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治理中生态水利应用探讨

发表时间:2020/12/11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9月26期   作者:高歌
[导读] 河道工程本身具备排涝、灌溉、引水、水上交通运输等功能,新时期,河道的旅游、景观等功能也开始得到重视
        高歌
        济宁市水利事业发展中心梁济运河分中心,山东省 济宁市 272000
        摘要:河道工程本身具备排涝、灌溉、引水、水上交通运输等功能,新时期,河道的旅游、景观等功能也开始得到重视。要想做好河道工程治理工作,就要求有关部门能够重视起来,为了能够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活以及发展需求,对污水配套设施的完善以及治理河道污染问题便成了重中之重。河道治理不仅能够构建起良好的生态系统,更可以为社会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支撑。基于此,本文章对河道治理中生态水利应用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河道治理;生态水利;应用
引言
        河道治理工程存在问题,对河流附近的住户而言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不仅会影响他们经济损失,还会使他们人身安全受到威胁。经过相关调查研究发现,之所以会出现一系列严重洪灾,究其原因是因为河流治理工作不受重视;部分地区还存在降雨量大,洪水突发性较强,而且预报工作不完善的问题,造成洪灾发生频率增加。
1生态理念与水利工程相结合的概念
        在将生态理念与水利工程进行了集合后,也就形成了当下的生态水利工程,主要目的是为了让人们能够更好的发挥水利工程的作用,同时还能维护水域生态的健康。生态水利工程的提出,对于地区环境的优化以及地区经济的进步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出于这两点影响,在进行生态水利工程的规划与开展过程中,需要尽量考虑生态理念,对水利工程的要求满足了生态理念的同时,还要满足水利工程原本的贡献作用。只有将生态理念与水利工程得到完美的结合,才能满足生态水利工程的整体要求,让水利工程能够对生态进行改善,同时也能做出应有的经济贡献。与以往的传统水利工程相比,生态水利工程能够做出更大的贡献以及更多的突破性,将对生态水利工程与传统水利工程进行相应的比较。
2河道治理中的问题分析
        2.1环境保护意识薄弱
        在河道工程治理中,环境保护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不少地区只是将重点放在了河流管理的设计以及改造中,随着现阶段城市的发展,城市污水和生活垃圾随意排放的情况日趋严重,这将会加快水资源污染速度,从而威胁到城市居民的生活。分析原因,主要是因为人民群众存在环境保护意识薄弱的情况,没有认识到河道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没有严格依照河道管理的相关理念和标准来开展各项工作。针对这样的问题,在实施河道工程治理工作时,有关部门应该强化环境保护意识,重视对河道生态环境的保护。
        2.2河道治理不能满足发展需求
        从目前河道出现的问题而言,容易出现源短流急、洪水暴涨的情况,特别是对一些县城而言。现如今河道治理工程不能满足发展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许多县城防洪设施太少,标准较低,而且根本没有防洪意识,所以遇到强降雨就容易造成洪灾。其次,目前还存在有大部分中小河流河道无人进行管理和保护意识差,还有很多人向河道倾倒垃圾、建筑材料等。面对此种状况更是无人实施清理,从而造成河道萎缩十分严重,抗洪能力逐步降低,对现在防洪安全形成极大威胁。最后,由于群众意识浅薄和不重视的原因,使得整体环保意识不强,民众生活污水、工业污水、生活垃圾都倒入中小河流当中,造成严重的污染再加上河道当中本身就有植物、淤泥等所以造成河道淤积堵塞抗洪能力弱。
        2.3对河道形态随意更改
        在河道的治理过程中,一些部门与人员在治理方案的确定方面,缺乏全面性的考虑,导致在河道的治理过程中并未从实际情况着手,河道治理的相关策略并不符合河道的现实情况,存在对河道形态的随意更改现象。比如,一些水利工程的河道治理方面,采用的是挤占河道表面的方式来进行治理的,这种治理方式下,河道原有的形态无法保持,河道生态系统遭遇了巨大的破坏。河道治理的过程中,对防洪要求的提高使得在河道治理的过程中,往往会采用钢筋混凝土护岸方式,虽然这种护岸结构能够提升河道的防洪能力,但是,河道原有生态系统却存在较大的破坏。


