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追问的艺术

发表时间:2020/12/1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月3期   作者:颜廷岚
[导读] 要促使语文课堂教学走向深度,离不开教师的循循善诱。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追问无疑是一种既能把文本知识层层推进,又能强烈引起学生注意的方式。文章从预设问题追问、调控好追问难度、把握好追问方式和把握好追问契机等层面阐释了追问的艺术。

颜廷岚    山东省阳谷县阿城镇阿城中学  山东  聊城  252321
【摘要】要促使语文课堂教学走向深度,离不开教师的循循善诱。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追问无疑是一种既能把文本知识层层推进,又能强烈引起学生注意的方式。文章从预设问题追问、调控好追问难度、把握好追问方式和把握好追问契机等层面阐释了追问的艺术。
【关键词】追问;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1-043-02

        何谓追问?追问,就是寻根究底地问,这是“问”的深化,既能保持思考的延续,又是对文本深度的解读,能够将文本的知识层层推进,引导学生走向文本的深度。那幺在初中语文课堂,如何开展有效的追问呢?
        一、预设问题追问
        教师在课堂上预设问题是必要的。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深入、紧密联系,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教学中,问题预设既需要教师对所要提问的问题进行调整,也需要教师的教育机智和深厚的综合素质。教师预设的问题是能够通读课本中的每一个细节,并能深入理解课文,使教师能够深入地把握学习情况,有效地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师要把握问题的方向,不能偏离教学目标。在预设问题时,主要问题应能在整个文本中发挥作用,主问题可以衍生成几个简单的问题进行提问。这样,问题就可以简化,学生在答题时能抓住重点,减少学生的挫折感。当然,主题的设置应该能够突出主题,分析课文的重点和难点,甚至是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
        例如,在教学《社戏》这篇文章时,笔者抓住文本中的思考探究:豆是很普通的豆,戏也是让我昏昏欲睡的戏,但是文章的最后却说是“好豆”“好戏”。有着这样的主问题,笔者又追问了文本中写的几件小事用四字成语概括一下,然后再让学生体会“我”的心理变化,这样学生在理解主问题的时候,就能很容易理解。
        二、调控好追问的难易
        教师在追问的时候要把握好难度,班里学生的学习程度不同,教师在追问的过程中要把握好层次性。知识上,教师的追问尽量简单,能够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在追问中筛选的信息要找到关键的词,能够厘清文本的答案。在方法和能力上,教师的追问要有一定的深度,阅读教学中,让学生能够在总结、归纳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追问。当然在文本表达的情感上,教师在追问的时候,教师设置的问题要能有一定的广度,在追问中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
        例如在作文教学中,为了加深学生的感知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笔者在课堂上提供了一些不同树叶,让学生针对一片片树叶细心观察。笔者就从一些简单的问题开始问:“你们看到老师桌面上摆放的是什幺呀?”同学们不屑一顾地说:“树叶。”接着,笔者调动学生的感官,进行深入地感知,再问:“你们看到的,我也看到了,可是同样的树叶,你们能听到什幺?嗅到什幺?触到什幺?尝到什幺?”这样一系列的问题,学生的多重感官似乎被调动起来,学生立刻想用自己的感官去细致地感知事物。


当学生在不断地去闻,去触,看着学生张嘴欲说的样子,笔者又追问:“同学们,你们刚才似乎把自己的感官调动起来,可是你们想想这些树叶像什幺?”这一下子激活了学生的想象力,学生迫不及待地嚷道:“有的像手掌。”“有的像蒲扇。”“有的像细针。”“有的像发丝。”……学生说得很多,但是学生仅仅是从树叶的形状来形容的,笔者想这些都是小学生能说的句子,而初中生应该更有深度,因此,笔者就把追问的深度不断地增加,让学生用自己的心去感知,笔者就追问:“同学们,你们看了、想了,可是在你们看的时候、想的时候你们的心情如何呢?能不能把你们刚才看树叶的心情描绘一下呢?”学生听了笔者这样的追问,立刻把自己储备的知识向思维的广、深处发展。学生说道:“叶片随着季节的转换,渐渐地失去水分,慢慢地枯萎了。由这树叶的变化,我想到了妈妈的手,她每天不停地劳作着,为了我们的家,她舍不得买一元钱的擦手油,她的手就像风干的树叶,看着这些失去水分的树叶,一下子勾起了我对妈妈的爱,我知道了树叶的周期这幺短,我也知道人生的短暂,珍惜当下,善待身边的人。”随着这种追问的深入,学生对事物的感知将不再停留在表面。学生写的句子有一定的深意。教师应该能够控制提问的难度,这样每个学生都能在语文课上有所收获。
        三、把握好追问的方式
        追问的方式教师要能把握好度。这样不仅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能让课堂的气氛融洽。追问的过程要能环环相扣。例如《变色龙》这篇文章中,对文本的理解提出这样的问题:“主人公几次变色”“他是因何而变色的”,问题的抛出,让课堂变得枯燥,这时,笔者就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向追问,引导学生不断的思考,在文本的冲突点上,去追问,这样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问道,“你们反复阅读了文本的内容,你们发现了什幺变化?”学生回答,“老师,我知道狗没有变化。”这样学生很快就进入了角色进行思考。他们认为这样的追问,比刚才的问题更有趣。追问能够有效改变学生思维的习惯,引起学生多维、多层面去探究文本的内容。
        四、把握好追问的契机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了解学习情况,善于应变。当然,在提问的过程中,教师不能揪住一个学生不断提问,这会造成学生的紧张情绪。教师应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提问。特别是一些问题可能会给学生带来困难。教师应能随时调整问题或求助于其他学生,以便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思考时间。在课堂上,许多老师害怕课堂上的寒冷,总是给学生讲他们想说的话,这阻碍了学生的思考。因此,教师应该在课堂上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等待学生有了回答下一个问题的想法。
        例如,朱自清《背影》中笔者针对一个学生问“文中出现了几次背影?”“哪次背影让你触动很大?”“每次背影的出现都是给予作者怎样的情感?”……这样的追问结束,课堂的教学也达到了目的。因此在追问的过程中教师要能捕捉学生的反应,抓住契机,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追问,提升课堂的实效性。
        总之,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的艺术。教师要能够预设好问题,控制难度,把握方法,抓住机会,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提问,这样既能有效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又能提高初中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陈静.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课堂追问[J].中学课程资源,2018(09):35-36. 
[2]王悦.基于初中语文课堂有效追问的策略研究[J].中华少年,2020(13):180+183.
[3]祝艳利.适当设疑,合理追问——核心素养背景下语文课堂追问艺术的思考[J].内蒙古教育,2019(17):63-6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