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璐
湖南省郴州市桂阳县东风学校 424400
摘要:语文科目主要围绕听说读写四个方面提升学生的语文整体水平,其中写作是理解掌握语文知识内容的重要途径,因此只有学生具备良好的写作基础和能力,才能在今后的语文学习过程中稳步提升,但是想要将写作回归“原生态”,教师就要明确掌握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模式,围绕学生的发展水平制定出合理有效的作文教育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而且还能够提高教师语文作文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原生态;小学作文;教学策略
引言:
随着我国教育体系的不断提升和完善,对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有了更加明确的核心目标,在开展语文教育教学活动时不仅要求学生理解掌握课上的重难点知识内容,更重要的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其中回归“原生态”的作文教学理念,一方面可以从根本问题上落实当前素质教育观的标准,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感受体会到语文科目中写作的意义和价值,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主动性,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一、真正意识到在语文科目中写作蕴含的意义和价值
作文是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首先教师要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习惯,与教育教学内容相互结合,有计划有目标的对学生实施合理的语文写作措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引导学生建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和实践经验,为了让学生理解写作的内在含义,可以开展关于写作的主题活动,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学生更加全面的成长,在教学活动的开展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探索文字中潜在艺术美以及文章蕴含的魅力,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逐渐养成良好的语文写作习惯。
二、回归“原生态”得教育理念,需要学生积累大量丰富的阅读材料
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就要让学生养成爱阅读的好习惯,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积累一定的写作素材和写作方法,因此学生除了要学习课本中的文章,还需要阅读具有丰富内容的书刊读物,语文学习的重中之重就是写作,所以在写作前期就要积累各种各样的写作参考资料,例如阅读材料中意味深长的语句、有内涵的名人典故、以及古代的唐诗宋词等都能够为今后写作起到一定的作用,所以学生只有学习积累大量的阅读资料,才能够发现每一篇文章中的精妙之处并且有意识的记录下来,以便灵活的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三、在日常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以往传统的教育模式和理念主要围绕教师的教授,导致课上的大部分时间都消耗在了教师的教授上,对学习课文过多的讲解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只能停留在表面上,没有充足的时间发散学生的思维,即使在阅读完课文后对内容有所了解,但是也很难将文章的核心内容分析的很通透,在这样的情况下必然会对提升整体写作水平造成一些影响,所以说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在写作中的合理需求,在日常的语文教学活动时给与学生充足的自主学习时间,利用这段时间能够更好对学习内容进行揣摩和思考,理解并且掌握所学习的知识内容,例如在学习《大青钟下的学校》这一活动时,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阅读,在学生了解大致内容的情况下,进一步讲述作者写作的真实含义,从而引导学生抒发自己的体会和感受,采用这样形式的开展阅读,能够加深学生对文章重难点和主要内容的记忆,为今后的语文学习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引导学生在模仿的同时进行创作,提升学生的语文整体发展
好的文章都是依靠优美的语言创造出来的,要想让作文回归“原生态”,那么学生在阅读材料文章时所遇到可以融入到自己写作中的语言记录下来,不仅要进行记录而且还要在此基础上进行改编和创作,促使自己的作文更加生动有特色,例如在《紫藤萝瀑布》这一语文活动中,通过阅读可以发现作者把这篇文章描写的很有层次感,合理运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文字,让人在阅读的过程中被深深地吸引就好像置身其中。学生通过阅读学习可以参考作者独特的写作手法和语言的运用方式进行写作,在一定基础上进行模仿写作能够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五、课上阅读材料和课外阅读材料的相互渗透,进一步提升写作能力
只有课上阅读内容和课外读物相结合,才能突破学生对原本语文学习范围的限制,在课上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学习课上的内容知识点,在课下更要鼓励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同时教师要合理有效的运用社会教育资源,带领学生参与到社会的教育活动中去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和视野。
总而言之,语文中的写作能够反映出学生语文学习的真实理解掌握水平,只有得到学生和教师两者的重视和关注,教师才能够将回归“原生态”的教学理念落实得更加顺利,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明确了解学生的需求,给与充足的阅读、思考、探索的空间,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但是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学生逐步积累实践的经验。
参考文献
[1]李雪玲,基于“生活教育”思想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8(01):234.
[2]范文彬.把握课程标准提高习作能力一-小学语文中段习作教学策略浅谈[].课程教育研究,2015(06):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