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堤防工程管理现状及改革要点探究

发表时间:2020/12/11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9月26期   作者:王寄文 唐小龙 闵梦成
[导读] 水利工程建设是确保人们正常生活、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它能够有效维护社会稳定,极大提高人们生活水平
        王寄文 唐小龙 闵梦成
        湖北省汉江河道管理局天门汉江管理分局,湖北省天门市 431702
        摘要:水利工程建设是确保人们正常生活、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它能够有效维护社会稳定,极大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由于近些年来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大气污染日益严重,洪涝灾害等自然灾害日渐增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损失,使得堤防工程管理工作在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中愈加重要。为完善我国水利堤防工程管理工作,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确保水利工程的高质量,为此,本文从堤防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堤防工程管理职能、堤防工程管理单位的内部改革等方面探讨了水利堤防工程管理工作的要点。
        关键词:水利;堤防工程;管理现状;要点
        1水利堤防工程管理的意义
        纵观我国水利堤防工程管理发展,自20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投入了大量人力与物力去支持堤防工程建设。在这十几年的不断建设和发展中,取得了良好成绩。我国“十五”水利发展重点专项规划中指出,截止到2020年,我国累计加固新修堤防就已达27.87万公里[1]。由此可见,堤防工程的快速发展以及堤防工程管理方式的不断创新,大大提高了我国应对洪涝灾害的能力,有效保障农业经济的发展,确保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虽然如此,水利堤防工程管理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像是堤防管理制度不健全、堤防工程建设费用分配不合理等,这些都严重阻碍了水利堤防工程管理工作的进程,给我国经济发展和人们生命安全埋下了一定隐患。所以,必须加强管理水利堤防工程建设。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从制度、费用、人员等方面着手,全方位地改善堤防工程管理方式,提高堤防工程管理能力,使堤防工程能够充分发挥防洪作用,进而实现社会经济和水资源利用的和谐发展。
        2堤防工程管理现状
        我国堤防工程的管理采用河道流域管理和行政地理区域分级管理相互结合的管理制度,根据堤防工程的位置和重要性,可以分为国家级重点管理堤段,省级重点管理堤段以及地方管理堤段。通常来说,省级以上管理堤段多位于大江、大河流域内,其防护范围广、防洪标准高、安全责任重、管理要求严[2]。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迅猛发展,有着强烈计划经济时代烙印的堤防管理工作,在新时期新环境的映衬下,凸显出许多必须加以改革完善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管理体制落后
        具体表现在机构繁多,水利行政职能不健全,人员冗杂,管理结构失衡,管理制度虚化,管理渠道不畅,绩效与薪酬脱节,管理效能低下等,严重制约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2.2堤防工程管护现代化程度低
        日常管理方式粗放,基层管理,维护工作体力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员工工作成就感低,无法适应时代发展对水利事业的要求。
        2.3基层管理配套设施简陋
        基层管理单位大多地处偏远的郊区、野外,除了远离职工家庭,交通不便之外,办公、生活环境简陋甚至破败,不利于一线堤防工程管理干部职工安全安心地工作,影响管理队伍的整体稳定,造成管理范围水事违章事件不能及时发现和管控,不利于工程在使用、运行过程中的保值增值,影响工程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2.4病险堤段整治任重道远
        虽然近二十年来国家对于堤防工程加固除险工作高度重视,投入巨大,加强了对于大江大河等重要堤防的整治,成效显著,但是我国仍有很多江河干流重要堤防尚没有得到全面根本整治,原有工程防洪标准低、隐患多,因此,既不能从根本上减轻防洪保安有关部门的工作压力,也影响到相关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长治久安。
        3水利堤防工程管理改革要点
        3.1堤防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
        在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科技是发展一切事物的源动力,在水利堤防工程管理工作中,我们应该始终坚持以专业管理为基础,把科学技术作为向导,将堤防工程的质量作为管理的终极目标,从而建设出现代化的地方工程管理体系。例如:运用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先进设备去自动勘察堤防工程施工地点的状况,并将实时情况数字化,从而提高堤防工程管理的效率[3]。
        3.2延伸堤防工程管理职能
        在对水利堤防工程的整改过程中,不仅要适量减少人员数量,还要保证能分工明确,加强对水利工程的管理以及维护,确保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使该水利工程发挥出最大的工程效益。在对重点堤段进行管理时,要按照该堤段所处区域进行细致地分工,重点堤段重点管理,确保该水利工程正常运行。对区域内的水资源采取“统一开发、统一管理、统一利用”的原则,提高区域内水资源利用率。一般堤段则可以分级管理、分级负责、分级负担,将各个堤段划到专门的管理部门,实行责任制。如果管理过程中出现任何问题,都应追究其责任。另外,还要引起注意的是,堤段的管理不只局限于堤防工程,还包括该堤防工程所处整个区域内的河流、湖泊等水源管理、开发及利用。这样能充分发挥出人力资源的利用率,还能够加强对水利堤防工程的管理。
  3.3深化堤防工程管理单位的内部改革
        3.3.1多措并举,稳定落实堤防工程建设管理经费来源渠道
        加快病险堤段的除险整治进程,发挥政府在水利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将重要堤防的除险加固工程项目建设作为国家公共财政投入的重点优先领域,将堤防工程管理有关配套设施。设备的建设和配置纳入到项目前期总体规划,通过病险堤防工程除险加固工程的实施,不仅从根本上提高堤防工程的防护标准,而且带动基层堤防管理单位办公生活环境的改善,逐步将管理从体力型、粗放型向科技化、精细化跨越,并通过完善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合理调整水资源费征收标准,扩大征收范围,将有重点防洪任务和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城市从城市建设维护税中划出一定比例等方式增加堤防管理经费的来源,并将堤防工程所需的管理和维护经费作为刚性指标,纳入政府财政预算,按期足额拨付,确保堤防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3.3.2增强科技含量,提高堤防管理工作的现代化水平
        加强管理方法和手段科技创新,加快信息化、数字化堤防建设。实现提防工程管理从传统的体力型、粗放型向现代的科技型、集约型跨越。必须要推行先进的管理理念,注重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机具的研究、引进和运用。要在水利堤防工程管理中引入远程监测技术,通过传感设备和终端设备,实现对于工程各项参数的自动检测,自动分析以及风险预测,为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对于重点堤段以及险工、险段,要利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以及全球定位系统科技条件建立相应的应急处理信息系统,通过采取自动监测与人工巡查相结合的方式,对自身管辖范围内堤段进行全面监测,随时掌握水、雨、工情等相关信息,有效掌控堤防工程的安全状态。
        4结语
        总而言之,堤防工程管理工作对于防洪减灾以及社会经济稳定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需要相关部门的重视。目前,我国堤防工程管理现实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引起各级政府部门和堤防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要以堤防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统领和重点突破口,切实解决历史遗留及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形成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防洪减灾管理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堤防工程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阮仕斌,王娇怡,任希梅.卫河堤防工程标准化建设探讨[J].海河水利,2016,(6):27-29.
[2]薛超桔,陈兴龙,袁青雪.堤防工程管理现状及改革策略[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5(24):4780-4781.
[3]方杏.基层闸管单位内部改革的初步尝试[J].江苏水利,2002,(1):38-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