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行之有效的信息技术教学方法普及信息技术教育

发表时间:2020/12/1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5期   作者:殷小华
[导读] 信息技术是21世纪每个国民必备的基本技能,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任,教育工作者要通过信息技术课程,抓住其发展性、综合性、应用性、工具性、实验性和趣味性的学科特点。
        殷小华
        庆阳第三中学    745000
        信息技术是21世纪每个国民必备的基本技能,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任,教育工作者要通过信息技术课程,抓住其发展性、综合性、应用性、工具性、实验性和趣味性的学科特点,选择行之有效的方法,让学生高效地掌握学习内容,进而普及信息技术教育。
关健字:信息技术原则  关系教学方法
        
        一、信息技术教学方法选择的原则
        1.系统性原则
        教学过程是综合的、整体的、联系的、矛盾的、具体的。组成教学系统的各要素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形成一种合力作用于教学效果。这个整体与个别的关系就好比“木桶”和“木条”的关系一样,任何一根木条发生故障都会影响木桶作为容器功能的发挥。因此,教学方法的选择也要考虑到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学生特点、教师素养条件等因素。
        2.实践性原则
        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工具性学科,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和利用计算机去处理信息。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贯彻“加强基础,淡化语言,注重应用,强化实践”的指导思想,所选用的教学方法也应该紧紧围绕这一指导思想,突出“实践性”。同时,实践性又往往是和趣味性紧密相连的,如果学生对教师所设计的活动毫无兴趣的话,这节课的教学效果就不容乐观了;若能够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则会事半功倍。
        3.综合性原则
        综合性原则就是要求教师根据系统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对各种教学方法进行综合运用,也就是要多样化地运用教学方法。这样,可以保证具有各种记忆和思维活动类型的学生都能积极地感知教材,激发和发展学生的认识兴趣,防止单调地使用某一种教学方法而降低学生的认识兴趣。而且,各种教学方法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相转化的,每一种教学方法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因此,针对学习内容、施教对象和教学方法的多样性,采用综合性原则,根据需要合理结合,综合运用。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师应在广泛参考,借鉴前人已经积累和形成的方法的基础上进行艺术性地再创造、再加工,不执于一策,囿于一方,而是依靠科学的方法指导现有的先进经验和对自己以往经验的分析,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因时因地因人进行创造性地发挥,以富有个性特色的、常变常新的方法完成教学任务。
        二、信息技术教学方法选择需注意的几个关系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关系
        中学信息技术课是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性学科,其任务是向学生传授计算机和网络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训练学生形成操作计算机、使用网络的基本技能,使学生具有现代人的素质。所以它既不是一门单纯的文化基础课程,也不是一门单纯的劳动技术性课程,而是认知与操作技能有机结合的课程。它要求学生在初步学会有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操作,逐步掌握作技能,熟练地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解决问题。在信息社会,传统的死记硬背知识已不能适应“知识爆炸”的现象,所以教学中一定要理注意与实践相结合的关系来施教。
        2. 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的关系
        在教学活动中,知识与能力之间,存在先后有序、各有侧重的一面,又有相互影响、彼此联系、相互促进的一面。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应将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构成一个统一体,力求达到同步发展。例如:在学习操作系统之前,先讲解文件和文件夹(目录)的组织结构,这是给学生传授知识,还没有成为能力。要求学生利用文件和文件夹的组织结构使用操作系统处理信息才转化为学生的能力,并且促进对文件和文件夹的组织结构的理解记忆,使学生更全面、更准确地理解所学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师生关系问题是教学过程中很难处理好的一对关系,即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地位的关系。新课改形式下,教师要迅速进行角色的转变,即由原来的知识传授者,变成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学生也要从原来的知识接受者,变成学习过程的主导者。在教学过程中,师生要注意合理互动,一边传授知识和技能,一边引导学习,启思解疑,共同探究,进行必要的讲解和科学的评价。
        4.学生与合作伙伴的关系
        新课程标准要求,课堂教学应以学生的学为主,老师的教为辅进行,一切围绕学生的学而展开。同学之间由于年龄相同、经历相仿、生活方式相似、智力水平大体相当、思想感情容易共鸣,其密切的交往直接影响着学习的效益。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能有意识地组织学生之间的交谈、讨论、争论、合作、评价,必然比单纯依靠教师讲解更能促进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促进能力的培养,体现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


