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审计云的大数据审计技术与方法

发表时间:2020/12/11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22期   作者:孙敬涛
[导读] 对于审计工作人员要把审计的内容通过数据分析来加以整合得出审计结果,可以说数据收集是审计工作最重要的一环
        孙敬涛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审计中心,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摘要:对于审计工作人员要把审计的内容通过数据分析来加以整合得出审计结果,可以说数据收集是审计工作最重要的一环。在现如今大数据时代,传统的审计工作一定要做出改变,通过大数据技术来更好挖掘有价值的数据,让大数据技术为现代审计工作做有力支撑,让数据变得更加详细、准确。只有这样才能使社会中各行各业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来推动审计工作的发展,使我国审计工作不断优化。
        关键词:大数据;审计云;技术;方法;应用
        1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审计应用的必要性
        1.1 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审计人员工作的质量与效率
        传统的审计工作费时、费力且审计最终结果误差较大,具有不科学、不精确的特征。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传统的审计工作都是基于工作人员通过一些样本数据根据自身的审计经验去推算出来的,对于审计工作来说,没有大量的数据作为支撑那么审计结果基本上是不准确、不科学的。而审计工作中运用大数据技术的支持则改变了传统审计工作方法,通过大数据技术创新了审计工作方式,审计人员可以获得大量数据来展开审计工作,通过大量数据支持和审计人员自身良好的业务素质相结合,会让审计工作更加精准和科学,也能够不断提高审计人员工作的质量与效率
        1.2 大幅度降低审计成本
        传统的审计工作中,如果公司内部要进行审计工作则需要定期采集公司内部各个相关部门的数据,这样做不仅使审计人员费时费力,而且定期采集各个相关部门数据会加大公司的审计成本,而基于大数据技术支持的审计工作,公司审计部门可以在任何时间横向纵向的向公司采取各部门的数据信息,这主要是通过大数据技术支持才能够把数据信息跨平台、跨系统的进行收集。这样不仅使审计工作变得更加便捷高效,而且使公司审计成本大幅度的缩减。
        1.3 促使数据的高效融合
        在企业内部或者国家审计部门中审计工作具有内容繁多、过程繁杂等特点,这就会导致审计人员工作效率低下,而通过大数据技术可以把审计工作中信息数据加以并列分析,通过系统性整合把数据精简压缩,提炼出最有价值的审计数据。利用大数据技术把审计数据高效融合,这样不仅提高了审计人员工作效率,而且也能减少审计人员实际工作量。
        2 大数据审计模式下审计方法
        2.1 明确审计标准
        在大数据技术普及和推广的环境下,审计工作环境发生了一定改变,审计难度随之升高,为了更好完成审计目标,原始的审计理论和标准需要适当更改,需要根据大数据时代给审计工作造成的影响,明确审计标准,创建大数据审计理论,给审计工作顺利进行提供参考。与此同时,对传统审计准则进行修改,重新设定审计目标,规范审计流程,让审计工作顺利进行,提升审计工作水平。
        2.2 确定审计对象
        在大数据背景下,审计工作人员需要适当扩充审计范畴,尽量涉及被审计部门各项事宜,并且对审计对象进行探究摸索,获取精准的信息,从而更好迎合大数据发展需求,给审计发展提供数据支持。通过确定审计对象,能够有效提升审计水平,防范审计风险,保证审计工作质量。
        2.3 实现审计数字化
        在大数据环境下,现场实施系统、电子数据审计等数据化审计工作,是建设数字化审计模式的重要途径。通过引入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等,让审计工作人员能够深入了解被审计部门经济状况,给审计监督管理工作开展提供参考。在应用数字化审计方式过程中,需要充分重视审计安全问题,把现代化数据安全技术应用其中,避免审计信息失真等问题的出现,保证审计学新系统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减少审计风险,从根源上防止假账真审现象。


        3 如何运用大数据技术更好的开展审计工作
        3.1 建立健全数据共享机制
