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6大类型及应对办法

发表时间:2020/12/11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8月16期   作者:卢丹
[导读] 新生儿黄疸6大类型及应对办法

卢丹 
(成都温江圣母妇产医院;四川成都610000)

   许多新生儿一出生就要面临新生儿黄疸的考验。有些新生儿会患上生理性黄疸,这种黄疸不需要治疗,是正常生理现象。但有的新生儿会患上病理性黄疸,会影响宝宝身体健康和发育情况。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新生儿黄疸的6大类型以及应对的方法。 

一、生理性黄疸与其应对办法
    (一)生理性黄疸介绍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时期所特有的一种现象。生理性黄疸属于正常生理现象,会自然消退,不需要治疗,妈妈不必过分担心。生理性黄疸形成的原因是:由于胎儿在宫内低氧环境下,血液中的红细胞生成过多,且这类红细胞多不成熟,易被破坏,胎儿出生后,这类红细胞的破坏造成胆红素生成过多,约为成人的两倍;另外 ,新生儿肝脏功能不成熟,使胆红素代谢受限制,新生儿进食少,胆红素随大便及尿液的排泄较少等原因,造成新生儿在一段时间出现黄疸现象。
   (二)生理性黄疸应对办法
   生理性黄疸属于正常生理现象,不需治疗。患有生理性黄疸的足月儿血清胆红素<12mg∕dl,早产儿<15mg∕dl。如每日胆红素增加>5mg/dl,或出生不久即有黄疸,或黄疸较重及黄疸退而复现者,应视为异常,宜进一步查明原因。 

二、母乳性黄疸与其应对办法
(一)母乳性黄疸介绍
   母乳性黄疸是新生儿进食母乳后出现的黄疸症状,属于特殊类型的黄疸。其黄疸特点是:在生理性黄疸高峰(即宝宝出生5天后)后黄疸没有消退迹象反而加重;如继续哺乳,黄疸在高水平状态下继续一段时间后才缓慢下降,如停止哺乳48小时,黄疸明显下降,若再次哺乳,黄疸又上升。
    (二)母乳性黄疸应对办法
   一般新生儿黄疸2-3周便会消退,但吃母乳的宝宝黄疸症状会持续1-2个月。约有10-15%以喝母乳为主的宝宝,会有母乳性黄疸。可以放心的是,母乳性黄疸对宝宝的发育和成长不会有任何影响。停止母乳喂养可以减轻母乳性黄疸症状。停喂母乳后黄疸大约在2-4天内减弱,6-10天内全部消失。停母乳时可用牛奶暂时替代,待黄疸好转后可以继续用母乳喂养。


  

三、溶血性黄疸与其应对办法
    (一)溶血性黄疸介绍
   溶血性黄疸最常见原因是ABO溶血或RH血型不合,它是因为母亲与胎儿的血型不合引起的,以母亲血型为O、胎儿血型为A或B最多见,一般造成的黄疸较重。新生儿溶血性黄疸的特点是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且逐渐加重,常伴贫血,水肿及肝脾肿大等症状。 
   (二)溶血性黄疸应对办法
   对于溶血性黄疸,早期可用丙种球蛋白阻断溶血,病情严重者,可进行换血治疗,如果溶血较轻微,也可采用光照疗法对症治疗即可。 

四、感染性黄疸与其应对办法
   (一)感染性黄疸介绍
   新生儿免疫功能低下、产妇产道特殊细菌、胎膜早破、产程延长、分娩不洁等均可以引起新生儿感染,继而出现新生儿感染性黄疸。黄疸的特点是生理性黄疸后持续不退或生理性黄疸消退后又出现持续性黄疸。 
   (二)感染性黄疸应对办法 
   感染性黄疸的临床治疗方式主要是针对性的药物治疗,应用抗病毒和抗感染药物。 

五、阻塞性黄疸与其应对办法
    (一)阻塞性黄疸介绍
   阻塞性黄疸多由先天性胆道畸形引起的,以先天性胆道闭锁较为常见,其黄疸特点是生后1-2周或3-4周又出现黄疸,逐渐加深,同时大便颜色逐渐变为浅黄色,甚至呈白陶土色。 
   (二)阻塞性黄疸应对办法 
   这种黄疸一般完善消化道B超检查即可确诊。新生儿阻塞性性黄疸一般在明确诊断后,一般需要常规黄疸治疗方法并配合手术治疗。

六、药物性黄疸与其应对办法
    (一)药物性黄疸介绍
   药物性黄疸由维生素K3、K4、新生霉素等药物引起者。遗传性疾病如红细胞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缺陷、半乳糖血症、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囊性纤维病等也可引起黄疸。
   (二)药物性黄疸应对办法
   对于药物性黄疸的宝宝,要根据医院检查结果和医生意见进行治疗,避免孩子和乳母摄入引起黄疸的相关药物及食物。在治疗的过程中注意加强护理,这样能够有效提升临床治疗的效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