        2.4河道治理监理质量问题
        在进行河道治理的时候,监理的作用是巨大的,但是在进行日常监理监管的时候,并没有真正发挥出监理的重要作用,各种隐性的转包问题时有发生,这导致水利工程的河道治理无法实现预期的治理目标。从某种角度来看,为了提高水利工程的综合建设效益、缩短工期,部分工程存在偷工减料问题,再加上监理工作的开展不顺利,很多监理人员自身的管理意识较差,使得河道的后期治理中,生态平衡逐步被打破,影响周边居民的日常生活,甚至对周边经济发展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3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建议
        3.1重视河道改造过程中生态理念的运用
        在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为了降低城市河道污染问题,往往需要对河道进行改造修建,在河道改造过程中需要重视生态理念的运用。通过良好的蓄水措施,能够让城市生态环境得到一定的转化,而这也能为城市居民带来更多的好处,在具体的改造过程中,需要根据项目提出的各项原则进行严格的要求划分。一方面需要根据不同地区来使用不同的审核方案,对河道进行相应的调查分析。另一方面,在河道的改造过程中还应该重视对于当地特色的应用,通过良好的规划设计来让河道改造尽量降低成本,从而让水利工程能够与生态融为一体。
        3.2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在河道工程治理中,有关部门应该重视起来,在提高自身环境保护意识的同时,做好社会宣传工作,引导人民群众树立起环境保护及河流保护意识。例如,可以借助电视、网络等方式,加强河道保护宣传,也可以安排专人深入到学校、社区等进行宣传,使得公众能够充分认识到河道保护的重要性,从而对自身行为进行约束,积极参与到河道工程治理工作中。
        3.3建设组合式生态护坡
        生态护坡的建立同样是水利工程河道治理中的重要方式,在建设过程中,相关人员需首先将此区域内的场地加以相应的清理,去除场地内的杂物、障碍物,并将面层加以压实与整平处理。如果在工程现场存在孔洞、淤泥与凹陷,需将这些区域加以必要的处理,填土压实。随后,根据河道治理中对地基土的基本要求,进行碎石垫层与反滤土工布的铺设,浇筑素混凝土墙基础,铺设四联生态护坡块,如果在此施工时存在缝隙,需进行相应的填充处理,最终用素混凝土来进行压顶处理,种植符合区域自然特征的植物。
        3.4生态保护系统的构建
        对于河道治理中的各种问题,生态保护要作为管理的重点方向,需要确保水利工程的建设能有效改善周边生态环境,减少对周边生态的影响。与此同时,需要合理选择生态工程建设材料,提高水体的整体质量,结合管理目标,逐步维护生态水利体系的稳定性。对于生态水利工程中生态保护系统的构建,要充分利用河道的内部水体优势,按照要求完成河道治理任务,全面管理和控制河道治理的方方面面,更好地发挥出水利工程河道管理的重要作用。
结束语
        城市河道综合治理是城市发展的需要,更是人民群众的期盼,任务艰巨,使命关荣。在满足排涝要求、保证行洪安全的前提下,着力完善城市河道的生态和景观功能,还其优美、宜人、充满生机的自然风貌,是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优化城市生态平衡的必由之路。各级政府各部门要高度重视,不断创新思维、强化措施、严格保护,认真做好新时期、新形势下的城市河道管理工作,努力实现人与水和谐相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共赢,造福人民,服务社会。
参考文献
[1]李超,张世元.生态水利设计理念在城市河道治理工程中的应用[J].居舍,2019(35):3.
[2]王军.生态水利理念在现代河道治理中的应用研究[J].地下水,2019,41(06):204-205.
[3]卢荻秋.生态水利在现代河道治理中的应用研究[J].河北水利,2019(10):35+43.
[4]李亚娟.生态水利在现代河道治理中的应用[J].中国水运,2019(10):104-105.
[5]杜学聪.生态水利在现代河道治理中的应用[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9(19):58-59+6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