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0/12/11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9月26期   作者:牟潼
[导读] 电气工程项目在积极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虽然电气工程项目控制方面在最近几年已经飞速发展,但是仍然存有部分问题
        牟潼
        身份证号码23010219760608****,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50000
        摘要:电气工程项目在积极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虽然电气工程项目控制方面在最近几年已经飞速发展,但是仍然存有部分问题。在电气工程项目系统中添加智能科学技术,除了可以使电气设备效率提高,还可以将因为设备而造成的工程损失减少,为推动我国未来电气工程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主要分析智能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关键词: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智能应用
引言
        信息化、智能化以及自动化是全球现代发展进程最明显的特征,伴随社会经济飞速发展,智能化以及信息化等先进科学技术在社会大部分领域都已经全面运用。虽然目前我国电气工程自动化已经开始积极促进电气工程未来发展,但是自动化项目仍有一些问题,智能化是现代技术飞速发展的结晶,如果将此技术运用在电气工程中将会对该工程提升不止一个层面。
1、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优势
        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优势主要为一致性强、无需控制模型、可随时进行调节。一致性强指的是在现实运用智能控制器针对陌生以及熟悉的数据以及资料进行处理,并且其最终的估计比较准确。就算在智能控制器中输入从未见过的数据,最终智能控制器也可以通过估测以及大量的分析得出较为准确的数据,从而满足系统自动化控制相关需求。无需模型控制指的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为了让自动化控制得以实现,系统通常需要将控制模型进行专门设置,但是由于所控制的目标通常处于动态,因此这种环境下设计出的模型效果不算特别准确。但是运用智能化系统控制时既可以将动态目标无法准确控制问题解决,还可以将控制源部分不可控的因素避开。而随时调节指的是可以在运用中随意依据设备运行显示情况而进行数据的调节,让自身工作性能更为贴近使用设备现实操作要求,将自动控制效率提高。
2、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应用特点
2.1无人化控制
        智能化技术不同于传统控制器,在特定的用途中,其能够在任何情况下精确控制智能控制器。响应时间和下降时间的调整用于进一步提高智能化技术的可控性,同时,利用智能化技术能够有效提高电气工程系统的控制水平,切实实现智能化技术根据不同应用水平实施自我调整这一目标,大幅度降低人工成本,促使系统控制无人化进一步实现。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不仅限于此,还可以在无人为干预情况下进行自我调整,这也是电气工程领域智能化化技的最新应用成果。
2.2数据处理一致性
        无论输入系统的数据类型如何,智能化技术都可以使用相应技术实施评测,即使是很少使用的某些控制器数据,智能化技术也可通过使用最新技术为数据评测准确性提供保障,并且还能够通过信息技术提高数据评测精准度。在实际电气工程自动化当中,由于控制器控制对象的高度可变性,在面对不同控制过程时,其控制效果在执行过程中会有所不同。正是由于这种控制目标自身具备较强复杂性与多样化,智能化技术才能实现电气设备最佳理想控制状态,尽管完全实现对控制对象的控制在现阶段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但只要对智能化技术控制器的控制实施进一步的改进与研究,并根据其自身所具备特殊性实施优化,便能够在不同级别上实现智能化控制。
3、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智能化技术的应用
3.1故障诊断智能化
        现代的信息技术发展十分迅速,使用的信息设备十分复杂。一旦有系统出现问题会对整个电气工程系统造成影响。一旦出现故障以及问题需要及时解决,防止影响整体,保障和提高电气工程的运行效率,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运用电气自动化智能化技术对系统内的故障进行智能化诊断,发现电气工程系统中的不足,保障电气工程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准确性。智能化技术能够更好地弥补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不足,更好地保障和推进电气工程系统的发展和控制。

