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坤兰
重庆市垫江县高峰小学校 408300
摘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共生共存、相辅相成的。语文课程的工具性,需要在教学中体现语文能力的训练;人文性,决定了语文课程肩负着育人的功能,只有将二者结合,才能彰显语文教学的完美价值。
关键词:语文教学 工具性 人文性 统一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一、语文的工具性
语文教学,应使学生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这决定了语文是生活的工具,人们凭借语言文字倾述内心情感,直抒胸臆,它是人们表达思想情感的主要手段语文是表情达意的工具。《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明确提出:学生应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交流。学生的表达和交流,都必须掌握语文学科的基础知识,具备语文学科的基本能力,为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指明了方向。语文也是学好各门学科的基本工具,即学习的工具。良好的语文学科素养,有利于其他课程的学习,帮助自己正确理解其他课程的内容,它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前提和基础。语文是传递文化的工具。中华民族渊源五千年,悠久文化流传至今靠的是什么?它主要依靠的就是文字的记载。人类将优秀文化传承至今,一代又一代,或文字或语言,这不就是语文的工具作用吗?人类的学习工作、生活交流、文化传承,都离不开语言文字的作业,都需要掌握和运用语文这个工具,工具性便成了它的本质属性。
二、语文的人文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现是新课程理念的人文之作,灵魂之笔。“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极大地体现了语文课程人文性在语文教学中的核心地位。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一方面表现为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另一方面表现为在生活文化的熏陶感染后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
语文作为表达交流的工具,表现的情意始终是作者心灵的反应,是作者人文情怀的体现。一段文字,无论是叙述具体的事件,描写生动的场景,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说明事物之间的联系,还是倾诉自己的思想感情,都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情感性,阅读后不仅能提高学生认识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工具的能力,而且可以发展思维能力、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发展学生的情感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达到语文育人的目的,即语文的人文性。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共生共存、相辅相成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不是二者等同,也不是一方“吞并”、“同化”另一方,“遮掩”另一方,而是实践方式上的统一,是在保持二者独立基础上的统一。这种统一性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相互依赖,任何一方皆不可独立存在和发展;二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相互渗透,在认识语言的工具性的同时渗透其人文因素,在理解语言的人文性不能脱离语文的工具性,需要在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发展思维,陶冶情操,相互统一。
(一)语文教学中重视育人的功能
语文课,应在听说读写的训练过程中,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文以载道,文道统一。“文”的思想性决定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决定了语文课程肩负着育人的功能。
但是,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要遵循语文学科的特点——因文悟道,潜移默化,熏陶感染。
以前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较多地重视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这与当时所谓的“应试教育”是分不开的。现在,素质教育已向我们指明了方向:面向全体学生,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美诸方面生动活泼地得到发展。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人的发展”作为最终目的,体现了主体教育观,实现了教育培养人的功能,是教育本质的回归。学习语文基础知识,培养语文基本能力固然重要,同时也应将语文的人文性教育渗透其中。例如,以前有的老师在拼音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记忆韵母“ü”同“jqx”的拼写规则时,有这样一句顺口溜:jqx,真淘气,见到“ü”眼就挖去。这确实能帮助孩子们加深记忆,但从顺口溜的内容和意义看,因为“淘气”而去“挖眼”,是一种多么凶残的行为啊,这无疑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留下残忍的烙印。今天,我们在教学中就换成了这样一句顺口溜:小ü小ü有礼貌,见到jqx,脱帽行个礼。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而且教育孩子们从小学习小ü讲礼貌。写字教学中,要求学生书写整洁美观,大方得体,老师就提醒学生,我们的作业就如自己的脸面,做到美丽白净,各个字要端正,不要东倒西歪,连连扯扯,写字犹如做人,站得正,坐得稳,不拖泥带水,从而渗透一些做人的道理。阅读教学中,更应注重对学生个人感受的引导。
(二)充分把握语文教学的特点
语言文字的训练是语文课的基本任务。语文教学应该使学生在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时候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感染,进行思想教育。脱离语言的教育是所谓的政治教育、品德教育或专项训练。《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为此,我们部分老师将语文课上成了音乐课、美术课、活动课、欣赏课,多媒体大行其道,课件做得更是让人眼花缭乱,非语文活动丰富多彩。一堂课看似学生人人参与,热热闹闹,有说有画,有唱有舞,然而,学生没有学到多少语文知识,语文能力没有得到训练。所以,我们语文课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同时应该依靠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对思想的感悟是在理解文章内容后的升华。只有在教学中各个环节、各项任务有机结合,才能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三)运用实践活动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部编版语文教材中的实践活动,如手抄报展览、口语交际、交流平台等,通过这样的活动,有效鼓励学生加强对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积累,“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并从中得到乐趣,丰富生活,拓展视野,在活动的参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收获的愉悦,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如“快乐读书吧”中,学生阅读课外内容,养成阅读习惯,这既是对语文知识的运用和语文能力的锻炼,同时在交流读书收获时,对读书的体会是各有千秋,有谈学习做人的,有谈英雄人物的,有谈人类文化的,有歌颂时代人物的,欣赏优美意境的,无不融入学生个人的认知和体验,从而提升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学生在日积月累中,将知识分类,灵活地运用成语、谚语、名人名句描述生活,表达情感,既能培养学生对知识和信息的处理能力,又能使学生学知识、用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真正体现了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在实践活动中的统一。
总之,教学中应注重把语言文字训练与学生心灵感悟结合起来,重视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抓住重点词句理解文本,借助语言优美、情感丰富的内容引导孩子用心去体验,用情去表达,拥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感受,在教师的引导下,最终形成积极的、健康的认知和感悟,从而达到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完美统一。
参考文献
[1] 林润生.思想性是人文性的核心.小学语文教学,2005年1月第269期
[2] 张兰云 《浅谈语文学科中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内蒙古电大学刊 2006
?[3]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