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映
浙江省绍兴市稽山小学 浙江 绍兴 312000
【摘要】
当下,劳动教育是教育热点问题,少先队作为教育主体之一,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明确少先队组织在开展劳动教育时所特有的实践性、自主性、集体教育特性,有利于把握新时代背景下少先队劳动教育的新内涵。在分析少先队劳动教育所存有的问题的基础上,通过目标定位、丰富内容、集体教育、师资建设等方面对其进行匡正,可以促使少先队劳动教育良性发展。
【关键词】
少先队;劳动教育;偏失;匡正
【正文】
劳动教育是当今教育的时代课题,一直以来对劳动教育有关部门都有相应的要求,但具体实施都有一些不足。少先队劳动教育是指借助于少先队组织这一特定主体对少先队员开展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教育,使少先队员在习得基本的劳动生产技能、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的基础上,树立起正确的劳动观念。先队劳动教育应在尊重其主体尊严的基础上,引导队员认识自身的存在感与价值,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实在少先队劳动教育的全部工作之中,劳动教育才能够产生效果。
一、少先队劳动教育的偏失
少先队员正处于各种观念和行为养成的关键期,对其进行劳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但当前我国的少先队劳动教育仍存在偏失。
(一)迷失目标,定位偏狭。少先队劳动教育的目标是正确劳动价值观和相应劳动素养的习得。然而,实施过程中的少先队劳动教育目标往往过于片面,破坏了目标前后的一致性和连续性,导致少先队劳动教育的目标混乱,教育效果难以自然显现。诸如劳动节,一些学校也曾组织相应的劳动节主题活动,如做一次家务,了解节日的由来,做一些小报等,节日结束后,学校也仅限于对假日期间的劳动成果进行评比表彰,再也不会去关注队员是否还在持续进行劳动实践。更有一些学校实行劳动实践打卡,卡是打了,但要思考的是队员是否真认同了劳动的意义。究其原因,还是学校进行劳动实践教育,并未从劳动教育目标的前后连续性和一致性上进行设计。
(二)窘境凸显,内容匮乏。“教、劳结合已扩展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内容”,教育的关键之处在于内容的选择,不合时宜的内容会影响少先队员的切身感受。
我在厦门某小学学习考察时,该校开辟了一块蔬菜劳动种植基地,供学生劳动教育实践。经询问调查:该基地有队员参与种植,但仅限于一周一次的除草和浇水,平时的种植养护都是由校工在进行。队员没有全面参与种植过程,也就写不出观察记录,时间一长,队员们对这单一的劳动活动马上就没有兴趣了,轮到浇水和除草,队员们更愿意留在教室做作业。
由此可见,少先队劳动教育内容往往呈现出如下误区:一是将劳动教育实践内容等同于重复性高的体力工作,片面地去进行某一项劳动工作而不去阐释其蕴含的价值,限制了少先队员劳动情感的养成;二是少先队劳动教育的内容未将培养目标与少先队员的特点结合起来,少先队组织的实践劳动活动大多数是重复性的常规性劳动,导致少先队员对内容不感兴趣,无法达到开展劳动实践活动的目的。
(三)集体教育,优势混沌。少先队组织是一个独特的集体,但对其所独具的集体性的深度挖掘却远远不够。例如:学校在日常行为教育中,都会要求班级自主进行卫生管理。有一天,我走进一个班级,教室里一眼望过去桌椅整齐、地面干净,但是走到教室后面,垃圾桶周围的地面全是废纸。通过询问,孩子们承认值日做了,但是只扫了地,没有倒垃圾。于是我把值日生叫到了外面,再次进行仔细询问,值日生推来推去,谁都说今天不是轮到他倒垃圾。值日组长也很委屈地说:“我给他们分配值日工作,同学们都只顾自己扫地,不肯去倒垃圾,都觉得垃圾站太远了,不想闻到垃圾站的臭味。”值日组长自己去倒过一次,第二次也不愿意去倒了。这个现象可以得出:很多时候,我们弱化了集体的优势,偏向个人的示范来对其他学生进行引导。忽视了个人目标与集体目标的一致性。开展劳动教育是为了培养良好的劳动观念,养成爱劳动的主观态度。我们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劳动教育,学生以个人得失计算劳动量,集体和个人的目标明显背离,需明确劳动是集体的共同行为。
二、少先队劳动教育的匡正
面对当前少先队劳动教育中所凸显的问题,我们应理性分析其起因与不足,探索适合当前少先队劳动教育开展的合理模式,逐步构建劳动教育新机制,推动其工作跃上新台阶。
(一)目标精准,稳定有序
劳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拥有幸福的生活能力。少先队组织高度重视劳动教育的重要作用,着重帮助少先队员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理念和培养个体积极主动的劳动态度;在劳动素养培育方面,要培养少先队员成为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共同体,正确引导队员的劳动理念观、劳动态度、情感价值观等方面,从而实现个体道德提升。价值观的引导应是劳动教育的重中之重,在教育过程中应根据受教育者的年龄、身心状况以及社会发展变化来制定阶段性目标和总体目标,各年级阶段的劳动教育内容与目标不应相同,来制定合乎时宜的发展目标。
如:
稽山小学各年级学生劳动技能实践安排
又如:稽山小学利用采摘节这个载体进行了有效的目标定位,让少先队员体会到劳动的快乐。摘前自主组合,以合作完成为方式的同伴组合,解决劳动工作分配和群体和谐问题,以共通态度解决劳动目标矛盾争端,促使少先队员形成自我认同,责任担当和任务接受,促成初步的自我教育效果。摘中配合,以明确分工出色完成采摘任务为基础,实现劳动实践效果的达成。摘后品尝分享劳动成果,这是劳动的幸福感和成就感所在,即是对前种植环节的劳动意义提升,也是对劳动成果幸福感体验的效果最大化方式。最后以分享会,谈、画、写、咏为方式,对采摘节进行凝练提升,体现劳动的教育内涵。
(二)建基实践,立足主体
人的主体性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体现,也只有在实践中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