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鲜花
广西南宁市横县百合镇中心学校530302
摘要:溺水事故在农村地区经常发生,由于农村小学的学生年龄较小,对危险的认知不够明确,而且教师、父母的监管力度不够,学生就容易发生溺水事故。为提升农村小学生自我安全防范意识,学校要加强对防溺水安全教育的管理力度,做好相关教育工作。本文以农村小学校防溺水安全教育为主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几点加强防溺水安全管理力度的策略和方法,旨在减少农村地区的青少年溺水问题。
关键词:农村小学;溺水事故;安全教育
引言:随着夏季到来,炎热的天气在带来大自然的生机的同时,也进入溺水事故的高发期。农村地区小学的学生常因为天气炎热而到河中洗澡、冲凉等,这实际上是一种非常危险的行为,但许多学生的父母却不以为然,认为这是常态化的举动,不会存在什么风险。然而河流的生态环境并不明确,一些溺水问题正是在这种疏忽中发生的,如果农村教育对防溺水安全教育管理工作再不予以重视,那么溺水死亡的数字将连年攀升,所以做好农村小学校的防溺水安全教育管理工作非常重要,学校、教师与家长都要予以重视。
一、提升教育群体对防溺水安全教育管理的认知
思想认知是展开正确、有效的防溺水安全教育管理工作的关键,学校、教师与学生的家长之间应当形成教育合力,从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等多个方面要求学生不要做一些危险行为。学校是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管理工作的主体,为教师和家长的教育工作提供方法指导,主要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组织。第一,在管理方面要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做好具体的分工,坚持将防溺水安全教育管理工作与学校的其他管理工作联系到一起,使之转变为常态化的工作。同时,学校要落实工作责任,严格按照属地管理与分级负责的工作原则,学校的领导及班主任、任课教师等,都要承担起防溺水安全教育管理的工作义务,自觉履行保护学生生命安全的责任[1]。
二、加强教育群体对防溺水安全教育管理的工作
教育者要耐心的向学生讲解私自下水的危险性,规范学生对玩水的认知,减少溺水事故的几率。
学校的班主任教师要积极观察学生的动态,可以筛选出本班级内容易发生溺水危险的重点管理对象,建立起学生管理档案,对高危学生进行一对一的监管,一旦发现学生仍有私自下水的行为,可以在班会课中重点督促学生规范自己的行为,对学生采取现身说法的教育措施,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到下水的危害,从而达到警示及教育的作用。或者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在防溺水安全教育管理工作中引入真实案例,警示学生要珍爱生命、禁止下水,并且让学生掌握生活中的防溺水安全常识。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组织一些课余的活动,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可以组织全校的学生观看防溺水安全教育警示片,之后通过征文活动让学生写出自己的观后感,想象发生溺水事故后自己的家人、老师、同学将会受到怎样的伤害,组织课外活动的形式可以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管理工作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事,班主任教师要注重日常的管理工作,从日常的管理中应当严格强调防溺水安全教育管理的重要性,为学生时刻敲响警钟。扩大防溺水安全教育管理的宣传力度非常重要,教师可以通过校园网、板报等形式宣传安全知识,在家长会及学校电子管理平台中,可以发布一些常识提醒,告知家长要在时刻监督学生的课余行为,加强对学生的安全监管。依照我国相关教育的要求,每学期都应至少准备两节防溺水安全教育课,向学生讲解一些防溺水安全教育知识,针对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及单亲家庭的学生,班主任教师更要耐心的做好防溺水安全教育管理工作,以增强防溺水安全教育管理的实效性[2]。
三、建立完善的防溺水安全教育管理制度与方案
农村小学在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管理工作时,应将制度作为教育工作的基础保障,建立起完善的防溺水安全教育管理体系,并定期让班主任教师汇报教育工作的实际情况以及制度的落实情况。第一,要严格履行学生的请销假制度,在学生请假时教师必须要和学生的家长联络,杜绝学生私自请假的行为,而学校要坚持门卫值班制度,进行封闭式的管理,在上课期间未经班主任教师的假条批准,学校的门卫不得放行。第二,实行河道巡察制度,在夏秋事故高发的季节中,放学时间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到学校附近的河道进行检查,或者请附近居住的村民进行协助管理,如果发现学生私自下水,要及时制止并报告给学校。班主任教师要将学生在校的时间表告知家长,让学生家长估计学生放学回家的大致时间,如果学生超出时间段仍未回家,家长应尽早到路上查看学生是否在河边洗澡或是玩水。
结束语:学校应不断的完善溺水安全管理措施,做到强化领导责任,构建防溺水安全管理体系,有计划的开展防溺水安全工作的预案,在家长与学校双向联动的作用下,有效的避免溺水事故发生。同时,学校要做好安全宣传工作,引发相关的材料,对学生及学生的家长普及安全教育知识,加强对学生的日常管理,提升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使学生的生活环境更加和谐、健康。
参考文献:
[1]赵梓悦.多措并举防溺水[J].少儿科技,2018(Z2):9.
[2]珍爱生命 预防溺水[J].安徽教育,2010(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