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车站行车安全管理探讨

发表时间:2020/12/11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9月26期   作者:廉佳雯
[导读] 地铁站是地铁客运公司的第一条线。车站有运行电源、BAS、FAS,还负责接收和运送地铁车辆,以及负责所有乘客和工作人员在出入和乘坐时的安全
        廉佳雯
        哈尔滨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摘要:地铁站是地铁客运公司的第一条线。车站有运行电源、BAS、FAS,还负责接收和运送地铁车辆,以及负责所有乘客和工作人员在出入和乘坐时的安全。车站的日常管理,包括道岔检修和乘客安全,是地铁运营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分析哈尔滨地铁站日常管理对地铁运营安全的影响,探讨如何进一步优化车站安全管理,提高地铁行车安全。
        关键词:地铁车站;行车安全管理;因素;对应措施;
        前言
        地铁在城市轨道交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缓解交通压力的增大。它的可访问性更高,速度更快,能耗更低,安全系数更高。因此,人们现在喜欢乘地铁出行。但是,这导致地铁的流量急剧增加,具体体现在空间相对封闭,拥挤程度很高,大部分建筑在城市地下。在发生火灾和其他问题时,人员疏散将受到严重限制。因此,必须详细分析地铁站的安全管理风险,了解地铁站的空间和业务特点,制定相关的安全管理措施,确保地铁车站行车安全。
        一、安全管理风险
        1.人为风险
        近年来,大城市建设了地铁项目,地铁规模逐步扩大,系统配置变得更加复杂。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一些工作人员未能了解相关标准和系统,也未能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此外,一些人缺乏专门知识和实际经验,使他们无法满足工作岗位的基本要求,从而使他们面临出错的风险。与此同时,一些人的心理状况太差,无法应付紧急情况,应急能力也很有限。因此,需要不断提高相关人员的应急能力。此外,乘客犯下的过错,例如随意在站台奔跑打闹,使安全管理变得困难,并带来许多风险。
        2.设施及环境风险
        地铁站包括许多不同的系统,例如机电系统。如果这些系统出现故障,就会发生一系列安全事件。举个例子,如果系统运行期间防护门出现故障,乘客的人身安全无法得到保障。此外,如果有关部门不能在车站维护设备,一旦发生故障,将导致设备继续运行,严重影响设备的运行效率,同时也埋下许多安全隐患。此外,一些消防站的消防设施达不到标准,妨碍了对意外事件的快速控制。其次,环境因素,包括自然灾害和恐怖主义袭击,是难以预测和控制的因素。然而,这些因素往往造成重大损害,并可能对乘客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同时妨碍地铁的正常运行。
        3.管理系统风险
        管理风险有两个:一是安保管理系统发展不足,主要原因是管理人员对该系统重视不够,造成了许多监管漏洞,严重阻碍了安保管理的发展。二是人员分配不够合理,没有同时对工作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因此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与员额要求不符,有关部门制定的应急计划与实际情况相差很大,安全问题不能及时解决。
        4.地铁行车风险
        地铁在半封闭的地下空间单向行驶,隧道内通风不良。发生事故时,乘客的疏散将受到严重限制。地铁是有大量乘客,是一个非常频繁的公共场所,也是一种快速的公共交通工具。因此,很容易成为诸如纵火、爆炸或生化袭击等恐怖主义袭击的目标。由于地铁车厢相对关闭、空气流通受限以及缺乏阳光直射,地铁系统已成为易受传染病影响的地区。根据卫生组织和美国环保局发表的研究报告,室内污染水平通常是室外水平的2至5倍,在极端情况下可能高达100倍。空气污染的严重性作为地下地铁站和更封闭的车厢是显而易见的。除了上述可能造成重大事故的风险外,运营安全风险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与车站管理有关的风险,如拥挤造成的乘客损失和车站交通拥挤造成的列车故障。
        5.列车脱轨
