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方
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一高级中学 467000
摘要:在高中地理核心素养视角下,教师运用多媒体辅助地理课堂教学,一方面,有利于践行高中地理课堂数字化教学理念,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一方面,有利于提高高中地理信息化教学意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利用多媒体开展教学活动时,既可以节省课堂教学时间;又可以促进课堂互动交流,进而打造优质、高效高中地理教学课堂。本文从多个方面阐述多媒体应用策略。
关键词:高中;地理;核心素养;多媒体教学;应用策略
引言:在信息时代背景下,高中地理学科教学活动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在教学形式、教学内容、教学理念都在进行创新优化。教师通过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将理论性强、趣味性低的地理知识进行整合,并转化成内容丰富、形象具体、趣味多元的地理知识教授给学生,促使学生的地理学科学习兴趣提升、学习动力增强,进而全面提高高中生的地理综合学习能力。另外,在多媒体的图文结合、声像结合、动静结合的功能促进下,教师将高中地理知识进行拓展和提升,促使学生的学习动力、学习意识增强,有效培养学生的认知意识,全面拓展学生的地理思维。
一、充分利用多媒体,开展课程导入
在对高中生进行地理学科教学活动时,教师要注重运用多媒体进行课堂导入教学,促使高中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力被有效激发和调动。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创设课程导入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之中进行探究和学习,有效回顾旧知识、巩固新知识。首先,教师要具备高超的多媒体操作技能,并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研究,有效将多媒体与教材有效连接,创设出适宜学生学习的课程导入内容。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投入兴趣、时间、情感等,促使多媒体辅助地理教学活动发挥作用,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地理认知能力。最后,教师要将多媒体教学活动的好处、优势等普及给学生,促使学生既能提高数学课堂学习意识;又能培养信息化思维,有效提高高中地理学科综合水平。比如:在学习“全球气候变化”这一课时,教师运用多媒体创设课程导入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探究学习兴趣,有效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在多媒体的图文结合、声像结合的功能促进下,教师将教材内容变成直观、形象的内容,进而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实现新旧知识融合
对于高中生来说,由于课业压力大,并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系统化复习。针对这一现状,教师充分运用多媒体辅助地理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合理安排学习时间,促使新旧知识有效结合,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对于地理学科来说,是由旧知识积累,引出新知识、学习新知识,并通过对旧知识的复习和回顾,实现新知识的探究和拓展。
在新课改背景下,基于高中生的核心素养考量,教师利用多媒体辅助地理学科教学活动,可以有效促进新旧知识融合、利用,进而提高学生的地理学科意识和能力,有效提高学生的地理学科综合素养。
例如:在学习高中地理教材中的“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这一课时,教师要运用多媒体展现出水资源的利用途径的图片、视频等,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教师用多媒体回顾“大自然的水循环”和“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相关旧时,进而提高学生的认知意识和认知能力,全面提高学生对“水资源”的认知,提高新旧知识的融合学习。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促进教师教学创新
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高中地理教学中,是信息时代背景下必然的教学趋势,不仅可以有效降低地理学科知识的学习;还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教师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理念上面创新,充分建立高效、优质、科学的数字化高中地理课堂。相比于传统地理教学来说,主要是以课本为主,通过教师在黑板上书写板书的形式,来讲授地理知识,促使学生具备地理学科思维,深入学习相关知识。另外,在多媒体的动静结合、声像结合的功能促进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尝试不同的学习方法,进而促使教师的教学模式转变。比如:教师可以运用模拟地理知识点的氛围场景,进行演示性教学,让学生更直观、更形象地学习地理知识。
例如,在学习高中地理教材中的“荒漠化防治”这一课时,教师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辅助,运用幻灯片来演示出“荒漠化”的真实场景,促使学生深刻认识到“荒漠化”的危害,进而提高学生的认知意识和认知思维,进而激发学生用知识改变环境的决心,促使学生深入学习和探究这一课内容,找到解决“荒漠化”问题的方法,真正意义上实现“荒漠化防治”工作,有效保护地球生态环境。
结语:
总而言之,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运用多媒体教学,来提升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创新创造能力,全面提出现代化的教学的作用与价值,有效提高学生的认知和理解水平,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思维意识和行为能力。在多媒体的辅助下,打造优质、高效、多元的地理课堂,帮助高中生统筹地理学科知识,形成合理结构下的教学体系,进而全面提高高中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孙国军,花亚萍.地理教学中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8,4(23):79.
[2]张国庆.高中地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培养途径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8(29):131+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