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环
辽宁春安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辽宁沈阳 110136
摘要:我国提倡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城市园林工程建设得到大力发展。从景观工程的整体效果来看,部分地区存在植物死亡率高、养护措施老化等问题,不仅不利于提高景观效果,还会造成资源浪费。因此,要改善植物养护技术,创造可持续发展的绿化环境。
关键词:园林工程;植物养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S688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在园林景观建设中,园林植被养护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植被生长主要受外界环境影响,其具有一定的季节性。为全面提升园林景观整体的欣赏价值,在植物养护过程中,要针对不同类型选择合适的养护方法,以有效克服外界环境的制约,全面加强现代园林养护管理工作。在养护过程中,要保障温度的适宜性,同时需考虑土壤中水分等因素,防止过涝等现象的发生;要加强施肥管理,为植物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同时养护管理过程中,要全面提升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定期修剪植物,为植物提供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从而全面提升养护管理工作质量。
1园林工程中的植物养护工作特点
1.1长效性
园林工程与一般工程建设并不完全相同,主要涵盖园林工程建设与后期养护管理,前期主要针对的是植被栽植与景观规划,在建设完成后,还得要逐步实施必要的养护管理,以此来确保植被得以健康化成长,从而产生良好的生态效益,对于园林工程该项特征,务必要要进行长效化管理,以此来进一步确保园林工程建设的水平与质量。
1.2综合性较强
园林植物种植工程是人为、有意识地按照园林设计图纸要求栽种植物。但是必须要重视和注意到,这种人为的栽种不是普通的栽种,而是按照依据性(设计图纸)、科学性、艺术性、基础性(种植生长基础条件)的原则栽种布置。要利用园林植物,组成一个综合性的优美环境,并实现保护环境的目的。同时,还要注意和了解植物种植过程中所产生的变化,对其形态、色彩、叶形、开花、结果、常绿或落叶等变化而进行人为(人工)控制,以达到成活和艺术景观的效果。因此园林施工技术与植物养护技术具有综合性强的特点。
2加强园林养护的策略
2.1提高排水灌溉效率
园林植被成活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植物的养护是否到位。要关注植物生长习性,了解植被生长所需要的温度、湿度、营养成分、光照及水分等要素。例如灌溉时,不能所有植物都采取同样的灌溉技术,而是需要结合植被生长规律及吸收水分的强度采取不同的灌溉方式。植物叶或根茎的特点不同,吸水规律不同,在养护过程中需要结合土壤含水量进行灌溉。针对吸水性强弱度不同的植物,在浇水时需要浇不同量的水;对不同大小的植物浇水,也需要有先后之分;在不同季节,要根据水分蒸发快慢的情况来确定浇水量和时间;结合植物根部的深浅选择合适的灌溉方式,保证植物能够吸收到适量的水分,促进生长。
2.2优化排水途径
虽然在植物生长阶段之中要储备充裕的水分,然而依旧难以规避土壤发生积水现象,因此要及时予以排水,一旦积水情况无法得到改善,这势必会阻碍到植物的生长率,不仅可以导致植物更细发生缺氧的现象,也会使得植物的死亡几率变大。另外,植物土壤之中的积水过大,使得土壤通气成效变小,从而影响到植物吸收土壤之中的营养成分流失,由于并未做到及时排水,就导致植物根系生长受到不同程度之上的影响。
2.3施肥