        地铁脱轨或者相撞有几个原因,一方面,不同列车运行时间可能没有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过程中缺乏整体协调,可能导致列车相撞。另一方面,许多列车没有及时保养,导致它们老化,与地铁线路的实际需求不符,从而增加了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性。如果列车在非正常运行的条件和要求下继续行驶的话,很可能发生安全事故。


        二、优化车站行车安全管理措施的探讨
        1.全面落实车站系统安保、检查工作
        地铁站安全管理必须进行各种安全检查,以加强安全和打击恐怖主义,并确保尽可能实施各种安全检查。大部分地铁站的安保管理人员是由该公司征聘的,征聘方法相对开放,这在很大程度上确保了地铁站的安保管理队伍相对充足,这对有效加强安保控制非常重要。增加安保管理人员对于指导乘客、乘客上下站台和避免拥挤非常有效。增加地铁安保人员的同时,必须增加采购各种安保检查设备,以确保乘客不携带任何危险材料;在早晚高峰应加强安保人员和设施,并定期检查必要的设备,以确保其正常运作。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安全风险,站务人员和安保人员还负责防止爆炸和暴力,执行一切适当的安全措施,并通过日常培训加强对乘客安全的教育和认识。在高峰时期,可以增加临时地铁列车的数量,减轻高峰时期的压力,确保乘客的安全和快速运输,控制设备和人员的安全工作,确保地铁车站安全运行。
        2.加强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
        为了确保地铁运营的安全,有必要对员工进行良好的培训,加强绩效考核。这还要求地铁行业定期培训有关公司的工作人员,提高他们的技能和工作水平,并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加强现有的工作目标,更好地培训工作人员并将其付诸实践,不断改善和改进考绩制度。企业也可以选择定期测试员工的活动水平。如果失败,可以将员工调离岗位,直到他们通过考试。企业还应建立科学确立的奖励和处罚制度,奖励努力工作的雇员,对经常犯错的雇员实行适当的处罚,并对因自身问题而发生严重安全事故的员工实行经济处罚。
        3.强化车站消防安全检查
        地铁站如果发生火灾或其他安全事故,后果可能非常严重。因此,地铁站管理层应高度重视消防安全预防和检查,以免为时已晚。需要定期加强对地铁站的多层面检查,包括灭火器、照明和各种安全标志的配置以及安全门的开启能力。在进行安全检查的同时,还需要制定相应的应急计划,以有效应对新出现的安全挑战。尽量减少火灾等安全事故的损失,尽快解决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尽量减少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此外,应加强工作人员和乘客的安全意识,以减少日常业务中的安全问题,加强消防安全准则,定期培训工作人员,在站内展示各种消防安全信息,并增加标牌警示。
        4.建立与乘客有效沟通的机制
        乘客是地铁站工作人员的主要目标,但由于地铁站工作人员无法对乘客施加有效的限制和指导,乘客受伤和与乘客有关的安全事故是地铁站最难以控制的风险,也是地铁站安全管理方面的薄弱环节,因此,有效的乘客沟通机制将有效减少安全事件。建立安检机制,在车站建立的安全控制系统,对地铁乘客的行为进行了良好的管理,并减少了安全风险。完善安全促进机制,地铁站是地铁站务人员面对乘客的窗口。这不仅关系到为乘客提供良好服务,而且关系到促进和灌输安全运输和安全行为守则的想法。地铁站可以充分利用站厅、站台甚至列车内的空间来输出乘客安全概念,还可以开展具体活动,只有当乘客充分认识到对他人安全的危险和损害时,车站的安全管理才能更加有效。
        结束语
        总之,地铁站的人流量相对较大,工作人员流动性很强,因此地铁运营中可能存在很大的安全风险。为了提高地铁运营的安全性,有必要及时分析可能导致事故的因素,并采取措施确保地铁运营的安全。
        参考文献:
        [1]石艳元.地铁车站安全管理的风险及应对方式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28):58-59.
        [2]马颀鸿.浅谈地铁车站安全对策[J].低碳世界,2018(09):231-232.
        [3]王聲鸿.地铁车站安全管理的风险及对策[J].山东工业技术,2018(10):240.
        [4]梁旭.车站管理对地铁运营安全的影响[J].环球市场,2019,(25):343.
        [5]张劲.车站管理对地铁运营安全的影响[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21):24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