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

发表时间:2020/12/1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9月25期   作者:果琳琳
[导读] 思维能力是指通过分析、综合、概括、抽象、比较分析、形象化过程将认知过程转化为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果琳琳
        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武安镇东关小学  441509
        摘要:思维能力是指通过分析、综合、概括、抽象、比较分析、形象化过程将认知过程转化为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思维是人类进行认知的基本条件。新时代的语文教育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和技能,还要具有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与探究能力。围绕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开展课堂教学,可以使课堂教学更具逻辑性,在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同时,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发展学生的高级思维,从而促进其素质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思维能力;培养
引言
        随着目前素质化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已经成为教学中的核心目标。应当着眼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小学语文是小学教学中的核心科目,也是影响学生一生的重点学科。因此教师应当突破传统教学思维的限制,对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进行创新,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不断地完善总结,以此来更加真切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一、小学语文教学现状
        (一)陈旧的教学模式
        从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来看,部分老师仍沿用着传统的教学模式,此种与新课程理念及时代发展不相符合的教学方式,非常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语文是一门以课文教学为主的学科,每篇课文都是非常优秀的经典名作,对学生身心发展的益处诸多。但当老师长期运用说教教学模式时,会导致学生无法真正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会逐渐消退,对于学生整体的发展十分不利。
        (二)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当前仍有较多小学语文老师非常看重学生的成绩,在教学中仍会运用题海战术,要让学生在短暂的课堂时间内多去接触不同类型的题目。同时,有些老师还会不厌其烦地向学生传授一些做题技巧。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提升成绩,但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并没有真实参与其中去思维与创造,对于学生的自主发展十分不利。
二、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研究的意义
        (一)思维能力培养对现代教育影响深远
        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这四个方面内容的提出和界定对推进世界范围内的教育进步具有深远的意义和持久的影响。思维能力是教育的本质和归宿,基于学科教学发展思维能力,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二)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衡量学生优秀与否不能仅依靠学习成绩,还需要考虑学生思想道德情况,甚至将创新思维能力纳入其中。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时要考虑这些情况,同时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设计教学目标与方案。同时,语文教师要有意识的塑造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氛围,让学生意识到创新思维的重要性,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激发学习兴趣,提升语文课堂教学质量,顺利完成教学目标,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三)思维能力培养对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影响重大
        一方面,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要从优化课堂教学内容、改进课堂教学方式、优化课堂教学评价等方面积极实践,创新教学模式,深挖文本内容,激发学生活力,从而有效地改进语文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另一方面,教师基于思维能力开展教学设计、组织课堂实践,使学生在分析文本的过程中进行分析和判断,从而形成创新能力、探究能力,进而提升语文综合能力。


三、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
        (一)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在开发学生思维能力的同时,教师也需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学生在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下往往对教师的教学产生了较强的依赖感,学生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去记忆和理解教学内容不仅学习过程较为枯燥,也无法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所以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开放性问题,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探究的方式去研究问题并得到属于个人的答案,让学生阐述不同见解,有利于学生掌握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重建知识结构。例如,在《爷爷和小树》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教师就可首先向学生提出探索性问题,如:“同学们认为爷爷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篇课文主要想传递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学生根据教师所提出的开放性问题去深入研究课文,可以有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并且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学生的探索结果会得到其他人的验证,为学生主动思考提高思维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空间。
        (二)注重合作和自主探究
        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需要锻炼学生的信息搜集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才能让学生在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中主动参与,通过对新内容的探究和分析,以及对问题的解决,提升综合能力,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交流与合作。比如在进行古诗学习时,往往需要学生进行背诵,可以在学生刚刚学习不熟悉的时候,使其选择自己喜欢的古诗先背诵,减轻学习负担,并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朗诵比赛,形成自主学习氛围。还可以利用多种教学形式带领学生熟悉、理解课文的内容,提升背诵效果。如在学习《雷雨》这一课时,可以使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品味文章中优美语句,感受雷雨传达的内容,这样才能够保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拥有饱满的情绪和高涨的热情。
        (三)更新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往往霸占着课堂,希望通过反复讲解的方式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这样的教学背景下,学生的学习会处于十分被动状态,自然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保持。为此,老师需要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将学生作为教学任务设计的着手点和落脚点,以此来不断提升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在学习《我不能失信》课文时,老师就可以设计角色扮演教学任务,也就是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对不同角色的内心戏进行分析,从语言、神情及动作等方面进行表现,再现课文的真实情境。对于班级中那些学习水平较高的学生,老师可以鼓励学生对课文进行改编或者续写。这样的角色扮演教学活动中,每位学生都会真实参与其中去学习与创新思维,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深入理解。
        (四)激发学生想象空间,拓展创新思维范围
        想象和创新二者是密不可分的,想象也是创新的源泉和动力。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该积极地创设想象氛围,并积极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展开想象。要求学生看问题要多角度去分析,要不断想象,从想象中加强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在学习《山行》这首诗时,在讲到“霜叶红于二月花”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对诗中所描绘的秋天的美景进行绘画或描述。或者课后可以让学生根据全文画一副自己心中所想象的美景图。通过创新性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可以更加深刻的理解文章内容,深化记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结束语
        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是小学教学中的核心内容,为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融入课堂的学习兴趣,教师可由学习兴趣入手,随后利用教学内容开发学生想象力,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以此来达到综合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杨宁.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0(09):42-44.
[2]董正卫.浅议语文教学中使用思维导图促进学生思维发展[J].汉字文化,2020(14):86-87.
[3]多威东.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活学生思维[J].中国农村教育,2019(30):92.
[4]刘克杰.浅谈小学语文课堂开拓学生思维的有效方法[C].福建省商贸协会.福建商贸协会2019年座谈会论文集.福建省商贸协会:福建省商贸协会,2019:284-288.
[5]蒋秀云.小学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目标与教学策略[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9,33(03):53-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