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的“温度”与“深度”——谈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音乐常态课教学

发表时间:2020/12/1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5期   作者:蔡岚
[导读] 在小学音乐常态课教学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日常教学中要更新观念,改变原有枯燥平淡的教学观念与方式,不断渗透有维度、有层次,有变化,实施有深度的教学,才能树立新的常态课教学意识,构建核心素养背景下的有内涵的音乐新课堂。
        蔡岚
        无锡市新洲小学
        摘要:在小学音乐常态课教学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日常教学中要更新观念,改变原有枯燥平淡的教学观念与方式,不断渗透有维度、有层次,有变化,实施有深度的教学,才能树立新的常态课教学意识,构建核心素养背景下的有内涵的音乐新课堂。
关键字:
        核心素养  常态  坡度
                
        随着新课改在小学学科教育中的逐步推进,核心素养成为了基础教育中的一个重要话题,小学音乐课同样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常规的音乐教学课,怎样在实施核心素养的教育教学呢?这是大部分音乐教师所要面临的问题,下面就教学中出现的普遍问题谈一谈几点思考。
在音乐教学工作中,教师的教学通常会平淡无奇,在歌曲教学中通常会出现这些细节问题。遇到歌曲教学,通常是先聆听一遍,接着教师提问:歌曲的节拍怎样?情绪怎样?速度是怎样的?接着进入歌曲教学开始,教师就将一首歌曲中出现的,如前十六、后十六、附点、切分节奏逐一帮学生厘清一遍,然后进行歌词学唱。试问,这样冰冷、枯燥、没有“温度”的教学,学生如何有兴趣?教学的意义何在?音乐课程核心素养又如何贯彻实施呢?笔者认为,我们仅仅在公开课、展示课中去关注学生的音乐素养的培养是不够的,要在日常教学的日积月累中不断渗透有维度、有层次,有变化,实施有深度的教学,树立新的常态课教学意识,构建有内涵的音乐新课堂。
        一、树立深度教材观
在普遍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忽略教科书的基本框架和编写意图,只是按部就班、机械地往下教,殊不知,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熟悉整套教材的框架和内容,了解每一单元的教学目标是非常重要的。其实,在每一单元的教学内容中都有一个“人文主题”进行串联,每一单元中的听、唱、动、奏四项活动,正是培养学生审美感知和文化理解的重要途径,教师要领会教学内容之间的相互联系,指导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度。
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策略
第一课时    听:
《滚核桃》
《非洲鼓魂》    通过听、讲、敲等形式,感知、体验民族鼓乐丰富的节奏美,意境美。初步了解民族鼓乐丰富多彩的表现功能,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兴趣和热爱之情。在民族音乐欣赏中,培养民族自豪感。通过参与模仿敲击非洲鼓的节奏,体会非洲音乐复杂多变的节奏特点。体验和感受非洲“鼓”的艺术魅力。    引导学生模拟独特的“花敲”手法,尝试用不同的速度、力度、和击鼓方法感受不同的效果。聆听音乐时加入击掌、击鼓、跺脚的节奏。
第二课时    唱:
《敲起我的小木鼓》    了解佤族木鼓,用欢快、热烈的情绪流畅地演唱歌曲。掌握好歌曲多变的节奏。能设计简单节奏,为歌曲伴奏,感受鼓乐带来的愉悦情感,产生对鼓乐文化的兴趣。    从衬词歌唱入手,加入小鼓伴奏,模拟小木鼓敲击,为歌曲伴奏。
第二课时    唱:
《咿哟嘞啦》    用欢快、热烈的情绪流畅地演唱歌曲《咿哟嘞啦》,通过参与模仿敲击非洲鼓的节奏,体会非洲音乐复杂多变的节奏特点,体验和感受非洲“鼓”的艺术魅力。    用跺脚、拍手的两种动作表现欣赏体验。
第四课时    唱:
《巴鲁瓦》
动:
我的编创
奏:《鼓声》    演唱《巴鲁瓦》,能较好的把握二二拍的音乐律动,平稳、准确的演唱歌曲并能生动的进行轮唱表演。引导学生能用开放的心态,了解非洲音乐文化,增强学生对多元文化的接纳与包容意识。用竖笛演奏几内亚民歌《鼓声》,注意节奏准确,力求二声部声音和谐。    加入声势动作和打击乐器伴奏体验声线交织的二部轮唱。
           
