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
中建新疆建工(集团)有限公司西南公司 四川省成都市 610031
摘要:民用建筑给排水工程建设中的管道施工非常关键,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城市的运行质量,所以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对施工要点进行严格的控制,这样才能保证其功能能够得以正常发挥。基于此,本文对民用建筑给排水管道工程建设的施工要点进行深入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民用建筑;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要点
引言
给排水管道工程建设是建筑使用的基础,其能够提升民用建筑的质量,保障居民的正常生活。如何提升民用建筑给排水管道建设的质量,规范工程建设手段,成了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对民用建筑给排水管道工程建设的施工要点进行讨论,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
1民用建筑给排水管道工程建设的意义
给排水管道工程是民用建筑的组成部分之一,主要将建筑使用者的生活及饮用水进行输送,从而保障内部居民的正常生活。给排水管道工程能够与给排水系统相结合,由此实现建筑工程系统的合理化运行。在此基础上,需要做好建筑给排水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将建筑工程的图纸与具体工作项目进行规划。图纸会审是其中基本的工程建设手段之一,设计人员需了解工程位置,结合建筑的具体使用形式,在保证给排水系统正常运行的同时将其进行隐蔽安装,提升民用建筑内部的美观性。同时,施工人员需结合隐蔽安装的位置将墙壁实现钻孔处理,确保钻孔的位置与管线对应,避免因施工失误造成的资源损耗的现象,从而降低工程建设单位的资金投入,提升工程质量。此外,图纸会审能够保障施工与设计间的结合,使现场与图纸规划相匹配,由此规范给排水的建设流程,减少因人工失误所带来的工期延误。
2民用建筑给排水管道工程建设的施工要点
2.1排水管道防堵
排水防堵工程建设中,需要根据民用建筑中给排水管线的要求,结合建筑给排水管线的要求,进行规范性处理。其中,相关人员需进行乙字管位置检测,在其原有基础上设置监测接口,保障安装按照范工程建设。安装排水管线时,要将排水管间出管与立管进行整合,保障给排水工程的顺利运行。进行立管安装时,要将立管的检查口与其他接口处进行固定处理,由此实现托管和插口的衔接,提升支撑物与固定管线的融合性,确保管线的直立运行。同时,施工人员还需考虑建筑使用过程中的运行,将地漏、透气管及雨水管等工程进行整合,保障管口及管线周围的清洁性,形成地面及管线建设的封闭性,防止周围杂物堵塞管口,提升给排水工程建设的质量。
2.2给水管道安装
给水管道安装的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考虑工程建设的质量,在安装前确认地沟及管线通过线路的清洁性,整合工艺流程,确保工艺流程及施工数据符合规范,明确图纸要求。此外,进行给排水工程管道工程建设时,需要将施工流程与工艺技术规范化,工程开展前,监管单位与施工单位需互相配合,做好工程前期记录与验收流程的签署。进行验收时,同样需要以书面的形式展开,将管线零件质量及建设整体相整合,记录每一步的工程步骤,并且整理工程建设的配套设施,形成工艺流程的规范性运行。安装管道工程时,施工人员需对管线进行保护处理,将管道与套管之间进行填充,尽可能使用阻燃材料,提升工程建设的合理性。其中,可以采取螺纹连接的方式进行,将直径不超过100?mm的金属管材处理,由此形成管线材料的参照,保障管线的质量。
2.3管道周边防渗
给排水工程具有工期长、工程量大的特点,因此,要做好防漏防渗的处理,降低工程建设的工作量。排水管线的材质多以硬聚乙烯管为主,具有管壁光滑整洁的特点。此类管壁的特点也会影响其与建筑墙体的融合程度,从而导致渗漏等现象的发生。因此,施工人员需提升对管线工程的重视,保障民用建筑的正常使用。
其中,相关人员可以在管线中设置记号,进行工程建设时喷涂黏合剂,促进管线与建筑本身的融合性,提升防水效果。
3民用建筑给排水管道工程建设的管理措施
3.1加强给排水工程管理的科学性
3.1.1审核施工图纸
在进行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对施工图纸和方案进行研究审核,并对照图纸与建筑给排水施工场地的具体情况进行对比、审核,对图纸和方案的合理性进行判断,方便施工人员提前发现方案中的不合理之处,或者提出更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和方法,一旦发现问题及时与设计方进行沟通修订,提升设计图纸和方案的科学性和经济型,在提升建筑可靠性的同时为施工队伍节省更多的成本。避免因为设计问题引发后期问题。与此同时,对图纸和方案进行审核,也有利于施工人员熟悉施工场地和细节,使施工人员对工程情况进行深入了解,方便后期进行设施设备预埋、预留等,明确各个环节的施工要求,提升施工的顺畅度。
3.1.2做好施工材料质量管控
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过程中会用到很多施工材料,最常见的材料包括水泥、混凝土等,这些使用材料的质量会对本环节施工质量产生影响,因此必须在施工前后必须做好施工材料管控工作。首先,根据施工要求做好施工材料的性能、规格设计。其次,做好施工材料供料管理,不仅要重视材料的质量,还要保证施工材料价格、厂家信誉等问题,做好供应商管理。再次,做好材料进场控制,安排专人对进场材料性能进行检验、验收,保证进场材料质量。第四,做好施工材料存储管理。提前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并制定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对材料进行管理,保证保存期间的材料性质。最后,按照施工配料要求进行配比,保证材料发挥其最佳性能。
3.2规范工程监管质量
工程建设的质量是给排水工程建设的重要因素,只有保障了工程建设的质量,才能够提升民用建筑居住的舒适性,实现工程建设的规范化发展。管理人员要提升对给排水工程的重视程度,使其符合本次建设的规范,应用到施工中。施工流程的规范有利于提升民用建筑的质量,实现我国民用建筑的现代化发展。工程建设的管理人员要完善施工流程,给排水的工程建设手段与建设体系相结合,保障工程建设材料的规范性。进行工程建设材料检测时,给排水建设工程单位可以建立单独的监管部门,对工程建设材料及质量进行检查,由此形成工序流程及建设的合理化运行,进一步提升给排水工程运行的质量,对工序流程进行严格检测。其中,当施工中任何一项流程存在问题时,监管人员需要采取措施进行解决,保障后续工作的展开,促使管线工程建设的规范性发展。
3.3强化后期工程管理
后期工程管理需要对施工流程及顺序进行检测,为工程建设的后续提供保障。施工单位可以将民用建筑中排水管线的水表和阀门等进行检测,保障给排水管线的正常使用,提升工程建设的质量。此外,要检测管线的水压、阀门压力等一系列相关的问题,并且将水阀及排水管道等使用数据以书面的形式进行汇总,提升工程建设的科学性。相关人员需结合工程建设的具体步骤,整合建设材料的合格证书、质保证书等,将相关规范形成统一的汇总,为工程建设提供合理依据。
结束语
总而言之,民用建筑给排水管道工程建设的规范性施工有利于提升我国民用建筑的质量,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其中,可以通过加强给排水工程管理的科学性,以此规范工程监管质量,强化后期工程管理,实现建筑给排水工程建设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曹小成.建筑给排水常用管材质量检测与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20(16):54-55.
[2]王志刚.分析智能给排水管道在水务管理中的应用[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0(5):79-80,82.
[3]常文婷.解析建筑给排水工程中管道安装工艺的要点[J].中国住宅设施,2020(4):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