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静华
西安计量技术研究院 陕西省西安市 710068
摘要: 财务报销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一个事业单位的财务使用情况,也最终决定了事业单位的目标完成情况,然而目前大多数的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财务报销却存在很多问题,很多事业单位经济管理财务报销制度都是使用传统模式进行,即采用领导签字的方式。我们知道,传统的家长式签字的财务管理模式,其存在的弊端可想而知,很容易导致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控制无法发挥成效。所以对于事业单位财务报销的改革迫在眉睫。我们应该对其经济管理的财务报销制度进行更新改革,进而提高事业单位的社会效益,使事业单位朝更好的方向发展。本文从现实出发,首先分析事业单位经济管理中的财务报销问题,然后提出解决对策,希望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事业单位;经济管理;财务报销;问题;对策
财务报销主要是指工作人员在开展业务过程中所产生的费用,根据原始凭证经财务部门核实后进行报销。这项工作让事业单位经济活动更加透明,保证了事业单位经济业务的真实性、合理性和合法性。但由于财务报销中存在漏洞,因此事业单位经济管理一定要提高重视,增强单位内部经济效益。
一、事业单位经济管理中的财务报销问题
(一)财务报销凭证失真
报销凭证问题在财务报销中较为常见,如报销凭证失真,这主要是由于操作不规范、报销凭证填写不正确、不清楚引起的,严重情况下甚至有少数工作人员造假。财务报销金额不仅会对事业单位经济管理造成不利影响,还会使得内部风气不良,工作人员不能务实工作。报销凭证失真后财务会计支出明显高于真实业务支出,因此对单位整体的经济管理工作造成不利影响,干扰正常业务运行。此外财务报销也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如工作人员思想素质、经济管理者能力、财务报销制度等。
(二)财务报销支出预算机制不够合理
事业单位内部建立了较为健全的预算支出管理制度,但对部分业务活动的预算支出仍然显得简单粗放。首先预算编制方式不够精细。部分事业单位进行预算编制欠缺考虑,目光短浅,对于长期财务收支情况不能很好地预估,只是简单地相加或者相减,不能很好地运用权威的零基预算方法。因此支出预算管理效果不尽人意。其次,制定的预算计划缺乏执行力。预算计划管理流于形式,没能严格按照预算计划进行,或者工作人员报销不合理、随意,对于申请的经费没有精细计算,因此最后实际支出与预算不相符。
(三)财务报销制度不完善
财务报销制度是财务报销流程执行的相应规程,能够保证报销工作的顺利进行。当前事业单位财务报销工作需要依靠完善的财务报销制度来保障。事业单位制度的不合理、不完善,主要体现于财务工作责任保证上缺乏体系化设计,财务管理者管理效率不高。同时单位疏于对职工的管理,使得财务报销工作随意性,不能有效约束经济管理工作人员的行为。
(四)财务报销监督和审核机制不够完善
很多事业单位仍然按照传统财务报销方式进行财务报销,如包括经办人、核验和审核等流程,将所有财务报销相关事务均上交到单位领导签字报销,这种财务隐患是财务报销中的重要环节。这种情况下,若财务工作者岗位责任心不强,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即使发现了财务报销中存在的问题,也不能提出来进行解决,难免问题越堆越多,虚假报销问题无法暴露出来,财务报销的监督和审核机制没有真正发挥作用,最后影响整个财务报销工作。
二、事业单位经济管理中财务报销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加强对报销凭证的审核,处理虚假报销凭证问题
首先加强事业单位全体职工的思想教育,在保证专业能力符合要求的同时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定期加强财务会计人员相关知识培训,动态化了解最新税收及发票管理政策,学会鉴别虚假报销凭证,对涉及金额较大的资金支出应对使用情况加强监管。强化供应商选择流程,避免工作人员和供应商达成合作,夸大培训费、咨询费、食宿费等,并且检查开具报销凭证的单位有无相关资质,同时通过座谈会或实地走访等多种形式抽取部分发票核实真实性。事业单位内部可专门成立财务报销监督管理小组,及时核对报销凭证,一旦发现报销造假行为,立即进行严肃批评和处理,严重情况下向上级报告,或移交纪检、司法部门。
(二)提高会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首先对负责财务报销岗位工作的人员采取岗位竞争制度,落实岗位职责,明确岗位工作的重要性,在单位内部形成良性竞争的环境,促进财务人员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责任心,优胜劣汰,由贤能者胜任,激发出职工对工作的热情,提高事业单位经济管理效率。其次,针对报账工作建立监督机制。全单位职工应增强法律意识。在单位规范化、制度化报销流程,明文规定各中层部门领导要对本部门所有财务报销事务负责,一旦出现相关问题,要追求相关领导的责任。
(三)制定科学完善的财务报销制度
首先,单位内部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财务报销制度,并且保证财务报销行为能够严格按照财务报销制度执行,加大执行力度。在对工作人员提交的业务经费报销前,应严格核查其使用的合理性和合规性,然后上报领导请示后再行报销。财务会计报销凭证应由两名及以上工作人员二次审查,审核无误后再通过。其次,在单位内部营造风清气正的大环境,注重财务管理人员的道德培养,提升道德约束高度,以法律规章兜底,每督促位职工都能积极主动规范自身行为;严厉打击违规操作和违法乱纪行为。
(四)注重财务报销管理的动态性
财务报销是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而财务支出是财务部门工作的重点。因此领导一定要给予财务报销充分重视,明确当前财务报销中存在的问题,加强管理的动态性,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管理对策。现阶段事业单位财务报销的支出预算应与财务报销审批制度等相结合,同时以零基预算法替代简单的支出预算方式。此外事业单位一定要重视支出预算工作,各部门配合共同参与到预算规划中。
三、结语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经济管理中要重视财务报销,并且加强全体职工的培训教育,避免财务造假行为,完善报销审核和监督管理机制,健全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制度,营造事业单位内部良好的氛围,促进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姚海霞.财务报销在事业单位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财经界(学术版),2015(6):165-166.
[2]贾文清.财务报销在事业单位经济管理中的问题与建议[J].经贸实践,2017(21):243.
[3]李舒梅.新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财务报销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商,2015(8):144.
[4]史亚卓.财务报销在事业单位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经贸实践,2018(5X):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