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拓展性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12/1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25期   作者:孙晓敏
[导读] 在我国教育工作中,语文教育在小学阶段是最基础的学科之一,
        孙晓敏
        苏州工业园区唯亭学校  
        摘要:在我国教育工作中,语文教育在小学阶段是最基础的学科之一,小学生的文字实践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水平与小学教师的教学质量密切相关。阻碍小学生语文素质全面提高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日常的语文阅读量缺乏,语文知识储备不足。这就使得小学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很难理解语文知识,造成学生无法很好地消化课堂知识,增加了小学生学习语文的难度,同时使得小学教师的语文教学水平难以得到有效提高。而拓展性阅读实践正是这一问题行之有效的对策。正是因为这样,小学教师就应该积极研讨拓展性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拓展性阅读;小学语文;教学;应用
        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小学语文教师在发现语文教学问题后不断地优化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而拓展性阅读正是基于语文教学发现的问题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工作的新方式,合乎小学生语文学习的特点,对教师语文教学水平的提高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拓展性阅读在打开学生眼界的同时,也让学生的知识积累有所增加,为小学生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小学教师在教学中开展拓展性阅读,增加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得到了全面的提高。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拓展性阅读的教学中也要善于整合语文相关的资源内容,通过丰富的语文资源,实现最终的教学目的。
        一、拓展性阅读教学的意义
        1.丰富学生知识
        传统的阅读教学和拓展性阅读教学还是有所不同的。在过去的传统阅读教学里,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内容仅仅只集中在教材内容的解析上,教师先让学生学会文中新出现的陌生词汇,之后引导学生去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语文教师在这种教学的过程中没有使学生的阅读数量得到增加。而新的语文教学模式下,拓展性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师在紧抓教材内容的同时,也会根据教材的内容填补相关的文章对教材内容进行补充、加深和拓展,学生的阅读量有了极大地提高,丰富了学生语文知识的储备,让学生对教材的理解更加深入。
        2.促进写作水平
        拓展性阅读在增加学生阅读数量的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储备,在这个过程中,小学生也会有意识地模仿拓展性阅读教学中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在语文的实践中灵活运用,最终促进小学生的写作水平得到提升。小学生主要是因为自身经历简单,语文知识储备不足,写出的内容没有实在的意义,流水账现象非常突出。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开展拓展性阅读教学,可以让学生接触更多的适合自己的语文信息,学生在写作中更容易和自己要写的作文题目相联系起来,对学生的创作是非常有利的。教材之外的知识丰富了小学生的写作素材,学生在创作中,就不会出现没有东西可写的现象,流水账的写作形式也会销声匿迹。通过长时间的拓展性阅读教学培养,小学生的写作水平自然而然就会提高。
        二、拓展性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1.激发阅读兴趣,保持阅读热情
        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用拓展性阅读时应该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为主,小学生只有在语文学习中时刻保持对语文阅读的热情,才能主动地参与到拓展性阅读教学中,学生才能在语文阅读中持之以恒,语文的教学效果也能得到明显的提升。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学生课堂上的互动交流来展示自己阅读后的收获,如演讲、故事会、手抄报等形式分享自己在阅读中的心得体会。小学生在课堂上互动交流的过程中,丰富了自己的见识,加深了对拓展性阅读内容的理解,极大地满足了小学生的心理状态,学生变得更加自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小学语文教师通过拓展性阅读成果分享的方式,激发了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学生在拓展性阅读中更能体会到语文阅读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2.安排课外阅读,增加阅读素材
        拓展性阅读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紧抓教材内容的同时丰富教材内容。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拓展性阅读的过程中,要在讲解完教材内容后,给小学生安排一定量的课外阅读,在课外阅读内容选取的时候要坚决围绕教材的内容来开展,最好是同一风格,同一题材。这样,学生在拓展性阅读训练中的目的和方向更加明确,更加有助于他们对于教材内容的理解和后期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小学语文教师只有通过增加课外阅读的这种形式,才能更好地发挥拓展性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例如,在一年级语文教材中,《动物王国开大会》是一篇非常有趣的童话哲理故事。作者嵇鸿是非常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同时也是一名非常优秀的语文教师。这种双重身份更加使得作者在语文教学中如鱼得水,对学生的心理特点也有很深的认识。因此,小学语文教师为了让学生在今后面对这一类文章能够更好地把握作者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就需要教师在教授完《动物王国开大会》后,推荐小学生继续阅读作者嵇鸿的其他儿童文学作品。如《雨夜之歌》《动脑筋童话》《神秘的小坦克》等作品。小学生通过阅读同一类作品,同一个作者的文章,更加便于学习这一类文章的写作手法,学生在拓展性阅读过程中认识更加的深入。由此可知,拓展性阅读在语文教师围绕教材开展后,能够更好地丰富语文教学内容。
        3.拓展阅读形式,形成探究阅读
        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拓展性阅读的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进行主动探究,也就是说学生通过拓展性阅读的形式对阅读内容主动的探索和研究,这对于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有很大的帮助,也能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语文思维能力。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拓展性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讲解语文教材内容的过程中让学生主动对教材内容进行探索和研究,便于小学生加深对语文教材内容的理解。
        例如在《圆明园的毁灭》一文中,由于这篇文章涉及的历史比较久远,圆明园建筑基本被破坏殆尽,很难被修复,学生通过文字很难对圆明园毁灭有更深的感触,更不能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面对这种情况,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发挥拓展性阅读教学的自身优势,在课前主动引导小学生自行探索和研究,学生可以通过查找文章的相关背景来了解作者创作这篇文章的意图。学生在了解作者意图后,进行阅读,能够更加轻松地和作者产生共鸣。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拓展性阅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这对于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拓展性阅读的过程中应该多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问题,主动通过利用周围的资源进行整合,方便自己对于小学语文教材内容的理解,让学生在探寻答案的过程中不断强化自己的语文理解能力,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也能形成自己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学生通过资源的整合更加容易理解作者创作的心态,也能够通过作者的情感表达的共鸣,丰富自己的情感经历。
        结束语:综上所述,拓展性语文阅读对于小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小学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用拓展性阅读也对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有着极大的帮助。小学语文教师通过对学生语文掌握情况的综合评估,针对性地通过拓展性阅读来改善学生的阅读能力,增加学生的语文知识储备。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得到了激发,眼界得到了扩展,最终使得小学生和语文教师在拓展性阅读教学中都有所获益。
        参考文献:
        [1]陈璐璐.拓展性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小学生作文辅导(五六年级版),2018(04):22.
        [2]谭茜.拓展性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9(47):1.
        [3]吴俊霞.拓展性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界:基础教育研究,2019(06):88-8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