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如何提高小学六年级数学的教学质量

发表时间:2020/12/11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9月下   作者:曹成
[导读] 新课改背景下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以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角色,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同时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全州县才湾镇邓吉小学 曹成  541508

摘要:新课改背景下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以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角色,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同时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基于此,以下对探究如何提高小学六年级数学的教学质量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质量;提高措施
        引言:围绕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新课程改革提出了全新的标准,数学教师需要强化学生的解题思维和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解题水平,并以此为依据创新教学模式,针对当前小学高年级学生在解题训练方面存在的问题,教师应站在思维开发和能力培养等方面创新教学,为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奠定良好的思维基础。
        一、使用多元化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会直接影响他们学习的效率。所以教师需要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创新,结合新课标教学理念,给学生创建良好的教学环境,提高教学的灵活性和多样性,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例如,在教学“分数除法”这一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游戏教学方法,带领学生对分数除法运算规律有一定的了解,掌握基本概念。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可倡导学生采用简便运算方法以提高计算效率,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安排学生参与各种实践活动,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
        二、建立学习小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理科科目,其在数学运算和数学解题的过程中,主要锻炼的是学生的分析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更多的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教师先入为主的教学思路,容易造成学生思考的惰性,同时对于数学问题的应变的应用能力较差,因此,在小学六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数学知识积累和抽象思维能力的基础上,教师应当创建学习小组,为学生的自主思考、自主分析和自主推理提供一定的平台。那么学习小组的创建一般以4-6人为主,而且要在创建之后经常的运动小组合作探讨的学习模式,在日常多频次的自主学习中,能够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索知识的能力。教师应当设立有效的合作学习题目题目的类型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简单的新知识的探索问题,一种是围绕已经学习过的数学知识的变形问题。


简单的新知识的探索性问题,一般应用于新知识的导入环节,在教师进行讲解之前,先让学生们进行独立的思考,以便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如在讲解“圆柱体的认知”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多种圆柱形的物体图片和教学实物模型,然后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总结,圆柱体的特征和概念,那么在谈论的过程中学生会通过生活中圆柱体的对比进行共同特征的总结,最后每个小组在进行总结发言。那么在对于圆柱体的探讨中,就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分析和总结问题的思路。关于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变形题目的设立,主要是为了能够让学生充分掌握知识点并能够熟练运用的能力培养。
        三、针对教学目标分层,兼顾整体学生需求
        在开展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时,由于每个学生学习特点和学习方式存在差异,教师如果采取“一视同仁”的教学方法,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与成长十分不利。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学习差异和特点采取分层教学方法,通过科学设定分层教学目标,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照顾,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例如,在教学“扇形统计图”的过程中,教师综合学生在统计方面的学习效果分层设计教学,结合教学内容和知识框架设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针对学困生,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针对中等生,要求他们能简单分析扇形统计图,培养统计素养;针对学优生,适当给其设定发展新目标,对生活中存在的扇形统计图进行计算分析,让其明确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意义。在实施分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有一定了解之后,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教学方法。此外,可以安排所有学生对课本例题进行分析,用相同类型的题目对学生进行训练,在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定了解之后,通过慕课或者微课等方法设置变式训练,对一些基础薄弱的学生进行基础知识巩固练习。通过这种方法,能够提高各层级学生综合水平和学科素养。
        四、组织合作探究,培养探究能力
        在小学高年级数学解题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高度重视培养高年级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探究能力,并根据学生的个性需求,创新课堂教学环境,引导学生按照学习小组的方式,科学探究具体的数学问题,全面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如在设置“折线统计图”的相关数学问题时,教师可以结合生活案例为学生展示具体的折线统计图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设置问题,引导学生综合分析图中呈现的数据发展趋势。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科学探究,培养学生良好的统计思维,让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有效整合解题思路。
        结束语
        在小学高年级的数学教学中,仍存在一些发展中的不足。为发挥自主学习教学方法的作用教师应发挥引导作用,增加对学生的关注度,更好地优化教学方法,并通过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雒红梅.试论如何提高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质量[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19(03):101.
[2]吴应香.提高小学六年级数学的教学质量的策略分析[J].科幻画报,2019(02):98+100.
[3]朱凤艳.刍议提高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质量的策略[J].考试周刊,2017(60):1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