        在苏少版第十二册第一单元“鼓乐传情”中,安排了《敲起我的小木鼓》、《咿哟嘞啦》、《巴鲁瓦》三首与鼓乐相关的三首中外歌曲,加深学生对鼓文化的了解和非洲鼓乐文化的感知体验,听赏了《滚核桃》、《非洲鼓魂》两首民族民间鼓乐音乐,使学生在教学中增强对鼓乐文化的兴趣,体验不同民族鼓乐风格,激发他们对鼓乐文化的探究热情。教师在教学中要明确单元目标要求,采用切实有效的教学策略实施教学,并对一个单元的教学内容进行对比或类比分析,建立教材好教材内容与学科核心素养之间的紧密关联,选择有利于学习音乐素养的教学素材和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活动应环环相扣,使教学过程的实施有利于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设置坡度式教学
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如果长期使用同样的教学方法,形成一成不变上课的“套路”,学生在课堂上就会觉得枯燥乏味,久而久之缺乏上音乐课的兴趣。由于音乐的特点是不具有语义的确定性和事物形体的具象性,所以需要音乐教师将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富于其实践性和体验性,让学生有真实的感受和体验,从而获得良好的审美体验。2011年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程各领域的教学只有通过聆听、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和音乐创编等多种实践形式才能得以实施,学生在亲身参与这些实践活动过程中,获得对音乐的直接经验和丰富情感体验”。因此,选择能让学生参与体验式的教学策略尤为重要,同时,在教学策略的实施中要有分层式阶梯教学,教师要立足于让学生获得审美感知,合理设置教学层次,有简入繁,由易到难,步步设置教学活动内容,引导学生获得从有不同程度的感性感知体验到深入的分析和归纳,逐步的生成深刻的审美感受。并且,体验过程中要立足于音乐基本要素,精心选择内容,做到教学活动的分层实施有针对性。


