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向教学模式的应用探究

发表时间:2020/12/1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25期   作者:吴仕元
[导读]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吴仕元
        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东山镇初级中学,云南 曲靖 655408
        摘要: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已经无法满足新课改的教育要求。而问题导学教学法,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的增强数学教学的质量。因此,数学教师应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应用问题导向这种教学模式,以问题为入手点,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探索问题的兴趣,让学生能够经历自己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过程,进一步强化学生对相关数学知识的深刻理解与记忆,促使学生学习效率得到有效的提升。从而,问题导向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的发展了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和数学思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问题导向
        在教学过程中,问题导学法强调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教学,并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适当的提问。事实证明,这种教学方法是极其有效的,但是教师也要合理运用。下面,笔者具体论述了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初中数学教学现状分析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教师教学模式单一。数学学科不但逻辑性极强,而且较为枯燥,所以教师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只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教学效率不高。究其原因,是教师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第二,教师没有重视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在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都存在一个通病,那就是过于注重考试成绩,尤其是在中学教学中,学生饱受传统教育模式的摧残,导致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向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
(一)精心设计问题,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在问题导学法中,问题的设置是最核心的,也是教师最应重视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学生学习详情等因素慎重设置问题,并做出决断。首先,在教材内容方面,教师需要根据初中数学知识选取经典题型,提取相关的教材知识,为学生设计相关问题;其次,在教学目标方面,教师需要从宏观的教学角度出发,再具体到微观的提问,合理地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最后,在学生学习详情方面,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具体爱好,尽量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设置提问。
如在教学《负数》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语文中有反义词的概念,那么数学中也有,比如正数和负数就是一对反义词。那么,请问正数和负数的相同点和共同点是什么呢?”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正数、负数之间的关系。针对学生的回答,教师可以引入数轴进行教学:“正数和负数位于数轴上,且方向相反,除了符号之外,两者的组成完全一样。”待学生思考一段时间后,教师再引入教学,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突破传统教学模式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将问题导学应用到教学中,主要是以合理的问题作为课堂的导入。

因此,数学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把问题充分的融入到情境中,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首先,数学教师要全面的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系统性的分析学生的学习特点,为学生设置符合其学习需求的问题,使学生能够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问题的探索。其次,数学教师可以积极的借助多媒体教学技术,利用其丰富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为学生直观的呈现出相关的知识信息,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有效的帮助,从而极大程度上促进与深化了学生对数学问题和知识的掌握,增强了学生实际学习数学的效果。
如在教学《轴对称》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山峰、金字塔、篮球场等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询问学生,其中有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并要求学生具体描述上述图形是沿着哪条直线对称的。又如在教学《勾股定理》后,教师可以在班级中开展围建直角三角形的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些可折断的小木棍,让学生用直尺测量小木棍的长度,并选取合适长度的三根木棍,将这些木棍头尾相连,围成三角形的形状。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运用勾股定理的知识设计好小木棍的长度,以达到所围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的目的。
(三)设置多种情况并存的问题,发散学生的思维
        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学习环境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仅如此,学会质疑,不懂得质疑的学生不能算作真正意义上的学生。有些学生非常相信教师的教学,以至于失去了质疑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初中数学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敢于质疑、面对质疑、解决质疑。当然,学生不会质疑与教师的日常习性息息相关,一些教师过于强调标准答案,一切题目都参照标准答案,一旦答案出现问题,就会感到疑惑。受教师的影响,部分学生也会出现不敢质疑情况。因此,在对学生提问时,教师不要设定标准答案,尽量向学生提问多种答案并存的问题。
如在教学《二次函数》时,教师可设置判别式为0和不为0这两种情况;在有理数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绝对值代替正数和负数等形式进行提问。教师为学生设置多种情况并存的问题,有利于发散学生的思维。
(四)开展合作探究,共同解决问题
        在问题导学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教师要充分的遵循新课改的教育原则。因此,数学教师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探索数学、发现数学的奥秘和规律。首先,数学教师可以为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有明确的分工,去共同解决数学问题,使学生在小组合作交流中,不断的产生思维火花的碰撞,更加快速的探寻到正确的答案,实现学生数学知识间的有效互补。其次,数学教师要针对小组成员的实际学习水平,为学生布置合理的问题,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发挥出自身的作用,促使学生学习成就感和满足感的激发,从而增强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和综合能力。
三、结语
        总而言之,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明确教学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为学生精心设计问题,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教师需要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需要设置多种情况并存的问题,发散学生的思维。
参考文献
[1]苗均.关于初中数学中以问题为导向的思维教学模式探究[J].求知导刊,2019(17):126-126.
[2]李木霞.问题导向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J].好家长,2019(48):104-1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