        加强审计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建立审计数据中心,集中存储和管理采集到的财务、物资、项目和其他业务部门数据,并实现审计信息模块与各业务信息系统的无缝对接和成果共享,充分发挥大数据审计在线查找疑点、精准定位、高效实施、综合分析提炼等方面的优势,为现场审计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实现审计一线作业与后台数据分析一体化,拓展审计的深度和广度,提高审计的质量和效率。
        3.2 以业务系统中的原始数据为审计基础
        在审计工作中,被审计单位和部门往往以业务系统多、数据量大为借口,只按审计人员要求提供处理后的数据,而此数据在转换过程中容易存在一定的数据损耗,也存在人为修改数据掩盖问题的可能。因此在采集被审计单位数据信息时,应取得其原始数据,再通过审计信息系统进行转换、处理,从而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同时,在采集整理以及分析过程中,审计人员要对数据差错充分关注,不能将错误数据弃之不理。实际工作中,大量不符合逻辑和规律的数据差错既可能意味着被审计单位信息系统存在问题和漏洞,也有可能是重点问题和疑点所在,审计人员要通过对存在问题集中的字段进行分析,准确查找疑点,揭示被审计单位存在的问题。
        3.3 构建起智能化的审计系统
        企业管理部门必须从各方面了解企业的运行情况,结合这些情况以及未来发展需要构建大数据为主的智能化审计系统。同时以增强审计工作的有效性为目的,运用先进审计思想创新审计方式、改变以往的分析数据方法、使审计工作更灵活、深度分析找到防范风险的关键点。更准确地讲,在大数据盛行的今天,企业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根据市场和行业发展方向建立信息引导式内部审计运行章程和智能化数据分析标准,二是利用将数据分成各个大类等方法实时监控企业运行的每一个环节以及时了解企业管理数据,还要依据企业审计的结果发现风险并找到风险发生的原因。再根据切实数据树立科学的审计思想,向企业的管理者们提供中肯的建议,从而使企业更好地调整发展规划、得到更好的管理、取得更高的效益。
        3.4 建设云审计平台,提高管理透明度
        大数据于企业内部审计而言的意义在于使企业可以实时获得所需信息、高效率地管理企业。这些都基于企业内部审计平台的构建。所以企业要响应大数据发展,建立可以高效处理信息的云审计平台,并在这个平台上自动监督、深度分析处理各种信息,以此得到精确的审计结果。之后再建立内部审计的数据库,把企业的研究、行政、财务等各类资料写入数据库,使人们共享非结构化的数据。与此同时还要进行数据分析应用相关教学,更好地管理内部审计组织,使内部和总体审计相结合加强企业管理能力,缓和利益关联者的关系,使企业管理更透明,从而使内部审计功效得到最大性能发挥。
        3.5加强专业分析人才培养
        说到底,大数据审计还是需要审计人员去分析、去落实,审计人员的知识、水平、技能直接影响审计分析的成效和审计工作的质量。大数据环境下,要扩大审计监督的广度和深度,就必须加强对专业分析人才的培养和锻炼。通过整合资源、在青年业务骨干中选拔培养等方式,建立专业化的数据分析团队,并定期进行技能提高培训,组织开展研讨、交流,分享工作中遇到的典型问题和案例,不断拓展审计分析人员的视野和技能,确保大数据审计目标的顺利完成,并有效防范大数据环境下的审计风险。
        3.6 加强数据安全控制
        提高大数据环境下审计数据安全性,需要加强数据安全控制。一要完善数据安全制度。制定大数据环境下审计业务开展的相关操作规范要求,从制度层面规范数据的采集、分析、管理、访问、运用和保密各个环节,保证大数据环境下的审计工作开展有章可循。二是防范网络攻击。预防并阻止运行隐藏有病毒的程序或软件,针对可能存在的网络攻击,制订实时预警监测和事后追溯全流程方案,严禁外部计算机接入数据中心网络等。三是加强用户数据访问限制。严格限制接触数据人员的范围,并随着审计项目人员的变动及时调整数据访问权限,进一步加强对数据访问行为全过程的控制和监督,保证数据的安全应用。
        结语
        大数据背景下的审计是审计人员面临的新课题,面对海量的审计材料和信息,作为审计人需要与时俱进,借助有效的媒介和审计方式来筛选有用的信息,以敏锐的洞察力不断总结、创新,同时提升应用能力,以大数据背景为契机,积极探索,努力创新,最大限度发挥内部审计监督作用的好做法,为企业保驾护航起积极地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倩.浅谈大数据审计助力审计全覆盖[J].中国市场.2019(01)
        [2]唐克晶.基于大数据时代的工程审计模式创新探究[J].山西建筑.2019(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