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兵
昆明新网测绘有限公司 云南省安宁市 650300
摘要:在科技的推动下,各项技术得到了快速的推广与应用,技术改变了社会,推动了人类的进步。传统测绘需要根据环境天气的变化,依靠大量人员才能完成,其工作量大、劳动强度高,传统测绘工作耗费大量时间与精力,而得到的结果还不一定实用,往往通过大量投入得到的数据存在误差。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GPS技术得到了良好的应用,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发挥了作用,GPS技术应用在测绘领域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提升了测绘数据的精度,保证了工程的建设质量。
关键词:GPS测量技术;工程测绘;应用
1GPS测量技术特点
1.1即时定位
GPS技术能够实现全球定位,对任何一个物体进行实时的跟踪,以硬件系统为基础,保证了对物体随时定位的功能,能够确保对目标的精准位置认定,然后,通过GPS显像设备直观体现物体的经纬度和运动速度。在实际应用中,我们所说的全球定位就是这样的一种功能呈现,通过硬件支撑和软件管理,为人们出行指导正确的方向,使运动的载体速度与方位得到全面的确认。根据导航系统的设计,使人们运动的精确度更高,GPS定位系统不受天气、方位、环境影响,能够达到全天天候、全方位精确定位,为人们的更好出行提供良好保障。
1.2定位精度高
GPS系统定位精度高,在实际跟踪定位中,能够以实验虚拟和实际情况叠加为算法,全面真实的数据连接,保证了测绘的精度要求。在工程测绘应用中,不超50km的基线上,采用载波相位观测量实施静态相对定位,相对定位精度达到1×10-6至2×10-6,在100km至500km基线,能达到10-6至10-7精度。随着技术的全面创新与应用的推广,GPS在未来的发展中,能够更加成熟完善,测量的精度将会越来越高,全面满足各种工程建设需要。
1.3数据生成时间
工程测绘需要有时间上的保证,这样才能满足工程进度需要,完成合同约定。观测20km内基线需要的时间短,传统测绘是人工测绘,容易出现误差与不足,影响到数据的可用性,但是通过使用GPS测量技术,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工作效率,全面提高了静态、动态的定位测量速度,减少了时间,一般的测量在5分钟内就能完成,而相对简便的数据生成,则会在短短的几秒钟内能完成。
2GPS测量技术在工程测绘中的应用关键要素
2.1工程定位
工程定位在整体测量过程中,属于空间定位学科的一种,例如,建筑结构以及地理环境等,通过工程测绘技术中GPS的实现,可依据系统对地面各类信息进行维度化监测。从国内外GPS测绘技术的应用形式来看,现阶段工程定位主要以动态定位法与静态定位法两种为主。静态定位法是针对物体在某一个时间节点下呈现出的静态信息进行测量,其观测时间相对较短,整体操作工序较于简便,只需要通过地面传感器的设置来形成一个空间布局的结构测量,这样便可有效实现数据信息的自动化匹配,其对于工程技术人员来讲,此类技术可有效降低整体工作压力,并可提高实际测量的精准性。动态定位与静态定位相比,其整体测绘过程较为繁琐,在测量过程中需通过多个参照点的界定,然后依据信息的反馈机制,对各类传感器及地面之间的信息进行空间位置测量。与此同时,动态测量本身具有一定的连贯性,为保证整体信息接收具有一定的持续性效果,整个传感器装置只需对一个目标进行多维度连续性的监测,然后将信息整合并传送到一个系统之内。一般来讲,要想实现厘米以及毫米级的定位精度,一个事物的测量必须从三维甚至四维角度进行信息采集,从GPS系统的24颗卫星支持下,需要4颗甚至5颗,对此类物质进行同位度的检测,同时其角度也具有一定的约束性。
如果测绘位置是河流大山等,其对于整体空间结构的精度要求较低,此时卫星检测数量则相对减少。当然GPS测绘技术要想实现精准测量不仅需要以GPS系统为基准,还需要通过结合其他测量技术共同进行测量,例如遥感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
2.2测绘作业
GPS测绘技术的具体实现是以定位装置以及检测位置来决定的,技术人员在实际测量中,通过相关位置的决定,令技术对不同关键点进行多方位测量,进而保证信息结构在空间信息模型中呈现出一个相对位置,以此来确保整体测量精度的实效性。在整个作业过程中,通过系统对信息的采集,然后在数据模型的建设下,将各类信息精准地映射到数据节点上,可实现空间维度的有效测绘,令整个测绘工作实现自动化,且在系统内部精密算法的支持下,可针对某一类信息进行预期运行行为的分析,依据信息在某一节点下的变动范畴来精准地测定出与信息行为相关的各类属性,其可有效增强测绘的精准度。例如,外绘作业时对某一个建筑物或是自然景物进行测量时,当确定好观测点以后,需从三个甚至更多的角度对此点位进行测量,然后将此过作为数据核对中心,通过在数据模型中的基准界定,进一步为整个空间模型以及各类信息的导入提供信息支持。
2.3城市规划
GPS测绘技术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应用可有效提高整体测量精度,考虑到城市空间结构本身的复杂性,每一个建筑物呈现出的空间结构与周边交通环境、地理环境以及生态环境等具有一定的联动机制,要想在固定的面积上实现测绘精度的控制,必须针对现有城市规划布局,来正确区分工程测绘与规划之间的关系。为此,技术人员在实际测绘过程中,应针对建筑依据未来一段时间内城市规划布局的延伸性进行有效探讨,分析中城市布局对当前社会生态环境所能造成的最大影响,以此来正确界定出城市规划布局的相关导向需求。城市测绘部门以及各单位应依据城市规划体系来建构联动性的城市测绘工程项目,为GPS测绘技术的具体实现提供有效资源,进而保证各个监测点与空间结构呈现出一定的对称性。例如,在对高层建筑物进行工程测量时,以3S技术体系为辅助测绘手段,可对建筑物在空间呈现出的位置,以及建筑物周边环境信息进行精准测定,结合现阶段城市发展规划,统计出建筑物信息与空间信息存在的联动性关系。
2.4水准测量
传统水准测量的精度性不高,甚至部分测量并无法与实际测绘需求相接近而造成测量点与实际点发生较大的误差。而依托于GPS工程测绘技术,则可有效对水准点进行全天候的动态化监测,依托于信息反馈以及传输机制,可将整个系统内的水准信息同步反馈到主监控单元中,同时GPS技术具有的导航功能,可依据水准点进行全过程跟踪。社会人员在对某一类信息进行预测,是可以依据测绘技术实现规范化科学性的测量,同时依据GPS卫星定位以及云平台数据同步功能,可精准地映射出空间地理信息,在整个数据信息模型中的位置,然后再结合道路信息以及大范围下的生态环境信息,分析出当前施工建设中水域内的测量点,其对于整体测绘工程来讲,可有效将其界定为工程参考点,以此来实现信息的全方位记录。
3结束语
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发展,GPS测绘技术实现了更加优化的实用功能,GPS技术耗时短、操作简便、测量精度高,能够在实际应用中,较好地把握像控点测量、线路定线测量及建筑工程放线测量等的精细要求,全面提升了测量数据的精度,只有不断创新,强化对GPS测绘技术的完善,形成广泛应用,才能确保工程测绘工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王少思.GPSRTK技术在土地整理测绘工程测量中的具体应用[J].科学技术创新,2018(23):36-37.
[2]强迪,王卓.浅析GPS测绘技术在工程测绘中的应用[J].居舍,2018(19):215.
[3]柳明强.工程测绘中GPS测绘技术的应用探析[J].农家参谋,2017(23):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