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发表时间:2020/12/1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2月下   作者:葛艳
[导读] 小学数学课堂创新离不开对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智力的开发,在义务阶段的小学数学教育,要把握住对教学资源、学生特点和课程资源的把握,重视将这些资源进行合理运用,将课堂进行合理安排,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多种教学等形式,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其中,实现思维能力的培养。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仙林学校小学部     葛艳      210023

摘要:小学数学课堂创新离不开对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智力的开发,在义务阶段的小学数学教育,要把握住对教学资源、学生特点和课程资源的把握,重视将这些资源进行合理运用,将课堂进行合理安排,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多种教学等形式,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其中,实现思维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创新
        引言:小学生数学学习的持久性不足,往往是因为其自身尚未建立起对于数学学习的主动性,学习的动力不足.其次,由于学生数学基础和检测应用能力不足,其在学习过程中受到一定的挫折就会停滞不前.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实现课堂教学方法教学组织的创新,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一、小学数学教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教育薄弱的学生往往被教师所忽略,在课堂教学和日常教学中的过程中,很多教师对基础薄弱的学生往往管控不严,他们的眼光往往不能在全部学生身上,认为一小部分学生学不会,就是笨或者就是努力不够。小学生真正遇到了困难,是需要教师耐心给予指导和解决的,同时小学生自控力有限,教师需要通过一定的制度和作业安排加强控制,来帮助小学生克服自控力不足的问题,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建立的数学学习的兴趣,提升主动学习的意愿,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学习数学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
        (二)教师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很多小学数学教师由于工作久了,对数学的概念认识越来越窄,对教学也不断自我设限。然而,数学教学应当走出传统教学之路,走出只教教材的错误认识,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将数学应用到生活中的问题解决上,为培养学生的思维,锻炼小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改变课堂被动的状态,提升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增强小学生的探索性,为他们持续学习数学提供更多的动力支持[1]。
       (三)忽略学生接受能力,对非智力因素不够重视。有的教师课堂激励措施利用不够好,或课堂教学内容情境创设不够理想,导致学生注意力产生了分散产生了厌烦心理,影响了学习体验,有的教师过于重视应试教育的成绩,一上课就进行习题训练,导致整个课堂十分紧张,有些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意义认识不够,,导致他们对数学学习产生了厌烦心理。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创新实践和思考
       (一)把握新课程改革的对教学方法的新要求。


新课改过后,教师应当更加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实现,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习为先导,以学定教,课程计划要从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需求入手,增强学生探索欲望,充分实现数学教师的辅导作用。数学教师也应当充分认识数学课程对学生成长发展所起的作用,充分利用现有教学手段,增强对学生学习动力的激发,改变传统的、集中的、大量的以背诵公式,例题解题步骤为主的课堂教学形式,转变为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能力的教育状态,转变学生对课堂的态度。
       (二)培养学生的思维,构建条件反射能力。条件反射属于思维储备,对提升小学生数学反应能力具有明显作用。对于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教师要安排一些基础的思维训练,对他们的思维进行培养,使他们在反复的训练中获得思维的强化,使学生将来面对同样数学条件时能够达到条件反射的状态,这样可以有效弥补学生记忆力不足的问题[2]。比如,图形阴影面积的计算技能会用到割补思想、数形结合思维、设置未知数建立方程的思维、乘法中数字拆分技巧都可以通过专题训练进行强化。教师可以利用微课,用一两分钟把某一类题型的思维过程中展现出来,也可以制作可操作的数学模型,在班级创设数学活动,把相同的题型汇总到一起,为学生进行思维训练提供实操的工具,使学生在动手动脑的综合过程中实现对数学思想的内化。例如,对“鸡兔同笼”问题的解决,就需要学生把握好对问题的分情况假设,并就每一种情况进行相应尝试和叙述,而思路也有两种,一种是假设全部是鸡,一种是假设全部是是兔,每种思路的叙述都需要很严谨的思路,这就对了学生表达能力提出了考验,同时他们需要边计算边叙述边比较交流。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增强学生情境中思维的运用。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唤醒学生在长期记忆力,找到新旧知识与之间的结合点,发现内化新知识的数学观察角度,逐让学生渐形成手脑并用、多种器官协同应用的学习习惯,不断实现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和思维能力的提高。例如,使用画图法对抽象又有画面感的问题进行分析,将问题直观化,有条理表现数量关系[3]。如题,小李用2/3小时可以走3千米,小明用5/12小时可以走5/6千米,如果两人平均速度不变,请问谁走的快?对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画线段图来整理已知因素,去寻找两人比较的同意标准,去对比1个小时内两人分别可以走多少千米,或者对比走1千米每人各需要多长时间。
结语:随着新课改理念的推进,数学的多元作用也在逐渐发挥出来,小学数学应当把培养学生多维感知、多种情感体验、多种能力提升结合起来。教师既要要保证数学学习能满足学生兴趣,也能激发学生进取主动性,同时使他们真正获得一定的能力,持续开展对小学数学教学创新的研究,促进学生多元发展,小学数学教师只有把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重视起来,在课堂设计中为学生预留足够的发挥空间,为学生提供读题方法,解题思路,营造交流的氛围,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相联系,运用具有吸引力的案例对课堂进行充实,才能持续吸引学生开展数学探索。
参考文献:
[1]李学翠.探究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学周刊,2020(30):139-140.
[2]张永梅.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创新研究[J].学周刊,2020(29):47-48.
[3]朱生峰.探究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J].学周刊,2020(28):143-1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