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瑶
身份证号码 23010519890618****
摘要:建筑施工过程中要严把施工质量关,施工单位需采取有效施工技术,加强施工现场管控;合理引进和运用先进施工技术,确保工程质量,提升工程经济效益。本文对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探析
引言
如今,建筑工程行业新技术的融入和施工管理理念的创新,提升了施工质量。建筑工程是复杂性工程,建筑决策、建筑设计、现场施工、竣工验收等环节相互连接、相互制约。需要管理者采用有效的管理方案,施工人员拥有过硬的技术。
1建筑工程技术及施工现场管理中的常见问题
1.1安全生产问题
在建设工程里,安全生产工作是十分重要且不可忽视的,建设工程施工的环境较复杂,自身的构成也较为复杂,经常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因此需要强化安全管理。在具体施工时,若未进行安全管理,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在具体的施工中,要添加多种防护措施。
1.2人员问题
在施工现场进行施工管理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多种问题。在具体施工时,部分施工人员并未遵守企业制定的规章制度,忽视领导的管理,团队合作意识不足,时常会出现一些不符合规章制度的行为,这些行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施工质量与施工进度。并且部分施工人员缺乏安全意识,时常不佩戴劳动防护设备,并未按照企业制定的安全管理规定完成操作,因此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建设项目在开始施工之后,如果管理人员未及时进行检验、督导工作,或者存在敷衍行为,也会对建设项目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2房屋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期间的常见技术类型
2.1房屋建筑工程期间使用的基础施工技术
在此项工程实际施工期间,主要施工任务包括:建筑地基与建筑基础工程、暖通工程、主体结构工程、地下室工程、给排水工程、电气工程等方面。为保证施工质量,需要全面了解基础施工技术。首先,土方开挖作为房屋建筑工程基础施工技术中的基本程序,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结合工程设计方案进行全面分析,充分掌握房屋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中提出的具体要求,按照基坑支护专项方案的施工部署,从而为土方开挖科学控制奠定良好基础,保证土方开挖具有标准性和可靠性。另外,在土方开挖过程中,往往会涉及到机械与人工结合的方式展开施工,在此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强化控制,保证基坑开挖过程中与工程设计承载力需求一致,确保施工安全。与此同时,想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还要结合工程实际需求以及施工现场具体情况合理运用桩基础施工等工艺技术,保证桩基结构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和价值。当前,在房屋建筑工程中较为常见的桩基结构主要有钻孔灌注桩和混凝土预制桩两种,只有结合工程需求合理选择,才能够为后续施工提供质量保障。该工程在实际施工中,主要采用静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柱下采用C30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垫层为C15素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要施工人员重视结构交叉、部位标高以及几何关系等内容,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展开施工。预应力管桩施工前需要充分做好静载荷试验,材料选择应超出3根。在桩基施工过程中,打桩控制需要以终压值为主,以桩长控制为辅,管桩填芯混凝土材料采用C40微膨胀混凝土,长度大约在1.5米左右。
2.2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建筑工程建设具有一定广泛性,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承载力不足的情况时,要对软土地基进行技术处理。技术处理针对的重点不同,需要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和蓝图性质,进行软土地基处理。施工过程中根据所处地理位置源头的条件,选择科学的施工方法。针对常见的软土地基,可以采取换填地基、挤密桩地基、注浆加固、土工合成材料地基以及强夯技术。处理软土地基时,要准确分析建筑工程设计中软土地基的类型,科学进行地基处理。
2.3抗震施工技术
汶川地震后,人们对施工质量和建筑物抗震性更加关注。部分地区建筑设施中增加了抗震施工技术,提升建筑结构的承载力和抗震等级。抗震施工技术是结合具体城市建设和一些地震多发区的应用技术,通过提升结构承载力、施工时刚性建设和强度建设,提高建筑的抗震能力。
2.4房建泵送技术
当代房建工程施工开展过程中,往往会使用大量的混凝土,而本次民用住宅类高层房建工程项目施工开展时,建筑结构同样是以混凝土为主,因此在具体施工时也必然会使用大量混凝土,但值得注意的是,因高层建筑高度这一因素,在运送混凝土时、就会对泵送技术加以应用,基于此为了对混凝土施工时浇筑施工工期及质量给予保障,就需要将相应数量的土泵机及布料机齐全配备。此外,混凝土施工中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就是混凝土配比,配比时需要以施工规定进行合理配比。现阶段掺粉煤灰及化学外加剂双渗技术为我国房建工程混凝土施工过程采用的主要泵送技术,通过此技术应用能够保障混凝土配合比的标准要求,同时相关设备需要也能够得到充分满足,而在应用泵送到定技术的情况下,能够促使混凝土施工效率得以极大限度的提高。
3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3.1现场施工人员管理
项目工程建设施工人员管理,需要坚持以人为本。施工环节需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使员工主动参与到工程施工中。建筑施工前,要完善质量控制体系,明确各施工人员的责任义务,针对施工人员施工技术进行专业培训,以提高施工人员的技能水平和质量控制意识。开展施工时,需对施工人员建立检查机制,确保施工项目符合要求。具体监理人员要严格按照国家规范要求进行施工,保证施工质量,保障居民的生活和财产安全。
3.2进行科学的现场管理,是加强施工管理的关键
首先,将项目经理责任制进行健全建立,赋予现场指挥人员相应的权利,进而对项目经理责任制进行积极推广和执行,确保项目经理在施工现场的主导作用得以充分发挥,这一过程需要项目经理以自身施工条件为依据,重视因地制宜的原则,并且着眼于实际情况,统一且协调的管理施工人员以及施工机械设备、施工进度、安全施工等,确保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得以及时有效地发现和解决。其次,从监理制度方面加强健全建设力度,在完善监理制度的情况下,能够保障内部管理约束机制得以有效强化,此时就能够促进相关管理人员严格管理的自觉性得以不断提升,进而提高现场施工管理水平,这一过程可以从监理部门监理、监理专业人员引进方面为出发点,借助来监管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各管理工作的开展和落实。
3.3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
一个健全的施工管理系统能够从源头上提升施工效率,其需要按照建筑项目具体的情况完成项目施工技术的确定以及项目标准制度的建立,制定可行、有效的管理流程,加强对施工质量以及施工安全的有效监督,并且及时革新老旧的施工技术,纠正一些与施工要求不符的行为,并适当惩处相关人员。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房屋建筑工程现场施工而言,只有严格保证各项施工技术应用科学、合理,同时强化现场管理力度,才能够在提高工程质量的基础上降低能源消耗,合理控制工程造价,从而充分发挥房屋建筑工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邢红斌.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9(36):209-210.
[2]马新超,周克强,聂永强,李凯歌.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研究[J].居舍,2019(10):151.
[3]郝俊明.论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与现场施工管理[J].山西建筑,2019,45(10):92-93+206.
[4]王光财.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J].江西建材,2017(17):93-94.
[5]吴建.浅谈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J].低碳世界,2017(21):1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