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习要讲究方法

发表时间:2020/12/1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5期   作者:杨汉波
[导读]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自身行为举止和心理品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有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
        杨汉波
        广东省海丰县海城镇城西小学  516400
        摘要: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自身行为举止和心理品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有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本文尝试以写作为例,谈谈学习要讲究方法。
        
        关键词:素质教育   学习方法 作文教学“磨刀不误砍柴工”,讲的就是要讲究方式方法。学生要想在学习中取得好成绩,从学会到会学的提升是个很重要的环节。然而,直面小学教学的现状,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不得法,慢慢丧失了学习的兴趣。例如作文方面,好多学生写作内容几乎都是编造出来的,说空话,说假话,抒虚情,这种情况就是因为很多学生在写作中找不到方法造成的。本文尝试以写作为例,谈谈学习要讲究方法。
         一、作文教学现状
        中国历来有“文以载道”,“文道合一”的说法。但我国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作文教学的目的和任务始终没有跳出“为作文而作文”的怪圈。在为什么写、怎样写作文的问题上,很多教师仍然没有给学生以明确的指向,停留在抄范文、背范文的层面上,忽视了方法的授予,这已经影响到了整个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
        二、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方法
        作文要从满足学生的需要出发,满足学生探索、获得新的体验、获得认可与欣赏、承担责任等的需要,创设多种情景体验,让学生在活动中达到“作文中做人,做事中作文,做人中作文”的目的。也就是说,做人是目的,做事是手段,作文是工具,通过做事与作文,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作文选材应贴近学生生活
        首先,作文教学在选材上要讲究方法。要满足学生需要,让学生有话可说。语文教学的失败,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割裂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他们被局限于一个狭窄的“笼”里,不理会周围的人情冷暖,不在意大自然的风霜雨雪,更不关心国际间风云际会。我们知道生活是作文之源,对生活的感悟则是闪耀在作文里的绚丽耀眼的思想的火花。而我们的学生,只能从作文选中去搜寻“素材”,摘录“佳句”。因此,作文选材要满足学生好奇、欣赏、成功、交往等需要,让学生有话可说,这一点尤为重要。
        其次,要注意“做事中作文”。这里的事,应该是自然和社会中的一切研究对象包括人和物。通过研究客观世界的“事”,引导学生在做事中发现问题,在行动中解决问题,通过实践交往等,让学生写出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最深刻的感悟。
        再次,强调“作文中做人”。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教学中要注意对学生素质的培养。教师通过作文教学,可以教育学生对是与非、美与丑、善与恶进行判断,懂得做人的准则,使之内化成自身的完满人格。让学生文如其人,写真人,讲真话,做真人;让学生学会互相欣赏,学会中肯评价;让学生在掌握作文方法的同时,体验学习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二)、写作教学应重视学生写作方法的养成
        (1)让学生“看”,寻找周围的真善美
        教育家陶行知(1891-1946)说过:“生活即教育”。①五彩缤纷的生活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绚丽多姿的社会提供诸多教育机缘。引导学生寻找、发现这些真善美,对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健康的人格,无疑是大有裨益的。在教学过程中,可确定一个学生感兴趣的,与健康人格密切相关的内容为题目,进行写作。

首先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寻找问题答案,鼓励他们通过自己的判断、分析,得出结论,形成自己的人格认识。如肯德基是小学生最爱的地方,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去过。但问起对它的印象,只在于东西好吃,玩具好玩,再没有其他了。于是布置一个作业:双休日再去一次肯德基,仔细观察,除了吃的和玩的,还能发现什么,回来讨论。开始议论了,大家纷纷叙述所见所闻,居然各有所感:有的发现肯德基餐厅里十分干净,营业员非常勤劳;有的发现营业员总是面带微笑,态度亲切;有的发现个别顾客习惯很好,吃完了东西,自觉把垃圾倒入桶中,令人赞叹;还有的发现有些孩子不遵守公德,乱叫乱跑……把所见所闻写成作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识,并从中分辨了是非,发现了真善美。
        (2)让学生“写”,倾注真情实感
        好文章是真情的流露。写文章要提倡实话实说,原汁原味,要用童言写童心,心里怎么想就怎么写,养成他们诚信与敢于说真话的习惯。对真情流露的文章,教师要积极表扬、热情扶持、真诚欣赏,使学生获得自我价值感。如林南写的《爱漂亮的外婆》就很有意思。她是这样写的:“外婆六十多岁了,却越来越爱漂亮。衣服一套一套地买,还是大花头,五颜六色的。昨天又去烫了头发,那头发卷得是——哎!说不出口。今天我放学回家,天哪!她还抹了胭脂,擦了口红。穿上一件新衣服,这还是我外婆吗,这整一个时装模特儿!我对外婆说:‘您可以去找一个外公。’外婆听了,直骂我‘神经病’。”这种有生活气息的语言就是源于作者的真情实感。
        (3)让学生“品”,激励学生进步
        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曾说过:“如果儿童不仅仅知道,而且体会到教师和集体对他的优点既注意到了,又很赞赏的话,那么,他就会尽一切努力变得更好。”②的确,每一个成长中的儿童都是向往进步,渴望为他人所接纳的,只有善于发现并不断巩固和发展儿童身上所有好的因素,才能培养出健康的人格。学生作文,有好有差,但每一篇作文中我们都可以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也许是整篇文章,也许是一个片段,也许只是一句话或一个词,用得精妙传神,耐人寻味。这时,我们所要做的,是引导学生把那些闪光点挖掘出来,咀嚼品味,感受思想,引起共鸣。如有一个学生,在写看图作文《小燕子回家了》一文救鸟的过程中,用了一个“捧”字。老师把这个字找出来让同学进行品味。其余的学生品出“捧”字不仅写出了图中孩子的小心翼翼,也品出了小作者对小鸟的关心。于是老师给予大力表扬:“这个字用得真巧妙,从这个字所蕴含的情感中能看出你保护益鸟的真情!这个同学写得真不错,其他同学能品出其中的含义,也不错!”听了老师这番话,写作的那个学生无比高兴,其他学生也受到激励。
        (4)让学生“改”,总结写作方法
        修改作文是写作中重要的一环,这一过程既是自身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又是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更是借鉴别人经验的途径。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因此,教师要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激发学生的作文动机。
        总之,学习方法的培养与形成在初始阶段靠外界影响,但当学生的知识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判断力达到了一定的水平时,就会自觉地选择,形成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孟子云:“知不足,才能知反也。”要让学生做到有“自知之明”,就要努力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教会学生了解自己、分析自己的方法。如让学生写“心理日记”、“错题本”,进行自我对话,自我剖析,强化学生的自我意识。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若能设身处地的体验学生的学习过程,经常把自己放在学生的位置去思考,了解学生对某一问题、某种事情的看法和态度,和学生取得共同语言,然后根据学生的心理水平,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来指导、调节学生的行为,促使学生不断自我激励,有意识地培养学习的学习方法。教师在教学中要将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作为一项重要目标,无论任何学科的教学和学习,都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在教学中渗透,使学生在众多方法中找到一条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鲁洁:《道德危机:一个现代化的悖论》,《中国教育学刊》2001年第4期。
        2、程黎曦:《教师与新课程》,中国人事出版社,2004年1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