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校本课程建设推进历史教学现代化的路径研究------以人民版《新民主主义革命》教学为例

发表时间:2020/12/10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25期   作者:魏宏杰
[导读] 在新课改新高考形势下,历史教学需要通过开发校本课程,促进学生多样化发展,来提升学科能力,从而推进教育现代化。
        魏宏杰  
        浙江省绍兴市嵊州市高级中学     浙江  绍兴       312400
        【摘要】在新课改新高考形势下,历史教学需要通过开发校本课程,促进学生多样化发展,来提升学科能力,从而推进教育现代化。认识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制定课程开发策略,进行行之有效的尝试,对科学有效地创新历史教学内容的现代化是有积极而重大意义的。
        【关键词】课程建设 开发策略 课程实施 教育现代化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规定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高中历史教学中开发校本课程,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就成为推进历史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本人认为历史校本课程开发是实施教育现代化的其中一条很好的路子,对于当下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进行教学内容现代化有很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明确历史校本课程开发体现的意义,为促进历史教学内容现代化提供根本动力
        (一)历史校本课程开发有助于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新历史课程标准提出学生应“为主动适应未来社会打好基础”。历史校本课程丰富多样,能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和大胆想象;课程的实用化,更能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 活动中学生接受各种新的刺激,从而不断地变换思维方式和角度。
        【案例1】笔者开发的高中历史校本课程《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嵊州》,在高一历史课堂教学中相互配合使用,引发了他们自主探究,还组成了历史兴趣小组开展合作学习,对于形成问题式学习法,开展小组研究性学习,提高学生学习成绩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笔者辅导的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也分别在嵊州市和绍兴市评比中获奖,其中《对美丽剡溪与嵊州振兴关系的思考》一文获得了绍兴市一等奖。
        (二)历史校本课程开发有助于推进教师素质提高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要使教师不感觉无味,就需引导他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历史教师需具备科学的课程意识、娴熟的课程开发技术、精诚合作的精神以及行动研究的素养才能保证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的质量。课程开发过程中历史教师也将会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成长为研究型的、专家型的、学者型的教育者。
        【案例2】笔者主张教学之余通过科研,提升专业理论水平。笔者撰写的教育教学论文在嵊州市和绍兴市评比中获奖以及在省级报刊中发表共有40多篇。先后主持3个绍兴市级课题研究工作,并在优秀成果评比中获奖。2019年研发的课程群《嵊州历史文化品读》入选绍兴市第三届精品课程群。
        (三)历史校本课程开发有助于推动校园文化建设
        历史校本课程开发是依据学校性质、特点、条件展开的,这样更能优化学校育人环境。可见, 历史校本课程可体现与发挥学校办学特色,而学校的办学特色需要有与之配套的校本课程来加以保证。
        二、制定历史校本课程开发设计的策略,为推动历史教学内容现代化提供物质保障
        (一)课程的补充策略
        历史教学中往往因课时限制,不能对学生感兴趣的主题或重大问题进行拓展和深化,课程的补充策略就是弥补这种缺陷的最好方式。
        【案例3】《新民主主义革命》教学中可开发的这类课程有: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人物评说、孙中山思想史、中共嵊州党史和嵊州英烈评说等等。
        (二)课程的整合策略
        课程整合策略就是按照学生的兴趣和老师的专长对课程进行整合。比如:国别史+地理、文学+历史、化学+历史等等。  
        【案例4】 《新民主主义革命》教学中可开发的这类课程有:蒋家王朝政治制度源流考、绍兴史话、解读音乐中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嵊州越剧发展史等。
        (三)课程的创新策略
        课程创新策略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自己的专长创新的课程。


        【案例5】《新民主主义革命》教学中可开发的这类课程有:中国近代后期服饰、革命历史影视作品欣赏改编与表演、电影中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史、活字印刷术实践、嵊州抗战史实采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的民间流行语等等。
        三、把握历史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要素,为推进历史教学内容现代化找寻基本途径
        (一)确立课程目标
        历史校本课程的三维目标一般可以这样来认定:
        知道史料获取的途径与方法,简单掌握史学研究方法。  
        采用案例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倡导学生合作探究学习,锻炼演讲、写作、合作等能力,提高综合素养,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生涯奠定基础。
        遵循课程多元化、生活化、乐趣化等趋势,培养学生用理性和智慧的眼光学习和生活,塑造学生健全完美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使他们健康快乐地生活。
        (二)确定课程内容
        【案例6】以本人研发的校本课程《嵊州抗日战争史》为例,课程内容是这样陈述的:本课程是适合高一二年级对抗日战争史和嵊州乡土历史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开设的校本选修课程。课程目标设置重在了解嵊州抗日战争历史,培养运用材料探究解读历史问题的能力,激发爱国主义和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从而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课程内容包括日本侵略嵊州、嵊州人民抗战、嵊州抗日英雄和对抗战的思考等四个板块,结构合理,体系完整。课程实施符合高中学生实际水平,课程教学资源丰富,课程管理严密,教学过程规范有序。课程评价机制科学合理,保障体系完备。课程实施两年来成效显著,深受学生欢迎。
        
        (三)开展课程评价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提出:“评价应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参与评价过程,同时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在《解读音乐中的历史》课程中,评选最佳小组合作奖、最佳歌手、最佳品歌者。这样的课程评价重在学生亲身参与活动获得感悟和体验,重在学习的过程,属于形成性评价。
        (四)编著校本教材
        【案例7】以本人研发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嵊州》历史校本课程为例,编写的历史校本教材是《嵊州新民主主义革命史话》,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五大板块。与课程纲要相适应,其编写体例和目录以及授课课时安排设计如下:
        第一章 嵊县党组织建立和发展
        第二章 轰轰烈烈嵊县国民革命
        第三章 嵊县志士开展土地革命
        第四章 嵊县抗日战争烽火岁月
        第五章 嵊县解放战争辉煌胜利
        
        美国教育家布卢姆曾经说过:“有效的教学始于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为了创新历史教学内容,实现教育现代化,我们必须唤醒历史教师正确的课程意识,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身于新课程改革的热潮中去。只有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发出历史校本课程,才能真正体现“以校为本”的理念,才能在新课改形势下让历史教学真正走向现代化。

【参考文献】
        1.贺建英;《历史学科校本课程开发探究》;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2.甄翠媛;《论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