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值
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坝湾民族中学 678000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教学培养的主要目标。对于地理学科而言,区域认知是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即教师在地理学科指导中应将地理环境组织为区域,并促使学生在此基础上建构知识,发展思维,进一步说就是强调学生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应强调学生的核心素质发展,根据地理学科特点,对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进行综合训练。
关键词:高中;地理;空间思维能力
引言
在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地理学不仅是对地理事物空间分布与结构进行研究,并且也对地理事物空间差异与空间联系进行了阐述,对地理事物的空间运动和空间变化规律进行了揭示。因此,在高中地理教材中,蕴藏着较多空间分布与空间结构的知识内容,且贯穿整个高中地理教学。但是,现阶段,大部分学生的空间思维较为抽象,无法正确理解和掌握知识点,进而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把培养学生地理空间思维能力作为重点内容。
一、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时代在不断的发展,特别是在新课程的背景下,现代教育也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积极使用现代教育技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普及,现代化教育技术也随之到来,利用这些现代化教学手段,能够在高中地理知识的教学中为其提供大量的丰富的教学资源。新时代的教师就应该借助现代化教育技术,充分利用其带来的教学资源,创设出更加富有价值的教学情境。由于地理学科的特殊性,它的知识点较为抽象,如果依旧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是对学生进行被动性的灌输,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死记硬背,学生很难理解并掌握这些知识点,因此需要教师通过全新的教学方式方法对学生在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上进行引导和指导,利用情境教学的方法,借助视频、图片、纪录片等现代化信息把知识点具体化,帮助学生加强对知识点的记忆,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掌握地理知识点。比如在学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一课中,教师可利用PPT动态展示的功能,将水土流失的变化通过动画图标配合动画特效,生动地讲授水土流失的变化和对应的治理水土流失的措施。
二、指引学生实践理解操作,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
从最近几年高考地理试卷中可以看出,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知识点应用能力,而想要有效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应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高中地理具有较强的复杂性,学生只有对知识进行深入理解,才可以从根本上提升地理综合素养和能力。通常情况下,动手操作与多媒体感知这两个教学模式,均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且具有良好的效果。例如,在讲解《地球的运动》时,在有关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学习,这时,教师可以利用地球仪,指引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验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可以使学生对地理知识有一个更加深入的理解,还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知识讲解。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可以被充分调动起来。并且,信息技术可以把平面延伸到立体,加深学生的感知和认识,提升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例如,在讲解《地表形态的塑造》时,有关内外力对地质地貌的作用知识点,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把相关图片和视频播放给学生看,使学生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从而提升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三、选用生活化图表,有效整合情境教学和地理教育
地理学科本就是极具生活气息的,其来源于生活,也作用于生活,知识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教师在情境的创设中应该紧密的结合生活,可以结合生活化图表,让其所具有的直观性和易理解性,辅助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以及提升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进而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地理的知识点,并且还能将这些知识点很好地运用在生活上。生活化图表具体可分为生活化的图片和数据化的图表。比方说,通过展示台风的视频,可让学生感受台风的危害;通过展示北极熊的生活环境图片,可让学生感受到全球变暖产生的相关效应。通过折线图,可让学生实实在在感受到全球人口数量的变化,以及变化的转折点分别在哪一个时期,哪些国家的人口变化最大。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课改背景下,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地理空间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其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地理综合素养和能力的发展,还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把培养学生地理空间思维能力作为重点内容,并且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可以在扎实掌握地理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形成良好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为学生以后的地理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冀宁.基于空间思维培养的高中地理教学策略研究[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8(24):12-13.
[2]张敏.高中生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D].聊城大学,2018.
[3]郭建红.高中生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8(1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