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策略 张亚梅

发表时间:2020/12/11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9月下   作者:张亚梅
[导读] 生活化教学在低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实施中发挥的效果非常明显。

新疆喀什莎车县莎车镇中心小学  张亚梅 844700

摘要:生活化教学在低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实施中发挥的效果非常明显。这不仅在于这门课程和学生的生活非常贴近,这也在于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往往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共鸣,加深学生的理解,能够帮助学生更快的吸收掌握相关知识内容。基于此,本文对生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策略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生活化
        引言:学生在小学阶段处于学习成长的关键时期,其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都具有可塑性,道德与法治对于小学阶段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积极引导作用.但是部分学校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学生的道德意识较为浅薄,对于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性也没有充分的理解。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加强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
        在当前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之所以要加强生活化教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虽然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十分重要,但是当前的教学中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比如教学理念的落后、教学方式的单一、教学内容的枯燥片面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一方面让小学生难以理解和认同教师所讲述的内容,另一方面这种枯燥、空洞的教学模式持续消耗着学生对此课程的兴趣,最终会导致学生学不会,也不想学的问题。面对当前这些问题,加强生活化教学是一个有效改进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成效的方式。一方面,加强生活化教学,能够加强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和教学内容的联系,帮助学生理解,提升整体的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加强生活化教学,还能够对学生在生活中的行为举止有着明确的指导作用,从而加强学生的教学实践,提升学生在生活中的实践能力。
        二、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应用策略
        (一)鼓励学生观察生活环境,把生活带进课堂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内有较多以实际生活为课程的教学内容,以小学生日常生活为载体,帮助学生在生活化学习中发展自己的特点。而且在教学活动中,老师切身体会到,生活就是一幅幅平凡的画面,而且这些平凡的画面更能带动学生情感的共鸣,激发学生走进课堂的兴趣,增强学生的生活化教学情感体验。故此,小学德育教师要注意教学方法的改变,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立足于学生的实际生活,从学生的身边环境进行引导,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参与感。例如,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各家各户都有了私家车,马路上车辆也随之越来越多,小学安全教育也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平安回家》一课的教学活动中,为了让学生回家时注意公路上车辆的来往、知道遵循交通规则来保障自身安全,教师可以设计一个联系生活的课堂活动:在教学课程开始的前一天,让学生记住回家路上遇到的交通标志,然后通过简笔画的方式画出来,可以让家长帮助拍照整理。


然后,第二天把画出来的交通标志裁剪下来,在课堂上拿出来跟大家进行交流。利用学生每天上下学的生活环境进行引导,在课堂交流的形式下活跃课堂气氛,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感,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规范学生在生活中的行为方式
        随着学生逐渐成长,他们参与社会生活的机会在不断增多。小学生在行为规范和认知标注还没有完全形成与建立前,很容易在生活中产生一些不当的言行,甚至会养成一些不好的行为习惯。这些都是要引起教学充分注意,并且要引导学生改善与更正的问题。结合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特点,教师可以在讲到一些特定内容时有意识的规范学生的言行,让学生认识到哪些行为方式是不合理的,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行为标准。同样,在具体的教学实施中,教师可以采取生活化的方式展开。比如,可以透过一些生活场景与生活情境的创设,让学生来分析其中的问题。同时,教师也可以挖掘利用学生在生活中真实存在的问题的范例,并且引导学生就这些例子做分析讨论,从中做相应的归纳总结,进而规范学生的言行。从真实的生活出发来组织与构建课堂,这会让教学的效果更加突出,学生的学习印象也会更为深刻。
        (三)加强具体的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促进学生的理解
        在加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生活化的具体措施中,通过教学情境的生活化是一个十分有效的方式。小学阶段的学生,一方面心智不够成熟,对空洞、枯燥的理论知识接受能力不强,再加上小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不强极容易分心、走神。因此,传统的单方面的填鸭式教学方式,会导致学生因不能很好地理解教师所表达的内容,而不对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感兴趣。而小学生普遍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各种形象、生动的事物、情境对小学生有着天然吸引力。因此,在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模式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强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通过生动、形象的各类教学情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教师所营造的教学情境中能够受到情绪的感染和熏陶,从而促进道德与法治教学目的的达成。而在构建生活化教学情境中,教师应该积极借助各类信息化技术手段,加强生活化教学情境的丰富性,让教学情境变得声、光、点俱全,这些形象、生动的事物,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兴趣,从而加强学生的专注度,提升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结束语
        总之,在开展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把握生活化教学模式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突出小学生的主体地位,联系生活化教学的理论内涵,做好课堂教学反馈,针对性地做好教学安排和教学设计工作。
参考文献
[1]蒋海莲.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研究[J].科幻画报,2019(12):138.
[2]王宗红.道德与法治生活化课堂的构建[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3):46.
[3]蒋海莲.“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研究[J].知识文库,2019(23):28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