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秀君
浙江省诸暨市浣江小学教育集团,浙江 诸暨 311800
摘要:语文能力的培养对于小学生而言至关重要,教育教学领域的不断变革将教师的教学方法以及学生的学习过程存在的问题暴露无遗。作为新时代的语文教师,要不断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吸引力,将兴趣课堂理念贯穿到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不断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牢固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关键词:兴趣课堂、开展策略、学习效率
语文教师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能否通过语文课堂快速汲取语文知识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在长期的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形成了一套贴合自身教学理念的教育模式,而教育是与时俱进的,如若不能及时发现这些旧理念中不合理,不能持续使用的部分,并且无法做出灵活的转变,则会极大影响小学语文课堂的正常开展,所以就语文教学中显露的问题,以及兴趣课堂的具体开展措施,本篇文章进行详细的探讨。
一、当前小学语文课堂存在的问题
(一)课堂气氛沉闷影响学生积极性
对于部分语文教师而言,他们长期从事教学,对语文教学已经产生了模式化。在来到课堂中时,他们往往会按照事先准备好的教案,结合课本进行教学活动。这一过程的反复进行会让刚刚步入校园,开始文化知识学习的孩子们感到学习过程的无趣,并且低年级学生性格活泼,对于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如果不能保持这些事物的新鲜感,那么就很容易让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导致学生不仅在语文课堂上不能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在课下也没有对所学知识进行预习、复习的意识。如此一来,教师的教学效率必将受到严重影响,不利于教师总结教学经验,改进教学方法,严重影响了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
(二)师生之间交互贫乏缺少沟通
旧式的教学理念下,教师在课堂中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容易忽略学生在语文听课活动中的表现,没有给学生在课堂中表现自我、发表观点的机会,导致学生在日常语文课堂进行时,遇到了不懂的问题,也不敢当即举手向教师进行提问,在课下更是没有带着问题直面教师的勇气,这就导致教师无法通过学生给出的反馈来调整自身的语文教学,同时这种情况也会直接导致学生对语文教师以及语文课产生厌倦、排斥的心理,在教师打造兴趣课堂的过程中,会面临这些情况带来的负面影响。
二、小学语文兴趣课堂优化开展策略
(一)妙用“微课”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在当前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中,教学中已经出现了新媒体与教育教学领域融合的产物——微课,它已逐渐普遍应用于教学教育当中。微课教学是基于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是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阐述某一知识点为内容,具有突出教学内容和明确学习主题等特点,使学生能轻松地掌握其中的语文知识。
例如在《黄山奇石》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网络中搜集有关黄山风景区的音视频内容,以及有关这篇课文的介绍视频,并分别把这两种视频制作成视频课件,在教学时分别把这两个视频课件播放给学生观看。首先播放黄山风景区的视频,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直观地了解,锻炼学生看图能力及思维能力,接着再将课文的介绍视频播放给学生,让学生对这篇课文中的重点字、词、句有更加深入地理解,进而体会黄山奇峰罗列,怪石嶙峋的特点。通过这种一环扣一环的教学方式,有效将微课的作用最大程度发挥,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感受到微课所带来的趣味性,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升了学生的整体语文能力。
(二)重视对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
“我不应该把我的作品全归功于自己的智慧,还应该归功于我以外向我提供素材的成千上万的事情和人物。”德国知名作家歌德的这句名言让我们感到了合作所带来的益处以及必要性。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小组的力量,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学习。例如在《曹冲称象》的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问题:“曹冲是用什么方法称象的?除了这种方法,还有哪些方法可以称出大象的重量?”等等问题,随后组织学生举手进行抢答,答对则为该名学生所在小组加一分,答错则减一分,并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切入,讲解曹冲称象的过程和方法。这种小组合作交流探讨的课堂活动,不仅使学生感受到合作过程带来的趣味,还能培养学生之间的团结意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达到教师开展兴趣课堂的教学目的。
(三)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很多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总是不能清晰地了解语文知识的具体内容,这是由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结合,导致语文知识与实际生活相偏离,从而使学生丧失学习的热情。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联系生活实际,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采用灵活地形式组织教学,使学生能够多角度的理解语文知识,掌握语文能力。例如在口语交际《请你帮个忙》这一板块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与学生展开交流探讨,模拟一些生活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通过对话的形式来对“帮忙”这一活动进行还原。比如教师可以扮演推车运货的便利店店员,模拟货物散落到地面的情境,观察学生们的反应,随后再对学生进行交际方法及注意事项的讲解。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能帮助学生快速掌握语文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同时这种场景模拟的形式也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具意义。
(四)使用积极正面的评价方式
低年级的学生,其心智处于不断发展的阶段,面对教师的批评指责,很多学生会无所适从,进而产生消极、自卑和抵触的心理。这就要求教师在运用教学评价时,一定要贴合学生当前的学习能力,采用激励性的语言,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例如学生无法在语文课堂中掌握基础知识,熟记要求背诵的课文时,教师不能通过简单、粗暴的语言否定学生的学习能力,而是要积极做出调整,多加接触学生,了解其当前的学习基础与学习心态,耐心地疏导,通过缓和的语言侧面引导学生发现自身的问题,正视自己的不足,从而产生学习的动力,进而对教师产生亲近感,在语文课堂中更加活跃。
结语:想要顺利开展语文兴趣课堂,就需要教师紧跟新课改的步伐,不断改进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方法,切实提高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以更积极的状态投入课堂教学,不断提升课堂教学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刘秀池. 浅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 学周刊, 2017(20).
[2]刘瑛. 浅谈怎样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J]. 教育, 2016, 000(004):00052-0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