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运维一体化的风险控制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10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22期   作者:郑森文
[导读] 所谓“变电运维一体化”,是由维护操作人员负责设备巡检、倒闸操作、设备在线监测、状态监测评价
        郑森文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检修分公司  北京  100000


        摘要:所谓“变电运维一体化”,是由维护操作人员负责设备巡检、倒闸操作、设备在线监测、状态监测评价和简单维护性检修等大部分工作,大量工作的聚集也带来了一定风险。本文将概述变电运维一体化,分析运行与维护工作存在差异、变电现场作业维护难、运维工作难度高,风险大的问题,并探究变电运维风险预控、标准化制度、加强专业化以此控制风险。
        关键词:变电运维;一体化;风险控制

        引言:变电运维一体化改变了由运行人员进行设备巡视和现场操作,由检修人员进行检修维护这种专业分工协作的生产组织方式,促进变电站生产系统的效益,提高了运维工作效率。是对现有值班模式的重大变革。
1变电运维一体化概述
        在以往的变电站里运行维护与检修工作是分开进行的,从属不同科室。因为都是面对变电站设备进行工作,两者业务联系不紧密,传统工作模式看起来更专业、更独立,但也会造成人力资源浪费,工作程序较长,效率低下等问题,而变电运维一体化的实施,将专业性维修与维护巡检操作结合在一起,从而促进生产系统“集约化、扁平化、专业化”。将变电站电力网络及设备运行工作和管理凝聚成一个整体,让各个变电站运维组自行制定运行操作及维护设备操作,保证了系统设备能有效稳定地开展工作,防止安全事故影响到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也能优化配置资源,简化操作流程,降低运行成本。
2变电运维风险分析
2.1运行与维护工作存在差异
        变电运维一体化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技术人员具备专业的操作能力,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并正确解决。与传统的运维模式相比,减少了人员,也不会因此延长检查和维修工作时间。不过运行操作与维护检修的工作存在较大差异,实际工作中技术人员很难面面俱到,问题未能及时发现,或是发现了但没能立刻解决,影响到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也影响到用户的正常用电。电网运行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想要保证整体的安全问题,对工作人员自身的技术水平有着极高要求,目前要求所有工作人员都具备这种技术能力并不现实,而且在乡村、镇县等经济落后地区,稳定的运行和维护才是更为重要的标准。
2.2现场作业维护难
        变电运维一体化对工作人员的综合水平要求较高,因为是一体化运行,所以当值的人员都必须有操作能力,但从目前当值情况、人员技术水平、未实现变电运维一天化作业前的经验进行分析,现场作业维护的难度很大。过去当设备出现问题或可能出现问题,全网技术人员都会进入现场对设备进行观察,再通过仪器检测,针对故障点选择有经验的维修人员进行处理,待到设备良好运行后,相关人员要进行分析,进行故障点设备数据的报告,传递给上级部门,确保以后设备更换。而现在,上述工作基本都交给一名运维人员来完成,对电力设备的检修和处理全部交由运维人员进行操作,虽然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但也降低了现场检测维修的安全性。
2.3运维工作难度高,风险大
        从运行和维护工作差异,以及现场作业维护难,已经知道变电运维一体化对工作人员的要求很高,在工作时间内同时承担运行和检修两项工作,并对整个过程全程负责,这种操作增加了技术人员的工作量,也将风险情况提高[1]。不仅“事倍功半”,还可能因此收到反效果。此外部分运维工作需要到变电站外进行,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在雷电,暴雨,大风等恶劣天气下,不仅电力设备容易出现问题,运维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也会受到威胁。


