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智诚
内蒙古京泰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010300
摘要: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推动火电厂也实现了快速发展。随着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能源的关注度也在逐年提高,火电厂要想实现长远发展,就要对热能与动力工程进行高度的重视。本文对火电厂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实际发展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为今后同行业发展提供了一定的信息参考。
关键词:火电厂;热能与动力工程;应用
伴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电力的使用需求逐年上涨,使得火电厂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会,但是对火电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火电厂需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使有限的能源发挥最大的经济价值,同时确保火电厂的经济效益得到不断地提高。如今,电力能源行业发展速度非常快,带动火电厂热能动力的生产和经营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使火电厂的发电效率得到显著的提高,使我国能源紧缺的问题得到了有效的缓解。
1热能与动力工程简介
火电厂在生产的过程中,会有大量的热能被释放出来,而实际上有价值的只是电能,这就会使大量的能量被浪费,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实质就是实现能量间的高效转化,热能与动力工程投入使用以后,能量浪费的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热能与动力系统在对能量进行转化的时候,无用的热能全部转化成为了电能,使资源得到了有效的节约。该技术投入使用以后,我国火电厂的生产效率就会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与国家推行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不谋而合。热能与动力工程具有较强的复杂性,不但对热力学知识进行了有效的利用,还对相对复杂的动力学知识进行高效的利用,这就对操作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他们需要具有超强的专业技能,能够对相关操作进行熟练的掌握,进而使火电厂企业的生产效率得到显著的提升。
2热能与动力工程应用的重要意义
热能与动力工程投入使用以后,电力企业的生产效率得到了不断地提升,促使电力企业实现了飞速的发展。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电力企业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怎样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是所有电力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热能与动力工程可以使企业投入的成本得到高效的控制,促使企业不断提升电能的经济效益,从而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不败之地。过去我国在生产建设的过程中,没有对环境问题进行高度的重视,使得自然资源被严重的破坏,资源储备量也出现了急剧的下降。
因此,电力企业不但要对生产效率进行快速的提升,还要对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等问题进行高度的重视。
3火电厂中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应用情况
3.1合理运用重热
对火电厂热能与动力工程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后,发现重热现象主要是因为多级汽轮机组在内部运行的时候,与上一级进行比较出现严重的损失,这些损失可以在下一级中使用。重热得不到有效的利用,电能的使用率就会普遍降低,所以,火电厂需要聘请专业的技术人员对重热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科学的控制重热系数。针对汽轮机而言,需要对再热热段管道的完整性进行重点关注,采取增加热段管道口径的方式来对管道压损问题进行处理,使热量消耗的问题得到高效的控制。
3.2提高湿气使用率
火电厂在运行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能源损耗的问题。火电厂在对湿气损失问题进行改善的时候,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使湿气的使用效率得到显著的提高。第一,科学的改进电机组,加大除湿设备的使用频率,使其抗腐蚀能力得到不断地增强;第二,采取吸水缝的模式来开展喷灌作业;第三,对中间热循环的方法进行高效的使用。要想使能源损耗得到有效的降低,就要使用科学合理的除湿方法,最大程度的提升能源的使用效率,从而使火电厂的经济效益得到不断地提高。
3.3调节节流
火电厂在投入使用热能与动力工程以后,所有的气体会被全部放入,一旦设备运行状态出现改变,就会使系统的运行温度跟着发生变化,使得能源损耗不断上升。因此,需要对负载设备进行高效的利用,依据系统的运行情况来对控制阀进行科学的调节,调节控制单元发出的信号被接收以后,使用动力操作对介质的压力和力量进行积极的改变,从而使调节节流的目的得以实现。
3.4明确经济影响
火电厂在引进大量的新技术、新设备以后,火电厂的经济效益得到了不断地提高,促使火电厂实现了快速发展。比如,火电厂的管理层需要充分的意识到热能与动力系统的重要性,不断优化和升级热能与动力系统,高度重视系统的维护工作,确保系统正常运行,使火电厂的经济效益得到不断地提高,从而使火电厂企业实现长远发展。
4结语
如今人们的能源保护意识逐年提高,火电厂在飞速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适应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还要对社会发展的需求尽最大程度的满足,积极采取有效方法对热能与动力系统使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使能源损耗得到不断地降低,真正的提升能源的使用效率。火电厂实现快速发展以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动力变得更加强大,使我国社会经济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繁荣昌盛。
参考文献:
[1]丁雪.节能降耗中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应用[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7(21):30-32.
[2]秦建亭,王涛.新时期热能与动力工程在电厂中的创新分析[J].通讯世界,2017(02):18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