在对园林植物完成浇灌工作之后,需要进行的是施肥工作。首先,需要在春季植物开始发芽或者在秋季植物落叶之后对其开展施基肥的工作。为了提升肥料的效力,需要将有机肥料和栽植的土壤进行充分搅拌融合,具体所用肥料的量需要根据肥料的类型及植物植株的大小来做出一定的调整。其次,追肥的工作也是保证园林植物能够健康成长的关键步骤之一。从植物在春季发芽一直到秋季之间都能够开展追肥的工作,特别是在每年的6月到8月,雨水较为充沛,肥料的肥力更容易发挥出来。追肥工作的开展模式主要有两种不同的类型,分别为叶面追肥和根部追肥。对于不同类型的植物,所追加的肥料种类和数量也存在一定的差别。比如对于以观赏花为主要目的的植物进行追肥时,可以将质量分数为1%的磷酸二氢钾喷洒到植株上;对于攀缘类植物进行追肥,则宜采用质量分数为5%的氮肥对其进行喷洒处理。一般情况下,每年进行叶面追肥的频率控制在2到3个月一次,进行根部追肥的次数控制在两周一次,同时合理调整肥料所用数量,在完成追肥工作之后需要对其进行浇水处理。
2.4定期修剪植物
植物的修剪和除草工作对于植物的正常生长影响巨大,在其后期养护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在实际养护工作中,需相关工作人员能按照植物本身不同习性及特点展开针对性养护。为给植物提供充足的养分和水分,在后期养护工作过程中,首先要清除植物旁的杂草,以提升土壤整体肥力,保障植物有充足的养分供应。植物生长过程中,若过于茂盛则会降低整体的透光度,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及美观度。对此,相关养护人员应及时清理植物本身所产生的的枯萎和黄叶,并定期做好修剪工作,以全面提升现代园林整体的观赏性,促进植物正常生长。养护人员应充分了解植物特点,结合不同类型植物对温度、光照、湿度要求不同的特点,针对性制定相应的养护方案,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全面加强养护工作,提升养护工作的整体质量。此外,为有效避免枝叶分布杂乱影响美观及生长,需相关养护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能结合植物生长状况,不断调整工作方案,加强修剪除草工作,在提升植物观赏性的同时,为植物的正常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和水分,避免出现恶性竞争的现象,以有效提升现代园林整体的美观性。
2.5防治病虫害
第一,实施冬耕深翻。在土壤封冻之前,来进行必要的中耕,从而实现保湿松土、雨雪存积、促进根系正常的优良化等功能,还可以将枯枝落叶残余翻入到土壤之内,将土壤越冬害虫翻到地面之上,以此来使其被冻死或是被天敌捕杀。在除杂草的时候,捡除卵囊、冻杀虫卵与虫体,以此来显著降低越冬害虫的数量。第二,清除枯枝落叶。食叶类害虫和叶部病害越冬所提供的场所为枯枝落叶,一些病虫害原菌或是越冬卵,均会选择在杂草或是枯枝落叶之内来予以越冬,直至各项条件达标之后来活动。在该种形势之下来全方位清除杂草和枯枝落叶,以此来减小病虫源的出现的几率,实现冬季病虫害防治的最终成效。第三,对健康植物做好防疫工作。喷洒防治病虫害的药物,提前预防病虫害,尤其是在病虫害多发季节要提前预防。在对植物进行病虫害防治过程中,一定要采用科学的防治方法。正确适量使用杀虫药物,避免植物因用药过重造成枯萎或死亡。
结束语
总之,想要创建城市园林绿化文明城市,就要研究如何从根本上有效解决城市园林问题。根据城市发展的实际需求,采取多种措施,并改善城市园林植物的修剪、水肥的管理、病虫害的防治等多个方面,以便更好地管理和进行对城市园林的规划。进入21世纪后,通过一系列城市绿地的合理规划,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真正实现绿化共享。想要实现创新,也需要政府部门对城市绿化工作进行不断创造与摸索。相信在政府的支持下,人们会改变思想,提升环境保护水平,提高绿色生活质量。路还很长,城市建设者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石亮,张文颖.园林工程施工及植物养护技术分析[J].绿色科技,2019(11):36-37.
[2]左伟.园林工程施工及植物养护技术探究[J].居舍,2019(14):109.
[3]李晓晓.园林工程施工及植物养护技术探究[J].花炮科技与市场,2019(2):210.
[4]吴维民.园林工程施工及植物养护技术分析[J].现代园艺,2019(6):176-177.
[5]纪会中.园林工程施工及植物养护技术分析[J].现代园艺,2019(6):188-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