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翠华
四川省苍溪文昌中学校 628431
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朗读,在朗读中整体感知,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在朗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但在现实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朗读教学却颇令人担忧。
1.普遍不重视
多年来,由于受应试教育和传统分析式教学模式的影响,许多教师在对朗读教学的认识上存在着误区。他们认为朗读浪费时间,对提高学生的分数没有直接的帮助,因此在课堂上过于注重讲和问,而忽略了读,就导致了毫无意义的满堂问、满堂灌。这样,学生课堂上就没有时间去读书,对教材中优美的语言文字、教材包蕴的丰富知识和情感,就无法亲自去品味、感受,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2.朗读品质低下
在一些公开课上,我们看到,如果哪个同学被叫起来朗读,那学生多半是感到不自然,往往声若蚊蝇,结结巴巴,或叽哩咕噜,如机关枪放炮,将一段美文读得支离破碎,让人“惨不忍听”,文章的美感荡然无存。中学阶段,接触的诗文情感丰富细腻,语言含蓄隽永,学生虽能意会但却不能用朗读去传达这种情味、韵味。
3.朗读的时间不够充分
当前在阅读课教学中以教师和学生的讲代替了对课文的读,形成了“提问—回答—板书”这样三段连环的课堂结构。整节课,学生忙于回答问题,根本没有时间去读书,更谈不上口诵心思。一节课40分钟,只是让学生走马观花地读读书,这种朗读练习来去匆匆,雁过无痕。
4.朗读的目的性不够明确
甲生读了乙生读,男同学读了女同学读,看似热热闹闹,其实读前没有要求,读中没有指导,读后也没有及时评估回馈,学生只是被教师驱赶着为读而读,没有用心、用情去读,而是有口无心地“念着经”。这样的朗读事倍功半,而且容易导致学生做事心不在焉、缺乏目的性。
5.朗读的面窄
在一些课堂中,尽管注重了朗读,但是我们细看不难发现,教师往往只盯住那几个宠儿,在他们有声有色的朗读中,教师也就踌躇满志,心满意足,感到完成了朗读训练的使命。而其它规规矩矩陪坐、陪读的同学,则作为绿叶点缀,这样的朗读教学怎能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呢?
6.朗读指导过于机械
在语文课堂上,有的教师即使有指导却不得要领,只重声音形式,不重内心体验;只重表层的技巧,不重语言环境中的内蕴。常听教师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把某一个字(词)读得重(或轻)些,把某几个句子读得快些(慢些),而忽略了朗读表情达意的要义。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发挥朗读教学功能呢?
1、在语文教学中,通过朗读教学来加深对读物的理解。我们要着力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文章的能力素质,让学生养成用心读书的良好习惯。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是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章的能力素质,而朗读则是培养这种能力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朱熹提出: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这“口到”就是指朗读,而三到之中心到最急。这就强调了对文章的用心思索,用心体会,同时对自己朗读的用心品味,用心检验。我们的语文朗读教学,就是要充分借助作品本身的魅力,通过教师引导,激发学生朗读热情,把他们带入一种“享受”的艺术境界,学生有了这种精神上的愉悦感受后,自然而然对朗读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自觉的朗读习惯必然逐步养成。
2、通过朗读教学来提高语言的表现力。针对这一功能培养学生反复诵读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读、写、思的能力素质。朗读本身就包含了对语言表现力的要求,诸如层次感、主次感、对比感、形象性、逻辑性、丰富性都要体现在朗读中,通过朗读,可以把作品中丰富的思想感情传达出来,读出其中味,读出其中意,实现对文章的整体把握,许多靠讲不能解决的问题读一读就可能解决,因为朗读要求在对材料进行过细分析,深入体味的基础上,动用自己全部精力再创造。于是,朗读多少遍之后,多少次朗读之后,那潜移默化的成果就会日益显露出来:写作时可以模仿,消化那文笔,说话时对照,应用那词章。随之而来的是我们思想的精密,情感的丰富,表达的准确和生动。如此,日积月累,“下笔千言,倚马可待”,“七步成诗,出口成章”的阶段就会尽快到来。
3、通过朗读来充分发挥语言的感染力,借此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大家知道,朗读语言里包含着浓缩着朗读者的深刻体味,独特感受,熟练技巧,音声魅力。优秀的作品通过朗读,对情操的陶冶,对心灵的感染,以及对思想的启发教育作用,往往比单纯讲解更细致入微,更感人至深,更能增添人们前进的勇气和希望。有些作品字面上较易理解,字里行间的蕴含有时难以言传,通过朗读,却溢于言表,使人心领神会,获得极大的满足,我们的语文教学就是要借助于朗读这一功能,在教学中精选一些利于朗读的篇目,强化朗读训练,这对学生无疑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4、通过朗读来提高学生说普通话的能力。语文教学是推广普通话的重要阵地,朗读是推广普通话的重要形式,是达到语言规范化的途径。从语文教学来看,不学习、掌握普通话,就不是合格的语文教学;而学习朗读的过程,同时就是学习普通话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勤查字词典,就会不断地丰富汉语语音知识。
5、通过朗读来陶冶学生情操。自己朗读或听别人朗读,就是一种高尚的精神享受,朗读优秀作品能产生巨大的能量,激发人们蓬勃向上,奋发有为。学生在朗读中获得的集中、明确、生动的高尚精神享受,使思想更加纯净,生活更加充实,使那些旧的污垢,那些低级趣味的东西,显得更加卑微,无处藏身,从而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道德情操,健康的人格力量和积极的进取品质。
读的过程就是一个咀嚼、体味、消化的过程。读,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读,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体会感情;读,有助于培养学生语感。只有不断加强朗读训练,才能加深理解文章内容,同时受到感染和熏陶。因此重视朗读,既充分激活了学生的内心世界,引发个性张扬,又使学生享受到了阅读教学的无限乐趣,使“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得到了不断地积淀与升华,从而使语文学习变得生气勃勃,富有灵性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