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素梅
云南省宣威市宝山镇德积完小,云南 宣威 655405
【摘要】小学是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基础阶段,对学生将来的成长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语文作为小学教育的一门主要学科,除了传授学生语文基础知识之外,还要致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综合水平。语文阅读能力的提升,同时也有助于其他学科的学习与进步。因此,教师要将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任务,在实际的语文教学过程中,积极地进行探索、创新和实践。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
语文教学的目标,主要是让学生掌握母语文化,掌握听说读写的技能,在此基础上,去阅读文学、历史和 自然科学等方面的文章,来开阔视野,丰富自己。新课程改革中曾明确提出,要让学生爱上阅读,乐于思考,到阅读中自己寻找知识,让阅读的源头活水,促使学生思维的发散,优化教学质量。阅读是理解文章内涵的基本方式,因此从低年级开始,就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图片配合问题,激发阅读兴趣
语文学科具有很强的工具性,其听、说、读、写能力,就是语文的工具性最直观、具体的体现。我们都知道,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小,性格活泼好动,对新鲜的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是,他们对于信息的认知和理解也是具有选择性的,比如,对于一篇语文课文来说,教材中的插图是他们最喜欢的内容,而课文中的文本信息,则是他们不愿接触的内容,所以,很多情况下,教师要求低年级学生朗读课文文本,他们是带着极不情愿的情绪参与其中的,而如果想要取得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高效率、高质量,就必须要转化当前的这一教学问题。
比如,在实施阅读教学导入的时候,教师可以结合一些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在学生阅读到一半或者是还没有开始阅读的时候,启发学生思考几个问题,让学生尝试自己动脑到课文中搜索答案,如在教学指导《传统节日》一课时,通过浏览教材,可以知晓本文的插图中虽然有几幅关于传统节日的图片 :春节和端午,但是并没有其他节日的图片,教师完全可以结合多媒体技术补全其他传统节日的图片,如元宵节、清明节、七夕节和中秋节等,然后提出问题,“你知道这些节日中,我们都要做些什么吗?”这些节日活动都可以在学生所需要接触的课文中寻找到答案,而图片配合问题的方式,显然是有助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他们自己一边阅读,一边标记答案的过程,就是阅读能力和习惯养成的过程。
二、引导学生进行剧情演绎,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教育应当是润物无声的过程,当学生已经意识到教师在教育他的时候,其实就已经表明教师的教学方法失败了。所以基于对低年级学生喜爱演绎,乐于表达的行为了解,笔者认为,
小学语文教师可以积极设计课堂教学演绎情境,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角色演绎,如此,不仅可以一方面满足学生游戏、玩乐、演绎的心理需要,更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主阅读兴趣,促使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提升,使得语文课堂阅读的魅力绽放出别样的色彩。
比如,在教学指导《我是一只小虫子》一课时,语文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提前进行自主预习,找出本课的生词、生字,通过查阅字典和词典的方式,自行尝试理解生词、生字,然后,
通过阅读理清故事的主线,如“小虫子在行走的路上都遇到了谁,小虫子拥有怎样的性格,以及你是否喜欢扮演小虫子?”如此,学生通过自己解决这些问题,知晓了完整的故事情节,这样我们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即时演绎就会切实可行了。教师应当给予学生自由结合小组以及自主选择扮演人物角色的权利和时间,接下来,就是将课堂讲台的时间交给学生,教师在台下观察,并及时记录学生的表演过程,最终在学生结束后,教师来对学生的集体演绎进行总结和评价,如此,学生们不仅可以享受到演绎的乐趣,更可以懂得一只小虫子的欢喜成长历程,学生自行预习阅读的过程,也是他们阅读理解能力养成的关键。
三、创设生活情境,活化阅读课堂
低年级语文教材中的很多课文一般都是紧紧贴合人们生活实际的,所以,在实施阅读教学启发的时候,我们也可以考虑将阅读教学与生活情境进行结合,创设出多元、趣味的教学情境,激发低年级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让低年级语文阅读课堂“活”起来。比如,在教学指导《荷叶圆圆》一课时,语文教师就可以结合一些手工艺品,如泥塑的小池塘、荷叶、鱼儿和池塘旁边的人家等,展示出一派大自然优美田园风光的景色,让小学生体会到行走在乡村池塘旁边小路上的感觉。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追问学生,“你们想不想了解一下课文中的美丽池塘景色?”学生们异口同声到,“想”,教师再导入,“那就随我一起来朗读
课文吧!”的教学语言,就容易让学生理解和接受一些,学生的阅读兴趣越高,语文课堂的阅读教学质量越好,这样的教学导入方法,也是对新课程改革工作的一种响应。
在课堂教学即将结束的末尾,语文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动手画一画、剪一剪,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感受一下荷叶圆圆的形状,以及荷叶上呈现放射直线的条条纹路。这些都是对语文阅读教学的一种深化和拓展,它的作用虽然在部分教师看来是徒劳的,但却是学生缓解学习压力,发散思维,提升学习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建议,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对此提起高度重视,并且积极寻找相应的教学实施对策。
三、结语
总而言之,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的探究,是当前语文教学中的一个热点话题。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的阅读训练。同时,教师还要以丰富的教学内容,和新颖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为学生将来的学习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赵晓华. 优化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的策略构建[J]. 课程教育研究,2019(33):103-104.
[2]吴蕾. 浅谈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11):139.
[3]周婷. 新课改下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策略探讨[J]. 考试周刊,2017(A3).
[4]万香萍. 小学语文低年级有效阅读教学分析[J]. 科学 大众:科学教育,2019(11):44.
[5]严泽民. 语文核心素养视野下小学语文课堂拓展阅读教学模式的建构[J]. 科教文汇 ( 上旬刊 ),2020(3).
[6]冯元元,何宝来. 小学语文教学中“单元整合·群文阅读”教学策略探讨[J]. 名师在线,2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