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0/12/1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25期   作者:田玉玺
[导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课改的实施与推进,

        田玉玺
        宁夏中卫市海原县红羊乡中心学校,宁夏  中卫  7552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新课改的实施与推进,以往只注重知识传授却忽略学生自主发展的教学方式很难满足当前学生的学习需求。随着核心素养这一教学理念的提出,教师必须要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更新传统落后的教学理念,完善和优化教学模式打造高效阅读课堂教学,将学生的生命观以及人生观树立起来,将教学质量与效率切实提升上去。本文浅析了基于核心素养下构建小学语文高效阅读教学课堂的一些策略,希望能够为小学语文从教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效阅读课堂;核心素养;重要性
        
        语文这门课程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我们人与人之间沟通的一种语言工具,同时也是我们人类文化进步的一种象征,对提升学生的思想品质以及爱国情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随着核心素养这一教学理念的提出,我们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来说在日常教学中不但要传授学生基础语文知识,还应该注重对学生开展核心素养教育,在知识内化的过程中促进学生行为举止以及思想品德向着积极的方向发展,为社会输送全方位人才。
        一、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一)不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现阶段教师在上课时还是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在对学生进行阅读教学时还是只对学生解释文章中句词,导致学生学习的兴趣大大降低。这样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阶段教学的要求,不能满足教学改革的目的。这样的教学方式也不能让学生深刻了解文章的意思,导致学生不能了解文章的内涵。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就在于教师没有带领学生对文章进行研究以及剖析,不能深刻理解文章中的情感。这样的教学方法会导致学生只能按照教师教的学习,缺乏理解分析文章的能力,从而导致学生的学习陷入困境,渐渐失去学习语文阅读的兴趣,所以教师的教学方法必须加以改变。教师在教学时要重视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语文素质的提升,以学生为教学主体进行教学,而不是以讲解知识为目的教学。
        (二)教学设计存在问题
        在上课前,教师要充分备课,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最终目的就是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学会相应的知识。现阶段新的教学模式还在探索阶段,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很多教学方式还留存传统教学的影子。不能说传统教学就不好,传统教学中也有好的方面,但是教师应该改变传统僵化的教学方式,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只是对文章内容进行讲解,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教师的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主动思考。教师教学设计就是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让课堂更丰富多样。而且还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上课的进度,灵活变换教学方式,这样才能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进而达到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分析
        (一)合理设置层次分明的教学结构,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只有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了浓厚兴趣才会积极主动参与进学习活动之中,才能将学生课堂的主体性充分体现出来。但是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为了转变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浓厚兴趣,满足当前学生的学习发展需求,需要构建高效语文课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设计层次分明以及条理清晰的教学结构,促使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逐渐由浅入深,学习更深层次的语文知识,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彻底加法出来,促使学生积极探究所学语文知识的内涵与真谛,进而构建高效小学语文课堂。
        (二)巧妙创设启发式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主体思维
        以往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总是枯燥单一的在课堂上讲解,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很少有参与机会,师生之间更是缺乏有效的互动,很难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与思维。随着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教师必须要转变这种教学局面,积极寻找新的教学思路,利用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问题解答,迸发出自由的火花,促使学生动起来,融入语文课堂学习之中,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促使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深入品味文中的人情美,充分感悟人情中和谐风俗美,使学生积极主动走进课堂学习中感受温馨美好的家园,以此体现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性,把握文中思想情感。
        (三)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现阶段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时,一般都是在课堂上直接解决遇到的问题。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在保证知识教授准确全面的情况下,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时间交流思考,这样的教学方式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非常有效的。教师要学会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打破学生被动学习的现状,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占有主体位置,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阅读素养。让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四)提升教学设计质量
        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而对学生教学的主要内容是文章的阅读。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清楚文章的内容以及分析文章的方法,对教学设计时可以采取认读和解读相结合的阶梯式教学方式。认读时,要求学生阅读文章后能够总结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对于简单的问题学生可以在讨论的过程中解决。在解读时,教师通过教学设计把握课堂,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准确把握文章的内涵以及表达方式。通过阶梯性的阅读教学,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让教学更高效。
        (五)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提升阅读能力需要长久的积累与沉淀,并不是一下子就提升起来。所以,教师要重视学生在课堂上阅读习惯的培养,有足够的积累,学生才能在阅读中发挥出自己的阅读能力。教师还要重视对学生的鼓励,让学生多阅读课文,增加学生的知识面,进而达到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在读到好的句子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做摘抄,做好读书笔记。学生学会用相应的手法描写其他季节或者是其他事物,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还能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师还可以定期开展读书笔记展示大赛,这样学生既可以培养阅读习惯,还能学习到其他人读到的好句子。
        结束语: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学会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重视对学生教学主体地位的维护,加强教学设计的质量。让学生在阅读中提升自己的能力,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将阅读融入生活,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学习语文阅读的魅力。

参考文献:
[1]熊伟琴.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9(38):1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