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杰 林尤愿 万康康
武汉东湖学院 湖北省武汉市 430000
摘要:随着我国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对软件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也要进行完善,提升教育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能够为我国企业输送高质量的软件人才。通过进行对培养模式的优化,能够改善高校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够提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推进学生们在职业生涯中顺利成长。
关键词: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教育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目前,发达国家出现经济萎靡现象,经济增长速度趋缓,它们为了实现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逐渐将软件开发产业转移到印度、中国等发展中国家,从而促进了发达国家的软件外包业的兴起。软件产业作为信息产业中重要的构成部分,在全球经济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软件产业受到各国的重视。软件产业发展的如何主要取决于人才发展的情况,我国人力资源已经对世界经济起到重要的影响。对于我国软件产业,合理的人才结构、高素质的人才是我国软件企业与国际间竞争的根本保障,因此,建立多层次、大规模的软件人才培养模式是实现我国软件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渠道。国内软件产业在以前主要依托与专业化I T院校和大学教育,形成了稳定的软件人才培养模式,但是,所培养的人才在数量、质量上都很难满足社会上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我国软件行业的发展。
很多院校的软件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都是在原有计算机科学技术或者国内示范软件学院的培养计划上加以修改形成的,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有一定的偏差,从而导致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不能专业细化,不能达到企业对软件人才的要求。大多数院校的软件工程专业的教师是以计算机教师为主,并没有软件工程毕业的教师或者有大型软件开发经验的人员,一般,计算机教师缺乏开发软件的实践经验,而且知识结构也较为陈旧,从而知识教师的课堂教师纸上谈兵, 无法培养出胜任软件开发的人才。在软件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中,很少按照软件开发流程来进行针对性的实践教学的安排,也很少根据软件工程管理的需要和软件工程生命周期进行教学安排。很多院校的软件专业建立的时间非常短,基本上只有五六年的历史,在教学目标、培养模式和实践体系中的建设处于探索阶段。软件工程专业在设计实践环节时,一般内容陈旧、学时偏低,忽视了实践课程的重要性,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往往脱轨,由于忽视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从而知道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适应社会的需求。
软件企业通常对软件人才的能力要求为:发展潜力和硬能力以及软能力。发展潜力是指要软件专业人才要具备扎实的知识基础,且能够在岗位上有较强的学习能力;硬能力是指软件专业人才不仅要具备娴熟的专业技能,还要能够胜任岗位的需求;软能力是指软件专业人才要具备表达能力、合作能力、学习能力以及敬业精神等。
二、软件人才培养模式不合理带来的影响
(一)软件人才缺乏实践训练
在高校进行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时,没有进行软件工程相关实践活动展开工作,因此,致使软件人才出入社会处理能力不强,软件的开发与管理不能完善的展开,也会造成增加软件项目失败的几率。
(二)软件企业软件人才结构不合理
在企业中,软件高级人才中只有几个主力人员,他们负责企业软件项目的研发、管理以及成本的控制等,导致企业在生存和发展中风险较高。因此,高校要加强对软件专业人才的培养,为企业输送更多的人才。
(三)企业中软件专业人才知识结构的不合理
在企业中,软件开发人员的理论以及动手能力并不平衡,在开发与管理的过程中,表现的无预见性、随意,致使软件开发周期变长,成本也变得过高,从而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软件人才的培养模式能够对中国软件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直接的联系。如何进行软件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是高校应该考虑的问题。我国软件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有着一定的不足之处,具体表现在:
1. 软件人才培养采用传统的具有“闭门造车”模式
软件工程是新兴的一门学科,与社会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闭门造车式的培养模式不能适应社会对软件人才的培养。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次用的是较为理论的教学方式, 很少有实践课程,这导致软件专业人才只能纸上谈兵,不能满足企业对软件人才的需求。
2. 教学目标不够明确
由于高校对软件人才的教学目标不够明确,致使教师在教学时,对于教学模式、教材选择、以及教学计划等执行欠缺,不具有灵活性和实用性,从而使软件人才的专业方向得到不很好发展,以及学生的可塑性也比较差。
3. 缺乏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由于高校体育制度的落后,在对软件人才进行培养时, 很少设立软件的实践教学,因此,学生缺乏软件实践能力, 综合应用的能力没有得到锻炼与发展,学生对软件知识的运用能力也得不到提升,步入社会后学生还得从企业从头学习。
三、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一)跟踪市场需求和专业技术发展的变化
跟踪市场需求时指根据市场的需求变化,从而对软件人才的知识以及能力的结构进行确定,培养出适合市场需求的知识结构以及能力结构,并制定出有针对性的课程体系,在软件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中进行运用。跟踪专业技术发展变化是指为保证计算机快速的发展,学生所学的知识能够可社会发展同步,高校要跟踪专业技术的发展变化,并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反映到教学中。
参考文献:
[1] 罗代忠. 应用型本科院校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 计算机教育,2012,(08):121-122.
[2] 徐建民,林丕源,孟晓飞. 软件工程专业培养模式浅析[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12):335-337.
[3] 方元, 陈利燕, 余志超. 地方高校软件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J].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10, 30(6): 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