        1、节奏体验,逐步感知。
每首歌曲中都有典型的节奏,抓住歌曲的节奏进行身势律动的设计,能让学生通过通感联觉体验感受歌曲的韵律,变被动参与为主动参与,层层引导,不断地进行对音乐的整体感知。
以人音版音乐教科书第二册歌曲《理发师》为例,这首歌曲有四个乐句组成,第一、第二、乐句的节奏都是XX XX | XX XX |X X |X X |第三乐句节奏拉宽X - | XX XX  | X - |,为此,笔者设计了如下教学活动设计:到理发店看一看,学习剪发技能,请学生按照图谱来进行身体律动,跟随音乐体态律动,“一个完美的发型需要这么多步骤呢,你们想不想剪出一个完美的发型?让我们看着图片一起来学一学这门手艺吧!”学生先做第一、第二、第四行律动,教师做第三行律动。然后问学生:“刚才老师念的第三句表现了理发师正在干什么呢?”理发师掏出镜子,不禁说出:哎 就快成功啦!让学生跟着学一学。请学生完整地跟随音乐进行理发律动。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脑袋里装进另一个脑袋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通过图谱地出示,让学生能跟随老师反复进行有梳头、剪发、照镜子、喷雾节奏的律动和音效模仿,从单个的节奏合奏练习、到师生合作完成整首歌曲的律动,再到学生自己完整地跟随音乐律动,在有层次地教学中听音乐律动, 让学生充分感受歌曲的节拍、节奏特点以及歌曲里面各个乐句之间的不同变化,为后面的歌曲学习做好铺垫,同时也增加了学习歌曲的兴趣。
        2、律动感知,分层剖析。
旋律的主要特性是旋律线条和节奏韵律。如果能抓住旋律的特点
来设计律动体验,就能让学生从肢体动感上感受音乐的韵律和层次,从而设计较为流畅的教学过程。
比如,在执教苏少版音乐教科书五年级下册中的《绿色的祖国》时,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在感受歌曲的节拍后,要让学生进行四种不同的身体律动,然后请学生跟随音乐完整地进行体态律动感受,从而让学生自己发现这四种不同的身体律动对应的歌曲中的四个乐句,在此基础上进行歌曲乐句的划分就迎刃而解。接着笔者追问:“这四个乐句之间你能发现相似的乐句吗?”学生通过一、二乐句欢快动作感受分析出节奏完全相同,旋律不同。笔者再追问:“后面的两个乐句分别有什么特点?”学生通过反复的律动感受得出第三乐句轻巧有弹性,在模仿鸟儿的叫声,第四乐句舒展流畅,表达出对祖国的热爱和赞美。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教学中抓住音乐的基本要素,设计符合歌曲的律动体验,设置出学生思维的层层坡度,能让学生爬坡式地深入剖析,从感性到理性,从体验到思考,感知理解音乐的过程也就变得有趣味了。
        三、关注生成,适度挖掘。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2011版《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应重视音乐实践中的创造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要用“标准答案”或“统一模式”束缚学生。在学生完成了从整体感受到局部深入分析,学生对音乐的基本要素有了丰富的实践体验,在实际教学中就可以根据教材的不同视角进行适度的二次创作,以加深学生对音乐的深刻领悟和透彻理解。
        1、适时适度,挖掘创作。
        在常态课教学中,要根据学生课堂学习情况适度地进行对教材深层次的挖掘,以提高学生深度探究教材的兴趣。二次创作要灵活机动,能够随着课堂的生成进行调整,从而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学习内容。
例如苏少版三年级下册《杜鹃》这一课进行的课堂生成性的拓展教学设计:  笔者为了增加杜鹃顽皮、灵巧的特性,创设“杜鹃音乐会”的情境,将歌曲第一、第二乐句的前两小节加入跳音记号演唱,从而表现杜鹃调皮的形象;后两小节进行力度上的渐强处理,表现杜鹃振翅飞翔的音乐形象;第三乐句进行减弱处理,表现杜鹃停落在草地上休息的音乐形象。结合歌曲的主干音do mi sol ,创设杜鹃合唱队的情境,进行二部和声游戏。既丰富了课堂气氛,又增加了歌曲的表现形式,对学生建立音高感、和声感有一定的帮助。挖掘二次创作要视班级学生的学情进行适度调整,做到建立一个“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自由体验。
        2、合情合理,提炼升华。
教师在教学中要能够针对课堂中已经完成的教学活动或是课堂
临时发生的课堂生成的内容进行及时地归纳总结,提炼出更加富有内涵的知识内容,在总结归纳中提升教学的品质与文化内容是学生获得深层次审美体验的有效途径。教师巧妙的语言能使得平淡的常态课得到升华。
        例如苏少版六年级下册《小白菜》这一课,笔者再教学中对旋律分析做了如下教学:首先提问:这首歌曲的旋律出现了几次下行?学生答:三次。接着问:三次下行仿佛在干什么?音高发生了什么变化?你能找到落音吗?学生找出,归纳:落音“ 2、1、6、5 ”又作音阶式下沉,音高的逐句降低。音高逐句降低,仿佛在叹息。接着又问:这样的叹息表现了怎样的情感?学生回答,总结:这些带有哭泣性的“下行”音调,表现了主人公沉痛、悲凉的情感逐步加深、“一叹再叹”。教学到这里,学生已经深切地感受到旋律走向跟情绪之间的关系,因此笔者没有放弃往下进行挖掘,紧接着问:旋律进行的几种方式(上行、下行、平行)在表达音乐的情感和形象上所起到的不同作用?学生通过思考发现:上行表现较为激昂的情绪,下行表现较为悲伤的情绪,而平行则表现比较舒缓的、优美抒情的情绪。接着笔者请学生对歌曲的情绪进行力度变化设计,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来设计乐句的强弱变化并进行演唱。学生由感性到理性,再由理性过渡到感性体验,教学得到了升华。
音乐教材是一个学生感受、体验音乐的载体,作为音乐教师要在不断钻研教法的基础上,在教学中把握好学生实践活动与音乐之间的关系,设置教学层次,让学生在常态课堂中实现思维“爬坡”,在教学中不断关注课堂生成,善于从学生思维的平地提升出新的深度,提升教学品质,努力形成扎实有效的常态课教学,让常态课充满适宜学生“生长”的“温度”。
        
参考文献:
        《中国音乐教育》2020-5 《透视 螺旋 环绕:小学音乐常态课堂的立体构建》周洁
        2011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