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低年级数学小组汇报交流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0/12/11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9月下   作者:林丽霞
[导读]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依赖记忆和模仿,自主探究、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有效方式。

儋州市红岭学校 林丽霞   571733

摘要:《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依赖记忆和模仿,自主探究、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有效方式。由此可见,小组合作是推动新课改进程的主要手段。它改变了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和学生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将学生推到学习的前沿,成为学习的主人,更加主动地学习,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基于此,本文对提高小学低年级数学小组汇报交流有效性的策略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组合作;低年级数学;汇报交流
       引言:小组合作模式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因为其为教师和学生带来的帮助以及模式本身所具备的优势,这种教学模式已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但是新生事物难免伴随着无法避免的缺陷,教师要擦亮眼睛及时发现这些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推动课堂的发展和完善。
        一、小组合作学习法的优势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为了完成某项学习任务,将学生分配成若干个小组进行互助性学习,每个学生在小组中有明确的责任和分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使学生以小组互助的形式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有利于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帮互助以及沟通交流,促使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促进、相互激励,更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数学学习的动力,实现学生之间的共同进步,从而更好更快地完成学习任务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效率和水平的提升。与此同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更好地尊重了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更好地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是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同时也是推行素质教育的需要。小组合作学习法有效改变了传统数学教学中枯燥乏味、学生缺乏学习动力的现象,提高了数学课堂的趣味性,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保证了小学数学课堂的质量。高质量的数学学习不能仅仅依靠单纯地课堂听讲和死记硬背,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是一种更加有效的数学学习方式。
        二、小组合作学习法在小学数学教学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未充分组织课堂秩序
        教师未充分组织课堂秩序,导致学生讨论过程混乱,甚至偏离教学重心;或者以小组合作模式开展课堂教学管理难度加大,教师无法充分落实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容易让一些学生养成“偷懒”或是“躺赢”的坏习惯。
        (二)一些数学教师的教学理念还不够完善
        在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一些教师低估了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学习能力,生怕学生不能有效解决问题,所以总是过多的干预小组的学习活动,导致小组的交流和讨论经常被打断,影响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甚至有些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仍然采用教师讲、学生记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使得小组合作学习成为一种形式,流于表面化,没有发挥出真正的效果和作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没有被有效激发和调动出来。教师没有及时转变自身在教学中的定位,没有真正做到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中心,这都影响了小组合作学习的质量和效果。
       (三)学习小组中的小学生学习水平各不相同
        当开展小组发言等活动时,很容易出现这种问题,小组成员每次都让学习水平较好的小学生发言,其他成员并不会主动发言,这样十分不利于小学生的共同进步。诸如此类问题,教师就要充分发挥好“引导者”的作用。如: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学习小组的组员做出合理调整,在学习小组发言的环节,让平时不发言的小学生来发言。



        三、小学低年级数学小组汇报交流有效性的策略
        (一)选拔小组长
        小组合作是一项团队活动,需要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有序进行,否则合作活动将是一盘散沙,小组成员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让合作学习大打折扣。因此,选拔组长是开展合作学习的首要环节,也是确保汇报交流顺利进行的保障。首先,教师要选出责任心强、发言积极、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担任组长。其次,组长虽然是各方面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但他们毕竟年龄较小,知识和生活经验不足,在组织汇报交流时会不知所措,面对问题时不知道如何解决,因此,教师要对组长进行培训,教会他们如何有条不紊地组织学生汇报交流。“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只要组长的组织管理水平得到一定的提高,才能带动组员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汇报交流。1.合理分工,组长要按照组员的学习基础、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对他们进行合理的分工。如让性格活泼、基础扎实的成员汇报操作环节,性格内向、书写较强的成员汇报表格、报告等。这样每个组员都能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享受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信心,实现个性发展。2.督促组员主动汇报交流,组员在组长的监督下积极交流,使合作学习真正成为每个学生展示个性的舞台,培养组员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合作意识。
        (二)给予小组任务的作用重视,通过小组竞争集中注意力
        小组合作模式强调的是以小组为单位,但是在讨论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并不是小组一起解决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就足够了,而是要落实到每一个小组成员上,保证每一个小组成员都参与问题解决的过程并付出相应的努力,这样才能实现小组合作模式的意义。所以在小组中要给每个组员布置任务,并让小组之间进行比赛,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对于小组学习的参与度。在学习北师大版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五课《数据处理》一课时,小组合作模式就十分适用,教师给出一组数据并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小组与小组之间展开竞争,对学生的数据处理情况和问题解答情况进行分析,作为判断小组成绩的依据,并凭借成绩对不同小组进行排名。这样竞争的形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好胜心,组长要做好组织让组员们重视小组荣誉,充分激发组员的积极性让所有组员都参与到小组竞争的过程当中,然后分别为组员们布置不同的任务。
        (三)充分发挥教师在合作交流中的作用
        在学生合作交流时,教师应深入各小组之间,巡视、督察,一方面确保每位学生都参与合作交流,另一方面还可以观察介入,并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导,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让他们学会合作、学会交流。比如当小组交流的话题偏离主题时要及时阻止并将其带回话题中。当小组合作交流无法进行时,教师要及时点拨;当交流出现矛盾时,教师要及时调整。指导作用,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因而在汇报交流时很容易流于表层或出现思维障碍,这时教师要及时点拨、指导,疏通学生的思维,将他们引入深层次的思考中。让学生通过汇报交流拓展思维、发散思维,真正有所提高。制定汇报交流规则汇报交流为每个学生提供了自主发挥的机会和平台,人人都有权利发表自己的想法。但这项集体活动需要在规则的约束下才能有序地进行,否则汇报交流就会乱成一锅粥。因此,教师要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小组合作的属性制定相应的规则。如倾听规则、交流规则等,提高汇报交流的有效性。
        结束语
        总之,汇报交流是小组合作的主要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教学中教师要对小组合作这一学习模式有充分的了解,并能结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不断优化这一合作过程,提高合作交流的有效性,让学生能够积极自主地、充满自信地、自由平等地进行数学交流,改变认知方式的单一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数学教学工作得以扎实有效地开展下去。
参考文献
[1]朴海曼.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才智,2019(05):153.
[2]俞婷.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研究[J].小学生(下旬刊),2019(01):7.
[3]许秀平.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8(35):194.
[4]王之杰,王雅倩.发挥小组合作优势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读写算,2018(32):231.
[5]吉英.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合作学习的有效性[J].读写算,2018(30):1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