        5.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关系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任务已经从单一的学科知识的学习转向学生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我们要注重把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有机整合,探索以信息技术为认识工具、以各种学科知识的学习过程为载体、以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素养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为目的新型课程。
        三、信息技术教学中常用的几种教学方法
        1.讨论式教学方法
        讨论式教学方法的基本程序是:提出要讨论的问题和要求→指导学生搜集有关资料→写出发言提纲→引导学生围绕主题展开讨论→教师小结(或得出结论,或提出进一步要思考、研究和讨论的问题)
        讨论式教学方法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适应面较窄,主要适用于教材中的基础理论或一些疑难问题。例如:在Powerpoint 的教学中,极易混淆的“幻灯片视图”、“幻灯片浏览视图”、“幻灯片放映视图”的概念以及各自的功能可开展讨论式教学。还有“计算机的安全”、“计算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教学等都易采用讨论式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情感和价值观,有利于科学观点的树立、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的形成,有利于对知识的深入分析思考以及表达能力、合作能力的培养。
        2.讲授——演示式教学方法
        讲授演示式教学方法的基本程序是:组织教学→复习旧知识→学习新知识→巩固新知识→作业练习(本过程中教师在用口头语言描述的同时展示实物、挂图、课件、演示操作过程等)。
        讲授——演示式是一种最基本的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特别适合于一些较复杂的问题、概念和需要进行较系统而严密的解释和论证的原理、说明事物内部结构和联系的教学。如对计算机系统的硬件中内存储器、外存储器的教学,可以通过讲授、配模拟动画课件演示,使学生清楚计算机可以直接从内存储器中获取信息,不可直接从外存储器中获取信息;内存储器是临时存放信息的区域,一旦断电,信息消失,永久保存的信息必须到外存储器中。再如讲授word、excel、powerpoint窗口界面及基本操作时可通过大屏幕投影展示教学内容等等。
        3.小组学习和合作学习
        小组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基本程序是:教师先给出问题→组成小组→自主探索→交流学习成果→评价学习成果→归纳总结。
        小组学习和合作学习可以与探究式、讨论式等方法结合在一起运用于信息技术教学中。这种教学方法可以通过相互教学和合作作品来实现。例如:学习“如何在Internet上搜集和处理信息时,以小组为单位搜集信息,互教互学,用所学的Powerpoint软件展示结果,最后进行交流评价指导。再如在“网页制作”教学中,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制作网页,最后链接成网站。通过小组学习和合作学习,学生不仅在实践中学习了知识,锻炼了动手能力,还培养了相互倾听、相互协作、相互交流的能力。
        4.操作与练习教学方法
        操作与练习教学方法的基本程序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教学辅助软件(游戏软件、自制的练习软件),通过有意识地多次重复练习、检测,掌握、获取和运用知识,掌握技能与技巧。
        操作与练习教学方法适合于实践性较强的教学内容。例如:键盘指法学习可利用《金山打字》学习软件由易到难,由慢到快,边练边测,熟练掌握指法要领。再如,鼠标的使用可利用Windows自带的游戏软件“扫雷”、“纸牌”等练习。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消除学生反复练习的疲劳感,增强趣味性,培养学生的竟争意识,并能通过自己的观察、操作和探究,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并进行抽象概括,从而掌握知识和技能方法。
        总的来说,信息技术学科作为一门新型学科,相对于传统学科而言,其操作性极强,所以在教学方法选择上要更能适应学生掌握知识,有利于将晦涩难懂的内容转化为通俗易懂知识,让学生一目了然。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Z].2000.11.14.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Z].2004.9.12.
[3]叶金霞.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与实践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5.
[4][美]Bruce Joyce等.教学模式[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9
[5]李冬梅.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继承与创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9.
[6]张行涛、周卫勇.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145-1285.2004.3.
[7]曹艳如.浅谈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模式[J].内蒙古:内蒙古电大学刊,2005.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