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优化策略

发表时间:2020/12/10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25期   作者:王谦
[导读] 作为一门具有人文性质的学科,语文是学生学习好其他学科的基础,因此,语文课堂成效对学生来讲极为重要。
        王谦
        陕西省西安市西安高新逸翠园学校 710000
        摘要:作为一门具有人文性质的学科,语文是学生学习好其他学科的基础,因此,语文课堂成效对学生来讲极为重要。与小学语文相比,初中阶段的语文无论是在理解深度还是在知识总量方面都有了较大的变化和提高,再加上初中阶段学生需要学习的科目增多,可供学习语文的时间大大缩减,语文课时有限,致使语文教学难度进一步加强,需要教师在有限时间内,保障课堂质量的基础上,提升教学成效,打造高效课堂,因此教师需及时转变教学理念,逐步放低教学主导者的姿态,从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角度出发,担任起教学引导者的角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使其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不再被动式学习。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优化策略
引言
        初中语文作为一门基础课程,不仅在提高学生文化修养方面有重要意义,而且也为学生学习其他课程打下了良好基础,可谓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语文是一门语言,学习语文是为了获取信息、运用信息,并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灵活全面的思考能力和语文应用能力。语文这门学科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播,更注重人文精神的陶冶,在教学过程中,语文老师要用课文中所体现的真善美、人文情怀、爱国情操,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提
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个人素质。
(一)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所以初中语文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让学生积极投人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而信息技术具有显著优势,能借助画、形、声等动感的手段来展示课文内容,为学生带来身临其境之感,激活动学生的思维意识,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环节要巧妙利用信息技术的教学辅助作用,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学习兴趣,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以《岳阳楼记》为例,由于大部分学生没有实地参观过岳阳楼,不能很好地体会课文内容及其传达的思想情感,更无法领略迁客骚人登楼观景所产生的感想,难以正确解读课文的主旨及中心思想。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制作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不同角度所看到的岳阳楼的风景图片,在此基础上配合旋律优美的音乐,以此创设良好的情境,渲染课堂氛围,让学生产生学习课文内容的意愿,获得情感和感官的刺激,主动配合课堂教学活动。


(二)课前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前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良好的课前导入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好奇,为课堂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在交互式课堂上,教师要重视课前导入的重要性,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趣味性的导入,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初中语文《看云识天气》这篇课文时,教师提前备课,在深入教材、明确本课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运用线上资源,设计课堂导入环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教学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用语言引导学生:“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发现一些奇怪的自然现象,如下雨前燕子会飞得很低,蚂蚁会开始搬家,就连小鱼都喜欢在水里露头呼吸。你们想过这是为什么吗?”这样趣味十足且与生活联系密切的问题可引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解决上述问题后,教师可以继续用问题引导学生,如“那你们还有没有别的可以预测天气的方法?”,并留给学生几分钟时间讨论,再引出《看云识天气》这篇课文,借助多媒体课件展示各种云彩、天气的图片,让学生猜一猜其所代表的天气。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改善传统、枯燥、单一的语文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利用分层教学,提升课堂成效
        不同的学生个体之间往往会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具体表现在知识认知能力、表达能力等方面的差异。传统教学方法只用“一把尺子”来测量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而致使学优生学之无味,接受能力不足的学生跟不上课堂节奏,因此想要创建高效课堂就需要教师合理地采取分层教学的方法,强化教学效果。例如我讲解《论语十二则》时,就采取了分层教学的方式,再结合分组合作教学让学优生来帮助理解能力差的学生来梳理课文大概内容,以此来节省教学时间,提升梳理文意这一环节的教学效率;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负责朗诵课文;学习中等的学生负责翻译课文;学优生负责指出不足,组内学生各司其职,都有事情可做,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强化语文课堂效率。
结束语
        语文教学是人文精神与人文教育的熏陶,教师作为教学课堂的主导者,要创新语文课堂教学,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让学生在语文的学习中深化对中国语言文字的了解与热爱。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只有对现存教学模式所存在的问题做到足够的重视,并对问题根源进行深入的剖析,意识到优化教学模式的重要性及采取相应的方法措施进行教学模式的优化后能够带来优异的教学成果,这样才能创新教学思路,培养初中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
参考文献
[1]任小刚.关于优化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J].文学教育(下),2020(09):58-59.
[2]张德云.核心素养视角下语文课堂教学优化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9(04):26-28.
[3]顾春淼.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中国农村教育,2018(24):8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