智能技术应用于建筑电气工程的控制。自控系统和保护系统都需要智能技术。在安装变压器单元期间,需要一个自我控制和保护的系统,并且不能将其分开。首先,智能技术必须在内部配置保护系统,以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并减少工程损失。同时,它可以提高系统的有效性。在电气工程中,每个设备都必须使用智能技术。例如,定位技术在工程中非常重要。精确定位后,可以使用计算机传感技术将工作条件传输到系统,从而减少了生产线的工作量。
3.2在事故检测中的应用
        在建筑电气工程事故检测中,智能技术的应用可使检测更加顺畅,这也是智能技术与建筑电气工程事故检测整合的主要目的。事故检测可帮助快速发现问题并迅速解决问题,从而减少了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损失。在常规的故障检测中,检测主要是通过人力进行的,这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每个员工都有不同的专业素质,因为在人工状态下可能会出错,从而消耗大量资源。有些人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但是缺乏实践经验,不能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人为干扰是一个相对较大的因素,继而可能导致巨大的损失并导致安全事故。智能技术相对稳定,高度准确,不会受到人为干扰。同时,可以进行完整的检测,并且可以针对性地解决问题,从而有效地解决工程和过程事件。通过在计算机系统中编辑智能技术程序,管理人员可以使用警报系统及时发现问题,从而可以快速监测和解决问题。除了检测事故之外,智能技术还可以分析通过智能技术传输到计算机的数据。智能故障分析系统可以有效地分析问题和排除故障。将智能技术应用于电气工程,通过检测故障并进行分析,可以有效地防止问题的发生,提高建筑用电项目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3建筑电气监控管理
        建筑电气系统一旦发生故障问题,不仅会对房屋建筑的运行与服务质量产生影响,还可能引发严重地灾害性事故,使建筑使用者蒙受巨大的安全威胁与经济损失。因此,做好各类设备、线路及装置的性能监管与控制具有高度必要性。但在传统时期,建筑电气工程在设计、施工、维护等方面均表现有很强的人工性特点。这样一来,一方面会导致相关人员工作状态、技术水平、责任意识等内在素养与建筑电气系统质量直接挂钩,不利于相关管控行为的精准化、科学化落实。另一方面,由于相关人员的数量、精力有限,所以建筑电气系统的风险排查、检修维护、设备调整等管控工作都是按特定周期进行的。此时,一旦建筑电气故障发生于两次周期活动之间的“空白期”,将很难得到及时、全面的应对处理,不利于建筑整体的运行安全保障。在应用电气工程自动化智能化技术后,上述负面情况可得到有效遏制。在智能化的建筑电气系统中,布设有大量的电流、电压、温度、影像、语音等传感器设备,其在电能资源持续供给的应用背景下,可全天候、动态化地进行信息采集,并将收集到的设备、线路、装置等信息通过无线通信、光纤通信等方式传输至管控平台处,为后续的自动化、智能化控制行为提供依据。这样一来,可有效消除传统人工模式下的“空白期”影响,实现建筑电气系统的全程化监管。在此基础上,位于控制中心层的管控平台系统可基于大数据挖掘技术、大数据预测技术、神经卷积网络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对传感器传回的电气信息进行分析,并将分析结果与预设标准值进行对比。其后,若实际值存在达限或超限情况,系统便会快速制定设备、线路以及装置的调整方案,并发出反馈信号,控制建筑电气系统回到稳定、可靠的状态当中。
结束语
        随着我国的科学技术的发展,电气工程技术自动化信息技术也在不断发展着。随着电气工程的自动化发展越来越完善,电气工程自动化信息技术及其智能化技术应用是非常必要且尤为重要的。电气工程技术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才投入到电气工程自动化及其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和研究中,不断地提高了电气工程自动化的质量和水平。应用电气工程技术及其智能化技术的提高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增加企业发展的社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刘嵩.建筑电气工程中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及存在问题[J].门窗,2016(12):201.
[2]廖大平.建筑电气工程的智能化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6(12):163.
[3]姚燕.建筑电气工程中智能化技术的运用研究[J].居业,2017(01):122-123.
[4]张婷婷.建筑电气工程的智能化技术应用[J].中国新通信,2020,22(14):109-110.
[5]王凤岩.建筑电气工程的智能化技术运用实践[J].技术与市场,2018,25(12):134,1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