和总结,这一点是学好数学的核心关键。
其实规范的答题习惯,就是要看清题目要求,严格步骤、书写认真、思路清晰,我们教师不仅要使学生重视写答案,还要使学生学会写答案。然而要做到答题规范,就必须要审清题目的目标要求,按目标要求作答,该综合计算就综合,该分步解答就分步解答。有目的的引导和训练学生,条理清楚地按正确的解题步骤作答,同时要注意强化学生的细节习惯,如:解决问题时要写单位名称,并且用括号括起来,写答语要完整等等,尽可能将解题过程做到有条不紊,一目了然。
总之,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答题习惯,贯穿于整个数学学习活动中,习惯是一种能量的储蓄,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的学生,要比那些没有养成这一习惯的人具有更大的潜在能量。因此我们教师一定要从严、从实、从点滴、从小抓起,坚持严格要求,示范诱导,反复训练,同时要善于抓住教育契机,这样才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