3变电运维风险控制研究
3.1实现安全风险预控
        变电运维一体化需要防患于未然,不仅是为了稳定现阶段运行与维护差异问题,更重要是保护运维人员安全。首先建立风险报告,分为运行报告和维护报告两类,是由运维人员对部分电力设备的评价和信息数据的报告,明确报告提交者和接收者,时间,内容。此方法有助于工作人员对运行和维护两方面进行快速认知,并且在其他工作人员交接班时也能对电力设备近期有足够了解。其次建立运行预警和维修响应联系,在变电运维一体化的过程中,将电力设备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警,并由维修技术水平更高的人员进行预先响应,保障在电力设备出现问题时,运维人员都有体现预警,并且维修过程中能有依托。然后可指定双人,双职协作模式,当有一名运维人员工作出现问题能够协同解决,确保工作效率,非必要的情况下不干扰其他人员,也可以互相监督,互相约束操作不规范的行为。最后建立变电运维一体化系统,利用信息系统的快捷,灵活特性,提高运维工作的效率,加强变电站内部工作流程,并在业务与事件中能够及时向各部门反馈信息[2]。
3.2标准化安全风险制度
        制定标准化安全风险制度,降低运维现场作业难度。由于变电站现场作业不确定因素较多,在运维人员进行操作时可能无人监督,因此必须完善安全风险制度,提高工作人员标准操作意识,提高对可能出现风险的防控力度。安全风险制度的首要目的是确保用户的可靠用电,降低突发情况对变电站稳定的影响。明确工作流程,制定合理的安全措施,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计划安排,保障运维工作人员能有执行的规章制度,对工作中的流程有实际的计划和内容,在现场作业前,运维人员应与项目负责人进行沟通,确定有效的保护措施,工作经过许可,不擅自进行作业工作。也要制定符合作业现场的管控及应急处置体制,运维人员工作时,保护人员能及时到来,严格遵照《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进行现场作业,坚持安全第一,分级负责,精益管理,标准作业,运维到位的原则。
        现阶段智能电网建设迅速,许多变电站的工作人员数量也在逐渐减少,无人值班管理模式开始普及。同样《国家电网公司无人值守变电站运维管理规定》也明确了变电站的运维管理工作准则。
3.3加强专业化作业
        目前的变电运维现在分为操作队和巡检队,24小时连续工作,轮休值班。但这种方式存在一定弊端,当自动化设备出现故障时,对不能监控的变电站恢复需要有人值班,直到自动化恢复才能撤离,当出现其他工作时,运维人员无法抽身离开,或是来回奔波,不利于运行检修进行有效的整合。
        首先应开展集中教育,对过往的运行人员和检修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先从那些技术技能要求相对简单的业务着手,逐步提高技术技能的要求,不断通过老带新,传带帮提高运维人员的技术水平,降低因知识因素而产生的作业困难,也可从企业内部邀请专家进行现场教学。其次,分阶段进行变电运维一体化改革,让运维人员在进行教育的同时,一起进行相应的运行维修工作,逐步减少一起工作的运维人员人数,直到运维人员能够适应综合性工作,保证运维工作的稳定进行。最后,在运维人员安全及责任意识较高的前提下进行专业技能的考核,进一步完善运维技能熟练度,发现运维人员不足之处,提高变电运维一体化的专业性。另外应改变工作轮休模式,降低运维人员连续24小时工作而出现疲劳所造成风险的可能性。从人员的基础上改变运维工作中出现的工作量大,并改善工作模式,保障运维人员人身安全,确保安全第一,这样才能提高运维一体化的效率。
        结论:在建立变电运维一体化的过程中,出现了运行与维护存在差异,变电站现场作业难,运维工作量大,风险高的问题。为保证变电站稳定运行,降低风险,应加强运维人员技术水平,优化一体化过程中的管理问题,循序渐进地减缓风险概率,提升运维人员素质,完善变电站运维一体化制度,提高电力系统效益。
参考文献:
[1]强杰,苏健龙.变电运维一体化及其难点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35):127-128.
[2]庄静怡. QZ供电公司变电设备运维一体化风险管理研究[D].华侨大学,2020.
作者简介:姓名:郑森文(1993.08--);性别:男,民族:汉,籍贯:北京市,学历:本科;现有职称: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变电运维。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